文 / 本刊記者 胡同洲 通訊員 楊大剛
走,讓青春神采飛揚
——“三走”活動服務大學生健康成長
文 / 本刊記者 胡同洲 通訊員 楊大剛
編者按: 2014年1月13日,團中央、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全國學聯(lián)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開展大學生“走下網(wǎng)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主題群眾性課外體育鍛煉活動的通知》。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的“三走”活動在全國各高校開展起來。本刊特組織專題關注此項工作,以期有所助益。
2014年4月9日,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了“中國夢·人大情”中華傳統(tǒng)文化體育主題活動日活動,包括“修身”(詩歌朗誦與吟唱)、“齊家”(歌舞與漢服展示)、“治國”(春風游園會)、“平天下”(風箏繪畫與書畫創(chuàng)作)、太極拳方陣表演、特色體育項目表演等內容。
據(jù)了解,這次主題活動日是中國人民大學開展的大學生“走下網(wǎng)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主題群眾性課外體育鍛煉活動(簡稱“三走”活動)系列之一。
全國學聯(lián)辦公室負責人表示,體育鍛煉對青少年非常重要。通過體育活動,可以起到培養(yǎng)團隊意識,培養(yǎng)不怕困難、勇于拼搏的性格等多方面的作用。“三走”活動要服務大學生成長,具體來說就是要幫助大學生形成健康的體魄。
目前,一些高校正在進行體育測試。800米或者1000米長跑讓一些大學生犯了愁。怎么辦?他們中的一些人沒有選擇加強鍛煉身體,卻選擇了臨時“抱佛腳”:找人代跑。
“女生50、800米求代跑:兩個女生,價格面議,可幫忙去上課?!薄按髮W生代跑800米,保證成績全班前三,4分以內另加費用,大短腿也可以跑得像飛機一樣快喲。”記者看到,在貼吧中、在微博里不乏代跑供求信息:代跑市場儼然已經(jīng)形成。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代跑現(xiàn)象已引起包括新華網(wǎng)、人民網(wǎng)等100多家媒體的關注。
《新華每日電訊》發(fā)表署名文章評論稱,體育的意義,不僅僅在于運動健身,還在于完全人格的培養(yǎng)。而眼下的大學校園里,居然連800米、1000米跑都要找“槍手”代跑,不免讓人感覺到一絲苦澀。如此下去,又如何能夠培養(yǎng)“完全人格”?
也有媒體發(fā)表評論指出,找人代跑的新聞,是對大學生的一種警醒,也是對教育機構的一種提醒。說到底,這兩方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都不太夠。
的確,代跑現(xiàn)象的背后,直接體現(xiàn)的是體質的孱弱和市場經(jīng)濟的交織。而大學生體質為何弱?恐怕是長期對體育鍛煉的忽視造成的。這也正是部分作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面臨的窘境。
團中央學校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年來,青少年的體育工作得到了各地各學校的更加重視。但是,大學生身體素質的現(xiàn)狀還是很難令人滿意。
據(jù)“三走”活動試點工作啟動會透露,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和頻率明顯不足,受調查的大學生平均每周體育鍛煉時間為1.6小時,18%的學生幾乎不參加體育鍛煉、43.5%的學生每周參加體育鍛煉的次數(shù)在2次以下;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自主性不強,僅有9.3%的學生課余時間選擇參加體育鍛煉,而超過4成的學生選擇了上網(wǎng);大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不高,超過50%的學生對“學校有無必要對學生進行體能測試”表示“無所謂”;大學生對于自身體質的滿意度不高,僅有27.8%的學生認為自己身體素質較好。
前不久,清華大學“領軍計劃”面試正式開考,首次增加了體質測試的內容,采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進行評價和統(tǒng)計。結果,來自全國300多所中學的406位尖子生中成績優(yōu)秀者僅有5人,不合格者卻達100多人。
近年來,學生因體質差在升旗儀式或軍訓過程中暈倒的情況也時見報端。
全國學聯(lián)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基于這些情況,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仍任重道遠。在這樣的形勢下,開展“三走”活動很有必要。
據(jù)了解,2013年 11月,全國高校共青團工作研討班期間,團中央強調,要認識到大學生體育鍛煉問題的重要性,針對這個問題多出主意。
一些高校團干認為,現(xiàn)在不少大學生把更多時間用在為將來就業(yè)而拼命讀書、提升自身技能等方面,空出來的時間就花在了網(wǎng)絡上。不少學校體育鍛煉的氛學、天津師范大學、東北林業(yè)大學、江西師范大學、中山大學、廣東培正學院、寧夏大學等10所高校作為試點高校,先行先試。2014年1月22日,“三走”活動試點工作啟動會在北京工業(yè)大學舉行。
對于不是新事物的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來說,此次試點工作如何取得成效引人關注。因此在工作內容設計上團中央學校部也是煞費苦心。
據(jù)介紹,在開展“三走”活圍沒有原來那么濃了。其結果是,長了知識、本領、文化,身體卻垮了,尤其現(xiàn)在大學生很多是獨生子女,這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鏈接:“三走”活動試點工作安排
1.啟動階段:2014年1月下旬前。召開試點工作啟動會。
2.籌備階段:2014年2月底前。試點高校進行項目研究,確定工作計劃并建立細致可行的方案和考核指標體系。
3.實施階段:2014年3月至5月。各高校開展試點工作;組織專家組在中期對各試點高校進行檢查、評估。
4.驗收階段:2014年6月。對各高校試點工作進行考核、驗收。
5.總結階段:2014年7月至9月。總結試點高校工作中的有效經(jīng)驗和典型做法;擇機在某優(yōu)秀試點高校召開大學生群眾性課外體育鍛煉活動現(xiàn)場觀摩和工作推進會。
(來源:團中央學校部)
團中央學校部在調研基礎上,結合全國高校區(qū)域分布、學校類型以及各地體育教育特點,選擇北京、天津、黑龍江、江西、廣東、寧夏6省(區(qū)、市)作為試點省份;選擇中國人民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yè)大學、南開大動上,試點單位重點圍繞以下內容進行探索:一是通過組織開展主題團日、報告會等形式,幫助大學生提升體育鍛煉意識;二是設計課外體育鍛煉活動載體,側重于適合學生以宿舍(班級、實驗室)等為單位開展的活動項目、適合學生經(jīng)常性參與的活動項目、適合學生每次參與時間在1小時左右的活動項目等方面;三是開展身體素質測評活動,幫助學生增強對自身體質的認知。
協(xié)調資源、探索形成長效機制和推動學校完善政策保障、加強制度建設也是此次試點的任務。
如何用新形式新手段吸引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試點單位也在嘗試:號召和組織學生設計開發(fā)體育鍛煉方面的手機APP應用程序等,并擇優(yōu)進行推廣;通過微博、微信、人人網(wǎng)等形式和渠道,開展體育鍛煉照片展示評選等活動,號召學生隨手按下快門分享體育鍛煉中的精彩和快樂,在校園內營造良好氛圍和健康風尚。
談及試點目標,全國學聯(lián)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將圍繞引導和促進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活動,充分把握群眾性、立足課外性、培養(yǎng)習慣性,積極探索激發(fā)自覺意識、擴大參與范圍、倡導體育文化、創(chuàng)新機制手段等方面的有效方法和路徑等。
2014年1月13日,團中央、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全國學聯(lián)聯(lián)合下發(fā)《大學生“走下網(wǎng)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主題群眾性課外體育鍛煉活動的通知》。
通知指出,要努力實現(xiàn)《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提出的“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高校每個學生每周至少參加3次課外體育鍛煉”等要求。
據(jù)了解,“三走”活動已在全國高校普遍開展,其目標定位主要體現(xiàn)在群眾性、課外性和習慣性3方面。
全國學聯(lián)辦公室負責人介紹,群眾性,是指開展這項活動的目標群體是廣大的大學生,需要引導、發(fā)動更多學生廣泛參與體育鍛煉,而不是為了選拔體育尖子和精英;課外性,是指開展這項活動的主要時段是課外時間,屬于教學之外的第二課堂范疇,是學校體育課教學、體育運動會等常規(guī)工作的延伸;習慣性,是指開展這項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和幫助學生減少對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依賴,積極主動走出宿舍、走向操場,培養(yǎng)體育鍛煉意識、養(yǎng)成體育鍛煉習慣。
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對“三走”活動的相關評論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學校引導學生規(guī)劃好大學生活,創(chuàng)造學生參加社團活動、體育鍛煉的條件和機會,這會讓學生擁有有意義的、充實的大學生活。
2014年2月21日,“三走”活動試點工作推進會在天津召開。會議指出,要注重體育意識教育的強化與創(chuàng)新,要注重活動組織主體的豐富與創(chuàng)新,要注重活動開展機制的健全與創(chuàng)新,要注重活動開展手段的豐富與創(chuàng)新。
4個方面,都和創(chuàng)新相關。足見設計者對探索創(chuàng)新的期待。
2014年3月22日, 2014年上海大學生“百日千里”青春酷跑挑戰(zhàn)賽啟動儀式舉行。此次活動由團上海市委、市教委、市體育局、市學聯(lián)聯(lián)合主辦。
據(jù)悉,“百日千里”青春酷跑挑戰(zhàn)賽號召大學生“走下網(wǎng)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要求參賽者連續(xù)100天完成500公里的跑步里程。
與傳統(tǒng)跑步不同,這次活動的主要載體是“百日千里”的APP軟件。大學生攜帶安裝活動APP手機參加。APP實時匯集、發(fā)布每個參與者、每個團隊、每個高校的行走數(shù)據(jù),以及個人、團隊、高校參與活動的排名,這些數(shù)據(jù)同時呈現(xiàn)在活動組委會網(wǎng)站及相關公共網(wǎng)絡平臺。主辦方通過該軟件記錄每日跑步里程,并且定期發(fā)布學校和個人排行。
2014年2月28日,學校共青團工作會議指出,這(指上海做法)印證了我們常說的, 很多事是很正當、很正確、 應該做,但往往做起來不知道勁該怎么使或者效果不好, 問題的關鍵就在于要把有意義的事情做得有意思。相信大家各有各的高招, 一定要把這個事情做好。
團中央學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期待通過相關部門的大力督導、團學組織的有效動員、團學干部的以身作則、廣大學生的自覺自愿,最終使體育鍛煉在校園蔚然成風,形成習慣。到那時,活動的目的也就達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