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婭 (渭南師范學院 714000)
山東省的電視民生新聞節(jié)目起步較早,率先開播的是山東電視臺公共新聞頻道的《民生直通車》,隨后省內個頻道都開始自辦民生節(jié)目。在歷史上,山東就有“書山曲海”的美譽,是中國五大曲藝中心。2005年齊魯電視臺借助曲藝這種形式首創(chuàng)了全國第一個曲藝式新聞欄目《拉呱》,揭開了山東曲藝式新聞大戰(zhàn)的序幕。
2006年6月1日山東電視生活頻道《生活幫》開播,《生活幫》立足“幫”與“辦”的特色,實實在在為齊魯百姓服務。尤其是對百姓生活中遇到的盲點、疑點和難點問題,全力為百姓解難,同時輕松的節(jié)目氛圍也緩解了觀眾緊張的生活壓力。2009年該節(jié)目獲得 “中國電視民生新聞十佳欄目”“全國青年文明號”“中國新聞界慈善大使”等稱號。2012年,《生活幫》全新改版,在新的全景演播室現(xiàn)場直播,而且節(jié)目時間延長至100分鐘。
這兩套節(jié)目的播出時間基本都在17點——18點的非黃金時段播出,但卻都取得了較高的收視率。那么,它們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呢?
當下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在新聞中只簡要交代新聞的5W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受眾對信息的需求,有故事、會講故事才能鎖定稀缺的眼球資源。所以在民生新聞的敘述方式上一定要有創(chuàng)意才能贏得觀眾?!独伞贰渡顜汀范疾捎霉适禄⑶楣?jié)化的新聞敘述方式。從標題到內容的寫作非常注意制造懸念,一步步揭秘,并運用多種手法制造營造現(xiàn)場氣氛,使觀眾被故事情節(jié)吸引從而主動投身于新聞事件中。
《拉呱》在新聞敘述故事化方面更是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在播報新聞時,主持人小么哥經常是先說一些與該新聞相關的身邊事,類似于賽前熱身,然后再進入新聞事件,讓觀眾感覺這些新聞不再遙遠和陌生。在播報新聞的過程中,小么哥或從結果講起,由果溯因或巧設懸念,吊足觀眾胃口。節(jié)目還運用小動畫、漫畫、特殊聲效和情景再現(xiàn)等手段增強新聞的故事性和可看性。
筆者對《拉呱》和《生活幫》做了內容分析發(fā)現(xiàn)三檔節(jié)目內容大都集中在奇聞異事、家庭糾紛、投訴曝光和意外事故上。為什么這些節(jié)目要把這些選題作為新聞的主打內容呢?
傳播學中“使用——滿足說”認為受眾接受信息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的興趣和需求,人們使用媒介是為了滿足個人需要和愿望。哪些事情是最能引起觀眾興趣繁榮呢?顯然不是生硬的政府公文,也不是遠離他們的各國政要,而是每天發(fā)生在他們身邊,和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事,這符合后院籬笆原則提出的觀點。所以對于民生新聞來說更要把新聞價值建立在受眾最感興趣的話題上。選材的生活化是民生新聞好看,贏得觀眾的重要原因。
《拉呱》《生活幫》在選題內容上都是接地氣,貼近群眾的。它們以平民化的視角反映百姓的真實生活,新聞中既有對突發(fā)事件最快的報道,又有實用的天氣、交通、教育,醫(yī)療、住房、就業(yè)等百姓最關注的熱點話題,還有百姓生活中遇到的小麻煩,所以老百姓對這些節(jié)目的關注度和期待值很高。
當下公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的參與意識越來越強,并會通過大眾媒體展現(xiàn)自我訴求,發(fā)表自我見解。電視民生新聞利用網絡、微信、短信、熱線、DV等手段讓觀眾及時參與到節(jié)目中,變單向傳播為觀眾的雙向參與,觀眾從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變?yōu)榱酥鲃訁⑴c者。
《生活幫》的演播室采用現(xiàn)在最流行的全景觸摸式大屏幕進行新聞的播報,這使得新聞的視覺沖擊力和新聞的現(xiàn)場性更強。
《拉呱》在增強觀眾參與性和互動性方面也有奇招。一是搭詞人的設置;二是中獎新聞線索的設置;三是屏幕中掃描二維碼到客戶端參與新聞的互動,四是猜字和短信、微信及時答環(huán)節(jié)。搭詞人的設計是一種涉我機制,他就是觀眾的代言人。這位搭詞人扮演一個搗蛋鬼的形象,喜歡與小么哥唱反調,他和“小么哥”一唱一和,其實是實現(xiàn)了觀眾參與播報新聞的意愿,讓觀眾覺得自己好像就是在和小么哥拉呱。
《拉呱》的微信、短信及時答環(huán)節(jié),觀眾特別愿意發(fā)信息跟“小么哥”拉家常。有觀眾發(fā)信息讓小么哥為生活中遇到的小難題支招,有的是對小么哥著裝的調侃,這些短信有私聊的性質,主持人的回答更是幽默機智,沒有大道理,有的只是像朋友見面的問候或是善意的提醒。接地氣的語言,使觀眾感覺與主持人不再是陌生人的關系,更像是家人的關系,觀眾在其中會產生一種歸屬感,實現(xiàn)情感的滿足。
《生活幫》的阿速有妙招環(huán)節(jié),針對觀眾提出的生活中遇到的小難題,阿速都會耐心講解原因、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法。這種講解不是在生硬的普及科普知識,而是把學術化的詞語變成通俗易懂的語言,讓深奧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例如2014年1月21日的阿速有妙招中,就“倒牙了怎么辦”這個問題阿速的回答既有科學理論的支撐又淺顯易懂?!渡顜汀返臒峋€電話、微信留言、互動短信都成為觀眾建議、舉報、投訴的一種方式。只要觀眾舉報的事情有事實依據,《生活幫》就會盡力為民眾呈現(xiàn)最真實的真相。
“說新聞”是現(xiàn)在中國民生新聞類節(jié)目播報新聞的主流方式,這種方式借鑒了鳳凰衛(wèi)視魯豫《新聞早班車》的播報特點,把重點放在“怎么說”上,把新聞播報的過程演化成了與觀眾閑話家常的形式,新聞主播不再是居高臨下的,而是關注的,關心的。在這種真誠、平和的敘述中,增加敘述的懸念和氛圍來吸引受眾,達到了一種平等交流的效果。
在山東地區(qū)的民生新聞欄目主持人中,《拉呱》的主持人小么哥是最特別的一個。本身這檔欄目就是用方言的形式說新聞,再加上小么哥自身是曲藝演員,他充分利用自己說學逗唱的才藝與欄目相結合,形成了該節(jié)目最大的亮點。小么哥每天操著一口地道的濟南腔說:“我們現(xiàn)在開拉(呱)”是其說新聞風格的標志。小么哥對新聞的串聯(lián)、點評是信手拈來。曲藝演員最擅長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用幽默的方式展示給觀眾,讓觀眾在笑的同時引發(fā)思考?!独伞窞樾∶锤鐚iT設立了么哥秀環(huán)節(jié),充分利用小么哥的機智、逗樂、自嘲、諷刺等特點對現(xiàn)實問題進行評判,總是妙語連珠。例如在2014年1月21期的么哥秀里,小么哥就對現(xiàn)在的房價進行了批判,語言中既有幽默又有諷刺,把話說到了百姓的心坎里。
《生活幫》的主持人阿速,觀眾稱呼他為“幫主”,就是幫老百姓辦事的主。他也是曲藝演員出身,沒有受過專業(yè)的主持訓練,所以在節(jié)目中反而沒有專業(yè)主持人的正襟危坐、書面化的弊病,他用娛樂化、口語化的方式說新聞。把說新聞變成了跟觀眾聊天,把觀眾當成了他的鄰居街坊,溝通變的輕松自然。阿速在節(jié)目中對新聞的講解和評論都是敢愛敢恨,碰到喜事、讓老百姓高興的事,阿速也跟著高興,有時也在節(jié)目里唱上一兩句;碰到讓人憤恨的事,阿速也會真實的痛斥,他把一個有血有肉的主持人形象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這也是阿速受到歡迎的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1]陶玉霞.民生是第一目標[N].吉林日報,2011.
[2]邵培仁.論我國電視娛樂節(jié)目的困境與出路[J].嘉興學院學報,2005,(5).
[3]郭軍帥.民生新聞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向及探究[J].鄭州大學學報,2010,(4).
[4]張寶國.中國電視娛樂節(jié)目形態(tài)學[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