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林 蔡 政 萬里新 屈中玉 王文廉 盛 晶
(南陽市中心醫(yī)院腫瘤科一區(qū),河南 南陽 473009)
對于食管癌術后復發(fā)的患者,一般很難再進行手術治療〔1〕。研究發(fā)現(xiàn)〔2〕,常規(guī)放療的近期療效較好,但遠期療效尚不能達到臨床滿意的程度,探索新的放療方案給腫瘤科工作者帶來了新的要求,現(xiàn)將我們研究的三維適形放療用于食管癌縱隔轉移淋巴結治療的情況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我科就診的180例食管癌縱隔轉移淋巴結患者,單盲隨機將接受三維適形放療的105例患者分為實驗組,其余75例分為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放療,所有患者全為術后復發(fā)者,無放療禁忌證。其中實驗組患者平均年齡(51.2±17.4)歲,男67例,女38例;病理分型:高分化鱗癌78例,低分化鱗癌27例;縱隔淋巴結轉移情況:直徑<2 cm 33例,2~3 cm 45例,>3 cm 27例。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49.8±16.8)歲,男36例,女29例;病理分型:高分化鱗癌38例,低分化鱗癌27例;縱隔淋巴結轉移情況:直徑<2 cm 13例,2~3 cm 25例,>3 cm 27例。所有患者疾病程度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方法
1.2.1放療方法 兩組患者放療均采用鈷60γ射線治療機。實驗組患者前程采用常規(guī)分割照射,放療至36~40 Gy后改用CTSim三維適形定位系統(tǒng)重新定位行三維適形放療,總劑量平均(62±12)Gy。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透視模擬機定位,常規(guī)分割照射,劑量達36~40 Gy后,改斜野避開脊髓進行放療,總劑量平均(63±13)Gy。
1.2.2近期療效及放療損傷情況評定 近期療效參照國際抗癌聯(lián)盟制定的標準進行評定〔3〕。不良反應評定按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制定的毒副反應標準進行。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χ2檢驗。
2.1兩組患者近期療效比較 以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計算緩解率,實驗組緩解率為87.6%(92例),無進展率為9.5%(10例),進展率為2.9%(3例);觀察組緩解率為70.7%(53例),無進展率為12.0%(9例),進展率為17.3%(13例)。兩組患者緩解率和進展率差異顯著(P<0.05),無進展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
2.2兩組患者生存率比較 實驗組患者1年生存率為50.5%(53例),3年生存率為19.0%(20例);觀察組患者分別為48.0%(36例)、8.0%(6例)。兩組患者3年生存率差異顯著(P<0.05),1年生存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
2.3兩組患者放射性損傷情況比較 實驗組急性氣管炎發(fā)生率為25.7%(Ⅰ~Ⅳ級分別為17、8、2、0例),急性食管炎發(fā)生率為16.2%(Ⅰ~Ⅳ級分別為8、4、4、1例),骨髓抑制發(fā)生率為30.0%(Ⅰ~Ⅳ級分別為13、7、2、2例);觀察組急性氣管炎發(fā)生率為32.0%(Ⅰ~Ⅳ級分別為13、7、4、0例),急性食管炎發(fā)生率為22.7%(Ⅰ~Ⅳ級分別為9、5、2、1例),骨髓抑制發(fā)生率為29.3%(Ⅰ~Ⅳ級分別為11、6、3、2例)。兩組患者急性氣管炎、急性食管炎及骨髓抑制發(fā)生率無顯著差異性(P>0.05)。
大量研究〔4,5〕發(fā)現(xiàn),食管癌切除術后預防性進行放射治療可顯著提高生存率,尤其是癌細胞有擴散至其他系統(tǒng),或存在縱隔淋巴結轉移的患者,生存率提高更為明顯。術后復發(fā)而發(fā)生縱隔淋巴結轉移的情況下,再進行手術治療也存在很大的難度。而放療可使氣道、腔靜脈被壓及胸背部疼痛等癥狀得以確切緩解,但多數(shù)學者報道放療的遠期療效尚不理想,推測原因可能為食管癌手術使部分胃在胸腔內(nèi),常規(guī)放療因布野局限和缺乏目的性,造成部分胸腔胃在照射范圍之內(nèi),治療期間無法很好地避開敏感組織,因此很難增加放療劑量,而食管癌術后的殘存組織血供差,對放療不敏感,只有在較高射線劑量的情況下才能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王達飛等〔6〕報道,食管癌切除術后局部組織復發(fā)的患者,放療劑量超過60 Gy為佳。另有學者從生物學理論研究發(fā)現(xiàn),如放療劑量不足,治療后期的癌細胞會發(fā)生加速增殖的情況。鑒于上述放療過程中存在的矛盾,探索新的放療方案成為腫瘤科工作者研究的重點課題之一。
三維適形放療采用三維TPS系統(tǒng),在計算機調(diào)控定位下進行照射。相對于傳統(tǒng)定位系統(tǒng),三維TPS系統(tǒng)模擬定位可以較好的呈現(xiàn)管腔以外癌組織擴散范圍及程度,降低透視定位時漏照的發(fā)生率〔7〕。而且三維TPS系統(tǒng)模擬定位還可以清晰呈現(xiàn)癌灶組織與毗鄰正常組織的關系,使高劑量射線成立體形分部,與靶區(qū)相適合的進行投照,且能夠有計劃性的提高局部劑量,從而使靶區(qū)外毗鄰的正常組織或器官得以很好的保護。伴隨放射生物學的發(fā)展,很多學者報道〔8,9〕,如癌細胞不能得到充足射線的照射,發(fā)生放療后加速再增殖,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為腫瘤控制率降低。而三維適形放療可以在有效保護正常毗鄰組織的情況下提高癌灶的放射劑量,使癌細胞從放療不敏感周期轉入敏感期,提高局部癌組織的供血供氧,增加放療的敏感性,提高腫瘤控制率。
關于三維適形放療的遠期療效,目前很少有報道,多數(shù)學者認為有待于臨床進一步驗證。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三維適形放療可顯著提高治療后患者的生存率,治療后1年生存率無顯著差異,而采用三維適形放療的實驗組3年生存率顯著高于采用常規(guī)放療的對照組,其可能與腫瘤控制率提高有關。
綜上,三維適形放療可顯著提高療效及患者遠期生存率,且較為安全,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4 參考文獻
1周紹兵,劉陽晨,高 飛,等.同步化療加三維適形放射治療食管癌術后縱隔淋巴結轉移〔J〕.腫瘤防治研究,2010;37(10):1189-91.
2蘇景偉,祝淑釵,王玉祥,等.食管癌術后縱隔淋巴結轉移常規(guī)放療及三維適形放療的療效比較〔J〕.腫瘤防治研究,2010;37(4):445-8.
3張 泉,劉 欣,陶光州.食管癌治療后縱隔轉移灶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維適形放療協(xié)同化療的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08;48(4):81-2.
4李敬霞,穆雙鋒,穆立祥.TP方案化療聯(lián)合三維適形放射治療食管癌〔J〕.實用醫(yī)學志,2009;25(12):2064-5.
5王玉祥,祝淑釵,邱 嶸.三維適形放療治療T4 期食管癌預后分析〔J〕.腫瘤防治研究,2011;38(6):690-4.
6王達飛,朱國民,陳勝東,等.三維適形放療食管癌治療后縱隔轉移淋巴結的近期療效觀察〔J〕.實用腫瘤雜志,2011;26(2):165-7.
7王鈴燕,趙季忠,蔡 晶.三維適形放療聯(lián)合TP方案化療治療食管癌術后縱隔淋巴結轉移的臨床觀察〔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0;23(4):320-2.
8董 靈,趙全德,李向東,等.食管癌三維適形放療與普通二維放療的比較研究〔J〕.腫瘤,2010;30(8):719-20.
9吳洪芬,陳立新,許德權.三維適形放療治療中晚期食管癌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2):23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