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華
(安徽省阜陽市人民醫(yī)院整形美容科,安徽 阜陽 236000)
上瞼下垂額肌瓣矯正術
盛 華
(安徽省阜陽市人民醫(yī)院整形美容科,安徽 阜陽 236000)
目的探討額肌瓣矯正術在上瞼下垂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先天性上瞼下垂患者30例,共36眼,采用額肌瓣懸吊術進行治療,對其術中術后并發(fā)癥情況進行觀察,并隨訪其術后治療效果。結(jié)果30例患者,共36眼經(jīng)治療,均達到理想矯正效果,術中和術后無并發(fā)癥發(fā)生。結(jié)論對上瞼下垂患者應用額肌瓣矯正術,手術安全可靠、效果理想,是較為理想的手術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上瞼下垂額肌瓣矯正術;治療效果
上瞼下垂(ptosis)是指上瞼的肌肉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從而使上瞼呈部分或全部下垂,是眼科常見,病情較輕,則會使患者部分瞳孔被遮住,病情較重則會導致患者瞳孔被全部遮住,不僅影響患者面容,而且會對患者視力造成嚴重影響[1]。為了克服視力障礙,患者常緊縮額肌,使額部皺紋加深,眉毛高豎起,對患者身心都造成嚴重影響。在對上瞼下垂的治療中,若采用提上瞼肌縮短術矯正,就需要對提上瞼肌進行大量縮短,易導致患者瞼閉合全,或出現(xiàn)復視等并發(fā)癥[2]。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額肌瓣懸吊術在上瞼下垂應用越來越廣泛,本研究對30例上瞼下垂患者,共36眼,采用額肌瓣懸吊術,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先天性上瞼下垂患者30例,共36眼,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在7~28歲,平均年齡為14.58歲,均為上瞼下垂患者。其中雙眼8例,單眼20例,共36眼。所有患者術前檢查顯示,提上瞼肌肌力在0.5~5 mm,額肌力正常,上直肌功能尚存,無凝血機制障礙性疾病等疾病。
1.2 方法
根據(jù)患者雙眼對稱以及下垂程度對手術后效果進行預測,并依此來制定手術方案,對于單側(cè)上瞼下垂患者,而對側(cè)為單瞼者,可同時進行對側(cè)重眼術,對側(cè)眼為重瞼的患者,對手術眼科參照對側(cè)眼位置高低對手術切口位置進行設計。用美蘭畫出切口線、重瞼線中不離瞼緣距離控制6 mm以內(nèi)。按照設計的標記線切開皮膚,在設計上瞼切口標記線處將皮膚切開,用剪刀沿著切口向上進行分離,皮下分離區(qū)的寬度控制在2.5 cm以內(nèi)。用彎蚊式血管鉗,將眼眶邊緣的額肌附著加持額肌,經(jīng)血管鉗上翻。用剪刀進入肌肉,將肌纖維分開,寬度控制在1.55 cm左右,滲透肌肉全層直到骨膜。用剪刀將骨膜表層向上分離,分離區(qū)寬度控制在2.5 cm以內(nèi)。在額肌游離沿內(nèi)、外側(cè),向內(nèi)上和外上剪開1.2 cm切口,形成上寬狹窄梯形額肌瓣。將游離額肌瓣牽拉到瞼板上緣,用“O”號絲線在瞼板中上緣內(nèi)、中、外3點與瞼板前筋膜褥式縫合3針固定。在對患者縫合的過程中,叮囑患者睜眼,對其眼形進行觀察,并對上瞼緣高度進行適當調(diào)整。待徹底止血后,拉緊上瞼皮膚,并根據(jù)健眼側(cè)重瞼形態(tài),對患眼側(cè)多余上瞼皮膚起初,用0號絲線將傷口縫合[3]。手術結(jié)束后,結(jié)膜囊內(nèi)滴慶大霉素,并涂以藥膏,對患眼側(cè)眉區(qū)進行包扎,之后給予抗炎治療,1 d后可去除包扎,1周后可行拆線。
30例患者,共36眼經(jīng)治療,均達到理想矯正效果,上瞼緣均在角膜上緣附近,雙眼對稱良好,瞼緣弧度自然。在手術過程中,所有患者患眼側(cè)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浮腫,7 d均自行消失。手術后,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閉合不全現(xiàn)象,術后3個月后,患者均閉合良。隨訪半年,所有患者均未出現(xiàn)復視、血腫、感染等并發(fā)癥。
上瞼下垂多為先天性,主要是由于動眼神經(jīng)核發(fā)育不全或提上瞼肌肌發(fā)育不健全導致的。動眼神經(jīng)核不全除了會導致患者上瞼下垂,而且會使患者出現(xiàn)其他眼外肌麻痹或小瞼裂等癥狀,而提上瞼肌發(fā)育不全引起單純上瞼下垂。對于后天上瞼下垂主要是由于身體發(fā)生病變而引起的,也可能由神經(jīng)系統(tǒng)或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F(xiàn)代醫(yī)學將先天性上瞼下垂分為單純性上瞼下垂、上瞼下垂伴有其他眼瞼先天異常、上瞼下垂伴隨其他眼外肌麻痹、Marcus-Gunn現(xiàn)象等,將后天性眼瞼下垂分為機械性上瞼下垂、肌源性上瞼下垂、神經(jīng)源性上瞼下垂(包括神經(jīng)源性上瞼下垂、核上性病變、睜眼失用性上瞼下垂、交感神經(jīng)麻痹性上瞼下垂、癔癥性上瞼下垂)、代謝性和中毒性上瞼下垂、假性上瞼下垂[4-5]。
作為眼科常見疾病,上瞼下垂疾病的治療通常采用提上瞼肌縮短手術方法,該手術方法對于病情較輕的患者,能使患者提上瞼肌肌肉走行和運動方向保持不變,符合機體的生理狀態(tài),并能獲得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但對于病情較重的患者來說,采用此種手術方法,則會大量縮短提上瞼肌,從而導致嚴重的手術并發(fā)癥[6]。而額肌瓣懸吊術在矯正上瞼下垂具有顯著優(yōu)勢。由于額肌從頭顱冠狀縫和眼眶上緣間的錨樁腱膜出發(fā),延伸到眼輪匝肌眶部和皺眉肌之間,通過額肌瓣懸吊手術治療,不僅能使眉上提,而且能有效幫助提上瞼肌,從而增大瞼裂,從而達到矯正上瞼下垂的目的。再加上額肌瓣組織具有良好的供血功能和神經(jīng)支配,在手術過程中,對提上瞼肌破壞程度較小,保持提上瞼肌功能,因此,在手術結(jié)束后,比較符合患者機體的生理狀態(tài),而且使矯正后的眼部外觀較為自然[7]。本研究30例患者,共36眼經(jīng)額肌瓣懸吊術治療,均達到理想矯正效果,術中和術后無并發(fā)癥發(fā)生。
在手術操作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在手術注射麻藥時,應給予患者1 g/L腎上腺素1滴,并在進行手術操作過程中注意動作幅度的控制,從而使患者出血減少,避免形成血腫;其次,在分離額肌時,應控制好皮下組織分離的深度,避免過淺,從而避免禿眉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再次,額肌瓣制作要位于瞼中央,形成上寬狹窄的興創(chuàng),避免出現(xiàn)肌肉破損,保持肌肉彈性,縫合時,要避免縫合的位置過高。
總之,對上瞼下垂患者應用額肌瓣矯正術,手術安全可靠、效果理想,是較為理想的手術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張莉,王莉,李雯霖,等.額肌瓣懸吊術治療兒童先天性上瞼下垂的適宜的年齡探討[J].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附眼科手術),2011, 33(2):325-326.
[2] 邵慶,朱承華,杭薈.額肌瓣懸吊術治療重度先天性上瞼下垂臨床觀察[J].國際眼科雜志,2012,12(4):233-235.
[3] Natanson L.über Mikrophthalmus und Anophthalmus congenitus mit ser?sen Orbitopalpebralcysten[J].Albrecht Gr?fe Arch Ophthalmol.2011,11(1):176-178.
[4] 程新德,趙天蘭,展望,等.小兒先天性上瞼下垂10例治療體會[J].中國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1,22(4) :312-313.
[5] 張國成,吳余樂,嚴良斌,等.筋膜條延長額肌瓣法矯治重度上瞼下垂[J].中華整形燒傷外科雜志,2011,27(1):403-405.
[6] Meisner PW.Mikrophthalmus congenitus mit Membrana pupillaris persistens corneae adhaerens und anderen Anomalien[J].Albrecht Gr?fe Arch Ophthalmol,2011,11(3/4):657-658.
[7] 周麗云,徐春陽,石重明,等.應用眉區(qū)額肌筋膜瓣治療上瞼下垂(附133例報告)[J].中華燒傷雜志,2012,28(2):267-268.
R622
B
1671-8194(2014)17-0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