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穎
(遼寧省沈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110000)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護理體會
于曉穎
(遼寧省沈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110000)
目的 總結(jié)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護理體會。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6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急救護理方法。結(jié)果 8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74例癥狀得到迅速緩解,其中心功能分級恢復至Ⅱ級23例(26.74%)、Ⅲ級51例(59.30%),12例(13.95%)因病情加重搶救無效死亡。結(jié)論 科學、系統(tǒng)的護理措施是保證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順利康復的關鍵。
急性左心衰竭;護理;體會
急性心力衰竭是因為急性心臟病變導致心排出量顯著、急驟降低引起的組織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綜合征。急性左心衰竭是以肺水腫和(或)心源性休克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急危重病癥,臨床上較常見,病因與冠心病、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及高血壓心臟病等相關。發(fā)病時臨床表現(xiàn)為突然發(fā)生的嚴重呼吸困難,呼吸頻率可達30~40次/min,面色灰白、口唇發(fā)紺、端坐體位、大汗及煩躁不安,可伴咳嗽,咳粉紅色泡沫痰。急危重者可出現(xiàn)肺性腦病的意識不清[1]。因為該病發(fā)病急,進展快,如不及時救治病死率較高,所以,急性左心衰竭的搶救治療和急救護理尤為重要。筆者對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急救護理方法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期進一步明確提高其搶救成功率的護理對策?,F(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左心衰竭的診斷標準,心功能分級為Ⅳ級,其中男47例、女39例;年齡42~78歲,平均(61.5±3.4)歲。主要癥狀為突然出現(xiàn)的呼吸困難、心慌心悸、端坐呼吸、口唇及四肢末梢發(fā)紺、咳嗽、咳泡沫痰,嚴重者有瀕死感等。主要病因:冠心病49例(其中心肌梗死6例)、心肌炎2例、高血壓心臟病30例、其他原因5例。
2.1 體位 協(xié)助患者采取坐位,將雙腿下垂,減少靜脈回流,從而減輕心臟負荷。
2.2 吸氧 通過鼻導管予6~8 L/min氧氣吸入,使患者吸氣時肺泡內(nèi)壓增加,有利于氣體交換及對抗組織液向肺泡內(nèi)滲透,減輕肺水腫。針對病情危重的患者,可采用面罩呼吸機持續(xù)加壓(CPAP)或雙水平氣道正壓給氧[2]。既往曾提出使用抗泡沫劑50%酒精以使肺水腫患者肺泡內(nèi)泡沫消失,因耐受性差等原因現(xiàn)已不推薦使用。
2.3 建立靜脈通路 迅速建立兩條靜脈通路,隨時待命,遵醫(yī)囑應用搶救用藥。因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多伴大汗及煩躁不安,靜脈通路建立后要妥善固定,防止留置針頭拖出延誤治療。
2.4 生命體征監(jiān)護 搶救過程中應用心電監(jiān)護儀監(jiān)護患者的心電圖、血氧、血壓及呼吸情況,及時向醫(yī)生匯報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抓住搶救過程中的每一秒。
2.5 用藥護理 3~5 mg嗎啡注射劑皮下或靜脈注射可以使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鎮(zhèn)靜,減少躁動不安造成的額外心肺負擔,同時也可以使小血管舒張從而減輕心臟負荷。必要時可以重復給藥,共2~3次[3]。需注意呼吸抑制等副作用,老年患者應酌情減量。呋塞米注射劑20~40 mg快速靜脈注射有利尿、擴張靜脈和緩解肺水腫的作用,應用后10 min即可起效,藥效可持續(xù)3~4 h,可重復給藥。硝酸甘油、硝普鈉和重組人腦鈉肽(rhBNP)均為血管擴張劑。硝酸甘油使用較普遍,具有擴張小靜脈,降低回心血量,使左室舒張末期壓和肺血管壓降低。硝酸甘油使用時要注意輸注速度,從10 μg/min開始,逐漸調(diào)整劑量,以收縮壓處于90~100 mm Hg為宜。硝普鈉為動靜脈血管擴張劑,起始劑量0.3 μg/(kg?min),2~5 min起效,逐漸加量,維持劑量為50~100 μg/min。因該藥含有氰化物,建議不宜連續(xù)使用>24 h。重組人腦鈉肽為新藥,是重組的腦鈉肽(BNP),具有利尿、擴冠、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和交感神經(jīng)活性等作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為正性肌力藥物,可增加心輸出量,提高血壓。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等洋地黃類藥物可應用于快速心室率的心室擴大伴左心室收縮功能不全患者,但是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24 h內(nèi)不適宜使用該藥。
2.6 心理護理 急性左心衰竭起病急,病情變化迅速,患者多為急診入院,大多數(shù)情緒緊張,恐懼不安,由此導致的交感神經(jīng)興奮更加重了呼吸困難。故心理護理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療中不容忽視。為此,護士除配合醫(yī)生完成搶救治療外,需針對患者的不良情緒給予干預,恰當解釋診療過程,樹立其自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在操作過程中,醫(yī)護人員必須保持鎮(zhèn)靜,熟練操作,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充分信任,減輕其思想負擔。
2.7 飲食護理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要給予低鹽、低膽固醇和低脂的、易于消化的清淡流食或半流飲食,少食多餐,晚餐不宜多吃,防止夜間病情反復,加重左心衰竭癥狀。并適當限制飲水量,減少血容量,減輕心臟負荷。應用呋塞米注射劑的患者,要注意血鉀的補充[4]。
8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經(jīng)治療后74例癥狀得到迅速緩解,心功能分級恢復至Ⅱ級23例(26.74%)、Ⅲ級51例(59.30%),12例(13.95%)因病情加重搶救無效死亡。
急性左心衰竭是內(nèi)科系統(tǒng)常見的急危重癥之一,以老年人發(fā)病居多,因其心臟儲備能力及順應性均較中青年差,代償功能減退,故一旦發(fā)生急性左心衰竭,具有起病急、病程進展快、防治不良反復發(fā)作等特點。因此,待患者病情好轉(zhuǎn)后需對其本人及家屬進行關于心力衰竭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做好出院指導。告知急性左心衰竭的相關病因,建議針對病因進行積極治療,防治急性左心衰竭的再次發(fā)生。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及時添加衣物,預防感冒。飲食要清淡,多食易于消化的食物,限制鈉鹽的攝入,防治鈉水潴留。戒煙限酒,規(guī)律作息,穩(wěn)定情緒,避免負面情緒的刺激。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如散步、老年體操或太極拳等,增加機體抵抗力,改善呼吸功能[5]。
綜上,筆者建議,針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應給予科學、系統(tǒng)的護理,以保證患者能夠順利康復。
[1] 陸再英,鐘南山.內(nèi)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65-182.
[2] 張利.臨床護理路徑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2,7(24):75-76.
[3] 徐玉霞.高血壓并發(fā)急性左心衰竭的臨床護理對策[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6):309-310.
[4] 王洪波.急性左心力衰竭的急診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28):162-163.
[5] 朱峰珍.老年急性左心衰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2,7(24):74-75.
1672-7185(2014)11-0046-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1.026
2014-04-21)
R4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