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鵑峰 王麗君 何偉喜
(景德鎮(zhèn)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心內科,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000)
持續(xù)靜脈泵入硝普鈉及多巴胺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的價值分析
劉鵑峰 王麗君 何偉喜
(景德鎮(zhèn)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心內科,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000)
目的觀察硝普鈉、多巴胺持續(xù)靜脈泵入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近3年來收治的150例頑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分為對照組及實驗組,各7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包括地高辛、利尿劑、血管轉換酶抑制劑、硝酸酯類藥物;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持續(xù)靜脈泵入硝普鈉及多巴胺。兩組均治療半個月,比較治療效果。結果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6.67%,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8.67%,兩組治療效果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心功能改善、6分鐘步行距離測試(6MWT)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在治療過程中有2例出現(xiàn)輕微惡心、頭暈癥狀,調整泵入劑量后癥狀消失,兩組不良反應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硝普鈉、多巴胺持續(xù)靜脈泵入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效果確切,但需加強治療過程中的觀察,控制好劑量,以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
頑固性心力衰竭;硝普鈉;多巴胺;持續(xù)靜脈泵入
頑固性心力衰竭(RHF)又名難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經常規(guī)休息,限制水鈉攝入,給予利尿劑和強心劑后,心力衰竭仍難以控制者,是心臟病的終末期表現(xiàn),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給家庭和社會帶去沉重的經濟負擔[1]。如何改善患者心功能,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治療世界范圍內最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雖然目前臨床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藥物比較多,也有一定的療效,但對頑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療效果卻不盡人意。近年來,我院采用硝普鈉、多巴胺持續(xù)靜脈泵入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療效有明顯的改進,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組150例病例為我院近3年來收治的頑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按NYHA分級均為Ⅳ級。隨機分為對照組及實驗組,各75例。對照組中男48例,女27例,年齡55~79歲,平均(65±8)歲?;A疾病:擴張型心肌病27例,風濕性心臟病20例,缺血性心臟病18例,冠心病10例。實驗組中男45例,女30例,年齡54~80歲,平均(64±9)歲。基礎疾?。簲U張型心肌病28例,風濕性心臟病22例,缺血性心臟病16例,冠心病9例。
1.2 診斷標準
①呼吸困難、發(fā)紺;②咳嗽、咯白色泡沫痰;③右上腹脹痛、胃口差、尿少、水腫;④頸靜脈怒張,雙肺有濕啰音,肝腫大,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腹水、下肢水腫;⑤慢性心臟病體征;⑥B超顯示肝瘀血腫大明顯。
1.3 方法
①對照組:所有的患者進行常規(guī)檢查后給予臥床休息、吸氧、地高辛、利尿劑、血管轉換酶抑制劑、硝酸酯類藥物等治療,共治療15 d。②實驗組: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硝普鈉、多巴胺持續(xù)靜脈泵入,硝普鈉50 mg融入50 mL葡萄糖注射液中,避光,起始泵入量為3~5 μg/min,用藥過程中通過監(jiān)測患者血壓調整泵入藥量,若無不良反應,每隔30 min增加2~4 μg/min。同時用另一微量泵持續(xù)泵入多巴胺,將100 mg多巴胺加入40 mL葡萄糖注射液中,起始泵入量為1.0 μg/(kg·min),無不良反應每隔30 min增加0.5 μg/(kg·min),直至0.5 μg/(kg·min)。2個微量泵輸液管通過三通管連接在一起,定時測量血壓,觀察患者臨床癥狀,血壓維持在90~120/60~80 mm Hg(1 mm Hg=0.133 kPa),24 h持續(xù)泵入10 d,間減量至停藥,療程同于對照組。
1.4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包括胸悶、氣短、呼吸困難、水腫等;測量并記錄血壓、心率、LVEF;6MWT效果等。
1.5 療效標準
參考有關文獻[2],將治療效果分為顯效:臨床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肝臟縮小2 cm以上,能夠平躺入睡,心功能改善Ⅱ級以上;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明顯改善,肝臟縮小在2 cm以下,可側臥入睡,心功能改善Ⅰ級;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心功能均無改善。
1.6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處理
本組數(shù)據(jù)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采用t、χ2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顯效35例,有效30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86.67%;實驗組顯效顯效52例,有效2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8.67%,兩組治療效果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2 兩組心功能改善比較
對照組治療前心率、LVEF分別為(100±13)次/分鐘、(34± 8)%,治療后心率、LVEF分別為(90±9)次/分鐘、(43±9)%;實驗組治療前心率、LVEF分別為(98±15)次/分鐘、(35±7)%,治療后心率、LVEF分別為(88±7)次/分鐘、(57±8)%。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6MWT效果比較
對照組平均步行距離為(15±3)米,Borg scale分級為3~8級;實驗組平均步行距離為(20±5)米,Borg scale分級為2~5級,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 不良反應
對照組有4例出現(xiàn)惡心、咳嗽現(xiàn)象,對癥處理后癥狀消失;實驗組在治療過程中有2例出現(xiàn)輕微惡心、頭暈癥狀,調整泵入劑量后癥狀消失,兩組不良反應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心臟就像一個發(fā)動機,身體的各個器官都需要血液中的養(yǎng)分和氧氣來濡養(yǎng),心臟的作用就是把血液輸送到全身。一旦心臟的泵血功能減退,血液就不能完全到達全身,滯留的血液產生的負荷就會引發(fā)心力衰竭。目前,心力衰竭已經成為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它是各種心血管疾病到終末階段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預后極差,病死率很高。據(jù)流行病學調查,我國35~74歲這個年齡段的成年人心力衰竭患病率達0.9%,據(jù)此估計現(xiàn)在全國至少有300~400萬患者[3]。
頑固性心力衰竭主要是心肌長期受累導致心肌大面積損害以及瓣膜功能異常,缺氧、感染、惡性心律失常以及電解質紊亂,這些并發(fā)癥又是導致心力衰竭反復發(fā)作的主要因素。正是因為患者心肌的受損,因此對洋地黃類藥物不敏感,甚至導致藥物過量或中毒。心力衰竭嚴重的患者其心臟前后負荷均有所增加,進一步影響了心臟的舒縮功能。此外,在神經體液的參與下,RASS系統(tǒng)(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被過度激活,增加了外周血管阻力,促使交感神經更加興奮,兒茶酚胺的分泌增多,心率加快,增加了心臟負擔,使心力衰竭加重。對此,臨床一般給予利尿劑,目的是減輕心臟前負荷。此種處理對此對于較輕的心力衰竭有一定的效果,但對于嚴重心力衰竭患者療效甚微。
硝普鈉是一種強效、速效、短效、低毒的均衡型血管擴張劑,可直接作用于血管,促使動靜脈松弛,從而發(fā)揮降低外周動脈阻抗和靜脈貯血作用,使心臟前、后負荷減輕。同時該藥還可降低腎血管阻力,從而增加腎血流量,達到利尿的作用,因而可以降低洋地黃用量,提高用藥安全性。多巴胺是去甲腎上腺素的前體,通過興奮β1受體,增加心肌收縮力、心搏出量,從而擴張血管,特別是腎入球小動脈,增加腎血流量、腎小球濾過率,從而達到增加尿量減輕浮腫及心臟負荷從而改善心功能的效果。同時還可改善肝臟的血流灌注,糾正肝臟的缺血、缺氧,改善肝淤血,使肝臟體積縮小[4]。兩藥持續(xù)微量泵入,避免了以往靜滴時劑量難以掌控的難題,使藥物更精準,從而提高藥物的安全性。本組研究結果也充分證實了硝普鈉、多巴胺持續(xù)靜脈泵入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筆者建議臨床推廣應用。
[1]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169.
[2] 張斌,李新建.頑固性心衰治療進展[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09, 7(3):226-227.
[3] 陳灝珠.心臟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444.
[4] 鄧建平,劉海燕,陳勇.微量持續(xù)靜脈泵注硝普鈉聯(lián)合多巴胺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J].西南軍醫(yī),2010,16(5):21-23.
R541.6+<1 文獻標識碼:B class="emphasis_bold">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4)23-0174-021 文獻標識碼:B
1671-8194(2014)23-0174-02
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4)23-01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