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增云 張春燕
(山東省諸城市東關大街婦幼保健院,262299)
綜合干預對產后泌乳不足的影響
羅增云 張春燕
(山東省諸城市東關大街婦幼保健院,262299)
目的 探討綜合干預對產后泌乳不足的影響。方法 隨機選取2012年2—10月在我院產科足月分娩的泌乳不足產婦240例,采用健康宣教、心理指導、飲食調節(jié)、用藥及理療等措施進行42 d綜合干預。結果 產婦綜合干預前后泌乳量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 綜合干預措施對產后泌乳不足改善效果明顯,具有獨特的防治優(yōu)勢,能顯著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
產后泌乳不足;綜合干預;療效
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品和飲料,不僅可以給嬰兒提供全面的營養(yǎng),而且通過喂哺,母親和嬰兒可以建立溫馨與親密的關系,使嬰兒心理發(fā)育更健全。但種種原因可導致產后泌乳不足。為了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實現婦幼生殖健康,我院對產后泌乳不足的產婦進行綜合干預,取得顯著成效?,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2—10月在我院產科住院足月分娩后3~7 d泌乳不足的產婦240例,年齡21~37歲,所有產婦均無內科疾病及妊娠合發(fā)癥、產時及產后并發(fā)癥;新生兒Apgar評分9~10分,無唇腭裂及吮吸困難等發(fā)育畸形。泌乳量的觀察標準[1]:根據能否滿足嬰兒需要將泌乳量分為乳汁充足、滿足2/3需要量、滿足1/3需要量。乳汁充足表現為喂奶時能聽到嬰兒吞咽聲,母親有下奶感,喂奶前乳房脹滿,喂奶后乳房變柔軟,嬰兒每天有4~6片很濕的尿片,3~5次大便,且在2次喂奶期間不哭鬧、很安靜、很滿足;滿足2/3需要量表現為喂奶時能聽到嬰兒吞咽聲,母親有下奶感,但大小便次數少于正常,且喂奶頻繁;滿足1/3需要量表現為嬰兒吃奶時間長,用力吸吮卻聽不到連續(xù)吞咽聲,母親下奶感不明顯,嬰兒常吃完奶不久就哭鬧,來回轉頭尋找奶頭,睡不香,小便次數明顯減少。
1.2 綜合干預人員 由本院產科醫(yī)生和護士組成干預小組,填寫干預量表。干預量表內容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指導、飲食情況、用藥及理療過程、喂奶次數、新生兒大小便情況、乳房情況等。整個干預過程包括住院期間干預,以及出院后電話隨訪及訪視(堅持至產后42 d)。
1.3 開展個性化健康教育 針對不同年齡、職業(yè)、文化、分娩方式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健康宣教方法,并貫穿于整個孕期及哺乳期。首先對母乳喂養(yǎng)的優(yōu)點進行宣教;其次排除個人、家人及社會的干擾,在母乳喂養(yǎng)的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問題需要家人的關心、支持和幫助,給產婦以充足的信心,積極堅持母乳喂養(yǎng)的態(tài)度,充分想象為人母的美好,以利于泌乳。在日常生活方面要保證產婦愉悅的心情、足夠的睡眠。
1.4 心理指導 社會競爭壓力大、初為人母的手足無措及新生兒性別、家庭關系的變化等各種因素引起的心理變化均會影響乳汁的分泌,心理應激刺激會使乳汁分泌減少。護士應及時給予產婦熱情、真誠的關心,運用專業(yè)知識科學地講解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及嬰兒護理技術,協助產婦指導喂哺,取得其理解和信任,樹立母乳喂養(yǎng)的信心和決心。
1.5 飲食營養(yǎng)指導 母乳喂養(yǎng)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點,既可以使新生兒獲得均衡的營養(yǎng),增強免疫力,又可以使其感受到母愛。而產后母親的飲食也承擔著雙重任務:泌乳供給嬰兒;供給自身需要。因此,打破傳統(tǒng)習慣的束縛,食物多樣化、均衡搭配,才有利于母嬰健康。多食高蛋白食品,如雞、鴨、魚、肉、奶等;多食新鮮蔬菜、水果,既可以提供維生素,又可預防便秘;多食營養(yǎng)豐富的高蛋白湯類食物,少食多餐;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1.6 產后催乳 運用中西醫(yī)理論和中醫(yī)點穴按摩法,可迅速解決產后無乳、乳少、乳腺管堵塞、乳汁淤積、乳頭凹陷、急性乳腺炎等乳房問題。乳房按摩可促進產婦泌乳,其原理為理氣活血、疏經通絡。梁春明等[2]研究表明,產后適當給予產婦乳房按摩有利于產婦乳汁分泌,可使產婦乳汁分泌始動時間提前,增加產婦乳汁分泌量,提高母乳喂養(yǎng)成功率,有利于母嬰健康,可作為一種新的治療方式解決產婦乳汁少、乳腺管不通暢等產后哺乳問題。
1.7 藥物治療 對于經以上指導泌乳不足仍無改善者,給予中藥治療干預,促進產后泌乳,基本方組成:黃芪、王不留行各30 g,黨參15 g,當歸、熟地、穿山甲、通草各10 g,柴胡、甘草各6 g,黃芪20 g;根據產婦自身狀況辨證加減。
1.8 效果評估 經過42 d的綜合干預后再次調查產婦泌乳量的變化(以產婦自訴為主),與綜合干預前比較,評價其對產后泌乳不足的干預效果。
干預前產婦泌乳充足0例、滿足2/3需要量129例(53.75%)、滿足1/3需要量111例(46.25%);干預后產婦泌乳充足158例(65.83%)、滿足2/3需要量68例(28.33%)、滿足1/3需要量14例(5.83%);產婦綜合干預前后泌乳量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在各種乳品廣告宣傳充斥市場及家庭經濟條件改善的情況下,由于對產后泌乳不足缺乏認識或存在誤區(qū),母乳喂養(yǎng)意識淡薄。作為婦幼保健機構,為了保障婦幼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宣傳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筆者通過臨床觀察發(fā)現:針對引起泌乳不足的不同原因采取個性化的綜合干預,并盡早干預可以提高母乳喂養(yǎng)成功率。在今后的工作中,醫(yī)護人員應該加大宣教和培訓指導力度,并加強自身業(yè)務學習,有效提高人們對母乳喂養(yǎng)重要性的認識,從而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
[1] 李欣斌.早吸吮對初乳分泌時間及泌乳量的影響[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16(36):4850-4851.
[2] 梁春明,曾彩芬,林瓊芳.探討產后按摩對母乳喂養(yǎng)的影響[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3,5(4):57-58.
1672-7185(2014)15-0013-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5.008
2014-01-13)
R7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