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璇
(遼寧省錦州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錦州 121001)
分鐘尿流量變異性分析對于預測低血容量的實際意義
邱 璇
(遼寧省錦州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錦州 121001)
接受心臟手術或術后進入ICU的患者,其尿量是評估血容量的一項重要參數。目前心臟手術或ICU的患者通常是1 h測1次,也是保留在傳統的尿量監(jiān)測模式上,沒有明顯的突破。近年來,國內外對分鐘尿流量變異性的研究已日益深入。分鐘尿流量變異性研究的突破性進展,使一項新的腎生理變量理論被人們所公認并將其成果有望投入臨床應用。在國外,分鐘尿流量的監(jiān)測儀已經進入臨床醫(yī)學領域并引起人們的興趣與關注。該儀器可以測量1 min的尿量,提供實時、持續(xù)的分鐘尿流量監(jiān)測。實驗證實了分鐘尿流量變異性在低血容量時降低這一現象。分鐘尿流量監(jiān)測儀有助于及早發(fā)現早期低血容量,及時分析其發(fā)生的原因,調整恢復有效血容量,避免血流動力學的劇烈波動。
分鐘尿流量;分鐘尿流率;低血容量;數字尿量監(jiān)測
接受心臟手術或術后進入ICU的患者,其尿量是評估血容量的一項重要參數。客觀的說,既往對尿量的監(jiān)測認識并不十分深刻。其原因是有創(chuàng)的動、靜脈壓監(jiān)測、心排量監(jiān)測、失血量評估、出入量的平衡等已經被臨床普遍采納并利用,能基本反映出患者的機體組織灌注狀況。目前絕大多數的醫(yī)院臨床科室對患者尿量的監(jiān)測仍處在原始階段,即患者12 h或24 h的排尿次數、尿液總量的計量。目前心臟手術或ICU的患者通常是1 h測1次,也是保留在傳統的尿量監(jiān)測模式上,沒有明顯的突破。問題在于尿量監(jiān)測手段沒有進步,人們對低血容量的預測必然著重放在有創(chuàng)血流動力學方面。實際上在具體工作中我們發(fā)現,尿量少時很難測得尿量,早期尿量要到導尿后20~30 min才能得到,這種推測往往會帶來誤差。近年來,國內外對分鐘尿流量變異性的研究已日益深入。分鐘尿流量變異性研究的突破性進展,使一項新的腎生理變量理論被人們所公認并將其成果有望投入臨床應用。
在國外,分鐘尿流量的監(jiān)測儀已經進入臨床醫(yī)學領域并引起人們的興趣與關注。此監(jiān)護設備的名稱為數字尿量監(jiān)測儀,數字尿量監(jiān)測儀URINFO是用于減少尿量讀數的護理工具,可減少30%的讀數誤差。目前該儀器可以測量1 min的尿量,提供實時、持續(xù)的分鐘尿流量監(jiān)測。來自以色列的Yoram Klein等注意到尿流率(UFR)在正常血容量狀態(tài)下并不是恒定的,而在低容量時這種分鐘變異性會隨之消失。為了進一步描述并證實分鐘尿流量變異性的存在及其在控制性失血期間的降低,Yoram Klein等進行了這項動物實驗。
他們的實驗方法是選擇了7只成年雌性豬,分別在正常血容量及控制性失血分別達預計血容量的10%、20%、30%時測量其尿流率、分鐘尿流率,以及平均動脈壓、心率及堿剩余的變化,用UFR變化及子波分解的方法來評估分鐘尿流量的變異性。結果發(fā)現丟失了10%的預計血容量時,尿流率從(2.2±0.2)mL/min降到了(1.0±0.1)mL/min,相對于基礎值降了55%,而平均動脈壓僅下降了20%。此時分鐘尿流量變異從(1.4±0.3)mL/min降到(0.4± 0.1)mL/min,當失血量達20%及30%時,分鐘尿流量變異接近于0。此外,作者還對連續(xù)的UFR信號進行了子波分解,通過高通濾波器獲取UFR信號中的高頻成分用來計算每只動物在各個失血時相的UFR變化,發(fā)現在丟失了10%的血容量后,大部分豬的UFR停止波動,進一步證實了分鐘尿流量變異性在低血容量時降低這一現象。
筆者推測分鐘尿流量變異性是由于輸尿管平滑肌的節(jié)律性收縮引起的。Hurtado等證實在腎臟-骨盆連接處存在起搏樣細胞,這些細胞最可能觸發(fā)輸尿管平滑肌細胞的蠕動收縮。低血容量使這些起搏細胞麻痹及/或輸尿管平滑肌松弛,致使輸尿管失去收縮功能,導致分鐘尿流量變異性消失。眾所周知,變異性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在應激期間變異性會下降,如心率變異性。
Yoram Klein的實驗闡明了UFR與控制性失血引起的低血容量相關,血容量正常時分鐘尿流量存在復雜的變異,這種變異在低血容量早期消失。分鐘尿流量變異性可通過UFR變化計算得到。作者預測未來的尿量監(jiān)測儀將能顯示UFR及UFR的變化。進一步的研究將全面地探索這一指標在低血容量及復蘇終端的診斷方面的潛在價值。
心排量、有效血容量、腎灌注壓等都可以決定尿量的多少;同樣,尿量的多少也反映出與之相關的臟器功能如何。低血容量可以使分鐘尿流量變異性降低甚至消失,其相應變化的數值也表達出血容量丟失或不足的相近范圍。低血容量沒有得到完全糾正時,腎臟必然處于低血流量及低灌注壓狀態(tài)。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處理,極有可能發(fā)展成急性腎功能衰竭。對于外科系的患者相當一部分的急性腎功能衰竭屬于腎前性,腎前性腎功能衰竭又是醫(yī)院獲得性腎功能衰竭的主要構成。低血容量導致的腎功能衰竭絕不可以片面地要求控制液體入量,相反應更加積極的恢復有效血容量,從而改善并滿足腎臟壓力和流量的需求。一般來說,血流動力學如果得到滿意的恢復,腎功能絕大多數都能得到顯著的改善。以往我們對尿量的監(jiān)測基本應該說是很粗放的。且不說病房,即使是心臟手術或入住ICU的患者,尿量監(jiān)測的不同只是記錄次數與尿液量的差異,方法都是一樣的。這樣的監(jiān)測手段很難表達出是否存在低血容量的真實性,不可能反映分鐘尿流量的實際情況,更談不到觀測分鐘尿流量的變異性。尿流量[基礎值約(1.4±0.3)mL/min]與尿流率[基礎值約(2.2±0.2)mL/min]用現在的原始方法無法準確測出,因此早期低血容量的判定還是依賴有創(chuàng)監(jiān)測、出入量等結果,當前還不能直接獲得。
分鐘尿流量監(jiān)測儀的問世,是重大手術和危重癥患者尿量監(jiān)測的革命,這項新技術的應用將更加完整患者監(jiān)護的手段與措施。在臨床分鐘尿流量監(jiān)測儀的使用可以及早發(fā)現早期低血容量,及時分析其發(fā)生的原因,調整恢復有效血容量,避免血流動力學的劇烈波動。分鐘尿流量監(jiān)測儀可使患者的監(jiān)護手段更加全面、科學、嚴謹,更有利于危重癥患者的觀察,及時并有針對性的予以調整血流動力學,促進患者及早康復。
R446.12
:A
:1671-8194(2014)08-02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