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琴
淺析中成藥的不良反應與合理用藥
張寶琴
分析產生中成藥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對策, 為安全用藥提供參考。總結目前造成中成藥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 對中成藥的合理使用進行探討。
中成藥; 不良反應;合理用藥
中成藥是祖國醫(yī)藥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我國歷代醫(yī)家經過千百年來的臨床驗證, 總結出來的有效成方配制而成的。它以療效顯著, 服用方便, 副作用小而著稱。隨著中成藥應用研究的日益深入, 新品種、新劑型不斷出現, 加上臨床中西藥物合用的現象日益增多, 藥物的不良反應乃至藥源性疾病的發(fā)生率也呈上升趨勢。在我國, 中藥的不良反應病例報告占總報告的13.8%, 其中中成藥占99.7%, 主要以中藥注射劑為主[1]。
1.1辨證不清 中醫(yī)根據高血壓患者癥狀、體質和寒熱虛實等, 將高血壓分為肝陽偏亢型、肝腎陰虛型、痰濁中阻型、氣虛虧虛型等癥狀。舉例來講:天麻鉤藤顆粒、牛黃降壓丸等中成藥適用于肝陽偏亢型高血壓, 如果用了氣血虧虛型或痰濁中阻型, 會造成體質越來越偏頗, 相反, 肝陽偏亢型高血壓如果用了氣血虧虛型適合的藥物, 往往會使血壓近一步升高。
1.2配伍不當 中成藥舒肝丸不宜與西藥胃復安合用, 因舒肝丸中含有芍藥, 有解痙、鎮(zhèn)痛作用, 而胃復安則能加強胃的收縮, 二者合用作用相反, 會相抵藥效。
1.3聯合用藥不當 中成藥蜜煉川貝枇杷膏不宜與感冒清片合用[2], 因為蜜煉川貝枇杷膏中含有大量蜂蜜, 感冒清片中的退熱成分與蜂蜜能形成復合物, 可減慢藥物的吸收速度,從而使退熱作用減弱。臨床上有報道患者因發(fā)熱咽痛, 就診,服用防風通圣丸和牛黃解毒片引發(fā)中毒反應的報道[3]。
1.4長期用藥或超劑量用藥 牛黃解毒片(丸)的功能為清熱解毒,主治內火積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由于療效好,是傳統(tǒng)的常用藥。牛黃解毒片(丸)中含有的雄黃,主要成份是二硫化二砷,有可能氧化為有毒的三氧化二砷,如果長期或超量用藥,有存在潛在慢性砷中毒的危險。臨床有報道患者因慢性扁桃體炎自行長期服用牛黃解毒片致成癮以及超劑量服用致中毒[4]。
1.5服用方法不當 金水寶膠囊在臨床治療肺結核的過程中, 發(fā)現部分患者服用后出現惡心感, 飯后服用癥狀減輕[6]。
1.6個體差異 藿香正氣水是家庭常用中成藥, 臨床主要治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夏傷暑濕所致的感冒, 但由于體質差異, 個別患者用后會出現明顯的過敏反應[6]。
中成藥是藥物, 出現不良反應屬正?,F象, 關鍵是要知道什么中成藥有不良反應?有什么樣的不良反應?什么情況下出現不良反應?出現不良反應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中成藥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
2.1加強健康宣教, 提供安全用藥意識 中成藥既可用于治療, 也可用于保健。中成藥是中藥應用的主體形式, 也是很多人認識和喜愛中醫(yī)藥的重要渠道。隨著中成藥臨床應用的增加, 適用范圍的擴大, 醫(yī)藥知識的普及和對中成藥現代研究的深入, 也逐漸發(fā)現了一些中成藥如果應用不合理(不當), 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甚至公認無毒, 傳統(tǒng)記載屬于補益之品的中成藥, 如果應用不當或體質差異也會引起不良反應和毒性。醫(yī)師、藥師應指導患者規(guī)范用藥, 提高其用藥安全意識, 避免其擅自增加劑量、聯合用藥、延長療程等行為, 以保證用藥安全。
2.2辨證施治, 合理使用中成藥 中醫(yī)藥人員應加強業(yè)務學習, 要熟悉中成藥的性能主治、用法用量, 辨證論治, 嚴格掌握用藥指證, 不斷吸收新知識, 仔細進行詢問, 注意患者的年齡、病史、家族史、過敏史、體質差異等因素, 處方用藥要科學嚴謹, 尤其是有毒中藥的使用, 勿長期用藥, 避免慢性蓄積。中藥活性成分含量低, 作用緩和而持久, 但慢性病人長期服用, 往往隨之產生不良反應, 中病即止。中西藥配伍使用一定要充分了解合用中西藥物的化學成分及其理化性質, 做到合理組方, 優(yōu)勢互補, 避免增加毒性及副作用,加強用藥監(jiān)護。
2.3加大中成藥的現代藥理研究, 為安全用藥提供依據目前還有很多中成藥缺少相應的臨床不良反應、應用注意事項和現代毒理學研究, 應加大這方面的研究, 為中成藥的廣泛和科學合理應用、減少中成藥的不良反應提供科學的建議。
[1] 李小東.2006-2010 年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jiān)測工作質量評價.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12,12(2):165-168.
[2] 薛佳妹.不易合用的中西藥物.解放軍健康, 2004(1):33.
[3] 劉菊香.防風通圣丸和牛黃解毒片聯用中毒1例.寧夏醫(yī)學雜志, 2000,22(4):226.
[4] 藍美成.牛黃解毒片(丸)不良反應58例臨床分析.醫(yī)學文選, 2000,19(16):911
[5] 尚好珍,陳娓,姬尚生.金水寶在肺結核病中的應用價值.河南醫(yī)藥信息, 1998,6(10):49-50.
[6] 郭平和.藿香正氣水致過敏反應1例.現代應用藥學, 2000 (8):3351.
100621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