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彩琴,周 琦,匡曉紅
(張家港市中醫(yī)醫(yī)院,江蘇 張家港215600)
護理院是指由醫(yī)護人員提供醫(yī)療護理、康復促進、臨終關懷等服務的醫(yī)療機構,服務對象主要為長期臥床、晚期姑息治療、慢性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護理院不同于醫(yī)院,患者主要接受慢性疾病的日常診療服務;護理院也不同于一般社會托老機構,護理院內有專業(yè)醫(yī)護人員全天提供醫(yī)療服務,對病情突發(fā)變化的患者提供緊急院前救護。護理院同時擔負著養(yǎng)老、健康管理、社區(qū)醫(yī)療服務、院前急救等多種角色。有調查研究證實[1],國內住院患者中60~79歲老年人誤吸發(fā)生率達l4.2%,國外30%的65歲以上老年人存在吞咽困難情況。筆者在張家港市中醫(yī)醫(yī)院所醫(yī)療托管的某護理院中,對入住的患者中進行自擬誤吸風險評估表評估,對高危患者落實誤吸預防護理安全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9月—2013年6月在榮德護理院住院的患者302例,男性178例,女性124 例,年齡(80.1±10.9)歲;其基礎疾病有:腦血管意外后遺癥64例,糖尿病55例,高血壓病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9例,惡性腫瘤姑息治療期34例,冠心病36例,帕金森病28例,早老性癡呆病25例,部分患者有多種基礎疾病,胃管留置患者25例。2010年9月—2011年12月入院患者124例為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2012年1月—2013年6月入院患者178例為干預組,采用護理院患者誤吸風險評估表評估誤吸風險,篩選出高危患者實施針對性防誤吸措施。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基礎疾病構成等方面無差異性。
1.2 誤吸風險評估工具 干預組患者使用自擬《護理院患者誤吸風險評估表》(見表1)來評估患者,該表在征求我院老年病醫(yī)療專家、護理??茖<摇⑨t(yī)院感染管理??迫藛T的意見,在參考相關類似研究文獻[2],結合我院入住患者疾病譜后擬定,并經修訂后完成。研究前期對30例在院患者進行預評估,并在3周后重復調查1次,測得該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0.85,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 患者入院3 d內由責任護理組長按本表評估患者,此后每2周由責任護士評估1次,單次檢查得分>5分者定義為高?;颊撸瑢⒄`吸風險列為該患者的高危護理問題。
1.3 干預措施 對照組患者入組時根據入院評估表評估發(fā)現(xiàn)患者護理問題,對存在咆咳有誤吸風險的患者按照一般護理常規(guī)制定護理計劃,包括為患者選擇合適的進食體位和進食方式,臥床患者進食時床頭抬高30°,鼻飼患者分次注食,對患者及陪護者進行相關知識教育等常規(guī)防誤吸護理措施。干預組高?;颊咴诔R?guī)護理基礎上按以下步驟實施誤吸高危患者護理干預措施。
1.3.1 提高誤吸危機防范意識 在患者床頭設置“預防誤吸”醒目提示牌;向患者及陪護護工講解誤吸的危害性,使陪護人員全面掌握誤吸的表現(xiàn)及急救處理措施[3-4],一旦發(fā)生誤吸,患者取頭低側臥或俯臥位,拍打背部并進行其他醫(yī)療干預。
1.3.2 飲食管理 經口進食患者選擇具有一定黏性,不易松散的食物。需要輔助進食患者喂食速度要慢,使用湯匙將食物送到舌根處,并確認口中食物完全咽下后再繼續(xù)喂食,以防食物殘渣滯留口腔[5]。胃管留置患者采用改良胃管留置法,插入胃管長度為鼻尖-耳垂-劍突的長度+15 cm(總長度為60~70 cm)[6],進食流質飲食或全胃腸道營養(yǎng)液(如能全力等)采用多次少量注射法或持續(xù)輸注法進行鼻飼。
1.3.3 體位管理 對長期臥床患者,堅持在患者餐時及餐后30 min保證抬高床頭30°以上或保持坐位休息;對鼻飼患者要求每次鼻飼后床頭抬高45°保持 1 h 以上[7-8]。
1.3.4 吞咽指導及功能恢復訓練 對意識清醒的高?;颊咝型萄手笇9],具體方法如下:囑患者先深吸氣,吞咽前及吞咽時保持憋氣狀態(tài),使聲帶閉合封閉喉部再吞咽,吞咽后咳嗽一下,通過氣流噴出殘留在咽喉部的食物殘渣;對臥床患者,取軀干仰臥位,床頭適度抬高,頭部前屈,偏癱患者則患側肩部以枕墊起,護理人員位于患者健側,這樣的體位食物不易從口中漏出,利于食物向舌部運送,減少反流和誤咽;頸部輕度前屈,使氣道得到最大保護。同時對患者進行全面的吞咽功能訓練,主要訓練項目包括:(1)改善口面肌群的運動訓練,囑患者進行皺眉、鼓腮、閉眼、吹氣等表情動作訓練和指尖叩擊口唇等動作以改善唇閉合功能。(2)冷感覺刺激,用冰水棉棒長時間大范圍地觸碰前腭弓、后腭弓、軟腭、咽后壁及舌后部,左右相同位置交替,每日2次,每次10 min。(3)舌頭運動訓練,囑患者舌頭遵護士指令向各個方向運動,同時使用壓舌板給予阻力。(4)聲帶訓練,患者反復咳嗽,深憋氣后大聲用力發(fā)音。(5)吸吮及咀嚼動作訓練,囑患者做空吸吮和空咀嚼動作,鍛煉口咽部肌肉的協(xié)調性[10]。
1.4 觀察指標 比較干預組患者入組時及入組第2、第4、第6、第8周時的誤吸風險評分和高危患者例數,比較兩組患者入院60 d內誤吸發(fā)生率。誤吸為患者在進食、飲水或鼻飼時出現(xiàn)嗆咳癥狀,在24~48 h出現(xiàn)發(fā)熱、痰量增加、肺部啰音或胸部影像學證實出現(xiàn)新的感染病灶,所有數據通過查閱患者病程和護理記錄等獲得。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處理數據,誤吸發(fā)生率和高危患者例數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誤吸風險評分的比較采用F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護理院患者誤吸風險評估表
2.1 干預組患者入院60 d內誤吸風險評估表評分情況變化見表2
表2 干預組患者入院60 d內誤吸風險評估表評分情況比較(n=178)
由表2可見,干預組患者在入組時及入組后每2周1次的評價中,誤吸風險評分和高危患者比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患者觀察期內發(fā)生誤吸的風險一直持續(xù)存在,護理干預不能減少入住老年護理院患者發(fā)生誤吸的客觀風險因素。
2.2 兩組患者入院60d內誤吸發(fā)生率的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入院60 d內誤吸發(fā)生率的比較(例,%)
表3可見,干預組誤吸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研究顯示通過對入住護理院患者實施自擬誤吸危險因素評估表,完善了護理安全預警系統(tǒng),增強了護理人員的防范意識。護理院內入住患者多為各種疾病終末期的患者,病情多不可避免地在逐漸惡化,使用風險評估表使護理人員前瞻性地評估了高風險患者潛在的危險,及時采取防范措施,增強護理人員的防范意識;在高危患者中,通過實施針對性措施,使患者在入住期間發(fā)生誤吸的概率明顯下降。胃管留置在老年護理院中比較常見,鼻飼是腸內營養(yǎng)的重要手段與途徑,但鼻飼管可以引起環(huán)狀括約肌損傷,特別是胃排空不佳者,可以引起反流、胃潴留等并發(fā)癥發(fā)生,其中反流誤吸是發(fā)生吸入性肺炎最常見的原因。對胃管留置患者,有研究證實,持續(xù)鼻飼泵入法在減少誤吸發(fā)生方面優(yōu)于間歇鼻飼法[11]。據此,我院對鼻飼患者采用改良置管后每日6餐法,減少鼻飼患者單次鼻飼胃內容物容量,控制單次鼻飼流質在150 mL以內,鼻飼前抽吸胃內容物觀察有無殘留食物等,有助于預防誤吸的發(fā)生。有研究證實吞咽訓練對腦卒中后并發(fā)的吞咽障礙患者具有良好療效[12],筆者觀察到通過對高危患者行針對性的吞咽功能恢復性指導訓練,部分患者(尤其是腦卒中后遺癥患者)的吞咽功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復,減少了誤吸發(fā)生的危險。通過對患者使用誤吸風險評估表進行評估,有利于護理人員更好地對誤吸的風險進行全面評估,增強患者、家屬、護工及護士的防范意識,能減少潛在的因突發(fā)誤吸甚至窒息導致不良后果而帶來的醫(yī)療風險和醫(yī)患糾紛[2],故通過對高?;颊哌M行相應的護理干預,使用系統(tǒng)的康復訓練措施,能有效降低誤吸的發(fā)生率。
[1]鄒小芳,于書慧,劉 青.老年患者吞咽困難評估的研究進展[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3):504.
[2]盛志娟,向 梅,金雅君.誤吸/窒息危險因子評估表在老年癡呆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5(11B):3805-3807.
[3]孫啟良.攝食-吞咽障礙康復實用技術[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0:43-44.
[4]徐 穎,沈梅芬.陪護人員對誤吸認知的缺失與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22):2043-2044.
[5]袁為群.老年腦卒中后并發(fā)吞咽障礙及肺部感染的護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4):1285-1286.
[6]王艷芳,周紅波,夏貴桃.改良鼻胃管置入長度對腸內營養(yǎng)患者反流誤吸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0,17(6B):60-61.
[7]張秀果,丁俊琴,井永敏.等,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呼吸系統(tǒng)并發(fā)癥危險評估表及護理計劃單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0):876-877.
[8]郭福霞,鐘德福,陳淑敏,等.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鼻飼后取半臥位持續(xù)時問對誤吸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0,17(8A):65-66.
[9]高金玲,呂桂玲,宋 劍.食物形態(tài)及吞咽姿勢對腦卒中攝食-吞咽障礙患者誤吸發(fā)生的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1):1957.
[10]廖明霞,朱 彬,羅 霽.針刺結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3,29(2):112-113.
[11]黃瑞英,朱小燕,王 好.持續(xù)泵人鼻飼與間歇鼻飼兩種方法并發(fā)癥的觀察[J].廣東醫(yī)學,2012,33(10):1524-1525.
[12]張盤德,姚 紅,周惠嫦,等.針灸與吞咽訓練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研究[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7,22(1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