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亞軍 邵燕
自2005年自主命題以來,江西高考語文卷由稚嫩逐漸走向了成熟??傮w來說,近五年來江西高考語文卷是中規(guī)中矩,按照通常的套路命制,在保持與全國卷平穩(wěn)過渡的同時,又呈現(xiàn)出江西卷自身的亮色。江西高考語文卷始終提倡著“四個回歸”:回歸教材、回歸基礎(chǔ)、回歸能力、回歸本源。本文以詩歌鑒賞題為例,談?wù)勗姼梃b賞題的備考策略。
一、江西高考語文卷詩鑒賞歌題特色分析
1.五年來所考查的詩歌都與教材聯(lián)系緊密
2009年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是當時課本第五冊《說木葉》里曾經(jīng)引用過的詩歌。
2010年考陳與義《送人歸京師》,第一小題“子規(guī)”這個意象在課文中經(jīng)常被提及。如“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難》),“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踏莎行》),“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望帝啼鵑”(《竇娥冤》)。
2011年考黃庭堅《清明》,第二小題“人乞祭余驕妾婦”選自于《先秦諸子選讀》中的《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
2012年考秦觀《江城子》,“楊柳”“飛絮”這兩個意向在高中語文的課本中亦是??停挥锰岬诙☆}《古代散文詩歌欣賞》里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這一詩句。
2013年考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壬子被召,端仁相餞席上作》,“蘭”“蕙”“菊”三種意象不但出自《離騷》,而且在教學中被反復提及;“聽我楚狂聲”和“富貴非吾事”是分別出自《論語》和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的典故。
2.五年來高考題型有變,但考查學生對詩歌情感主旨的把握沒有變
2009年第一小題“此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直接發(fā)問。2010年、2012年、2013年這三年的題目非常相似:第一小題名為意象題,實則是感情主旨的把握;第二小題則是表現(xiàn)手法和情感主旨相結(jié)合更深層次的考察。
2011年第一小題“這首詩首聯(lián)寫抒情有什么特點?”主要是表現(xiàn)手法的考查,涉及情感的初步把握;第二小題“指出‘人乞祭余驕妾婦這句話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背景?”更深層地考察思想主旨。
自2005年江西語文自主命題以來,江西卷都非常重視對感情主旨的考查。
3.近五年來,有三年考查了意象題,分別是2010年、2012年、2013年
4.自2005年自主命題以來,江西卷從未考查比較評價題型、語言特色題
由這五年的高考詩歌題,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江西高考語文卷對“四個回歸”的把握還是非常到位的。不出難題、怪題,真正做到回歸課本,回歸語文素養(yǎng)的考查。因此,我們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也應(yīng)該和高考相結(jié)合,回歸教材、回歸基礎(chǔ)、回歸能力、回歸本源。
二、高考語文詩歌鑒賞題復習策略
針對江西卷命題特點,筆者認為2014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題復習,也就找到側(cè)重點。
1.意象題出現(xiàn)過于頻繁,應(yīng)重點復習;比較評價題型、語言特色題從未出現(xiàn),在教學中可以點到即止
2.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分析情感主旨題型的基本方法
提問方式: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首詩的主旨是什么?
提問變體:這首詩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這首詩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趣?或者結(jié)合意境提問,或就某一句某一聯(lián)發(fā)問。
答題步驟:
①詩歌各句(或相關(guān)的句子)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
②運用了何種表達技巧;
③抒發(fā)什么情感,表現(xiàn)了什么主旨。
要強調(diào)的是,標題、作者生平,特別是注釋部分往往會幫助我們對詩歌情感主旨的理解。以2009年試題為例,標題“喜外弟盧綸見宿”中的一個“喜”字難道沒有給我們無限的啟示嗎?2010年的注釋“①京師: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陳與義:南宋初年愛國詩人,河南洛陽人”難道不能幫助我們對主題更深一層次的理解嗎?
3.注重以下幾種題型的訓練
(1)煉字型
提問方式:這一聯(lián)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
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jīng)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jié)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答題模式: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個更好。
②解釋該字在句中的語表義和語里義。
③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把這個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句中描摹景象。
④點出該字表達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樣的意境。
(2)分析句意型
提問方式:這句詩好在哪里?
提問變體:這句詩有什么含義和作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解答分析:一句詩可能是寫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寫人的。寫人的方法包括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外貌描寫以及細節(jié)描寫等。理解一句詩一定要聯(lián)系上下句并結(jié)合全詩進行。
答題模式:
①闡明語表義,有時要發(fā)掘它的深層意思。
②分析詩句在寫景或抒情或?qū)懭朔矫娴谋磉_作用。
③簡要說明藝術(shù)效果。
(3)分析技巧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
提問變體:
①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xiàn)技巧(或藝術(shù)手法,或手法)。
②詩人是怎樣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現(xiàn)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fā)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首先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xiàn)手法;其次,要對詩句進行全面多角度分析。
答題模式:
①準確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修辭手法:正反對比、巧用比喻、妙用比擬、夸張得體等。表現(xiàn)手法:襯托、對比、虛實、大小等);
②結(jié)合詩句分析,何以見得是用了這種手法;
③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或旨意。
4.指導學生作答時,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既要用術(shù)語,又要談自己的具體感受。比如考“紅杏枝頭春意鬧”問“鬧”字好在哪,你首先要回答這是煉字,然后說出它好在什么地方,只說這個字用得“生動形象”,不給分,因為“生動形象”是放之四海皆準的。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具體感受寫出來,只有比較才有鑒別,要說“鬧”字用得好,就和別的字做比較,不用“鬧”字用“濃”字會怎樣呢,一比較就出來了,說出自己的感受:這樣一“鬧”就把紅杏枝頭的小鳥、蜜蜂都寫出來了,生機盎然。
②要大膽的表述。詩歌鑒賞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你只要將自己的觀點自圓其說就可以了。
③要把詩句翻譯出來。當你對這道題摸不著頭腦時,把詩句全部翻譯出來,照樣可以得分,這是一個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