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祥洲 劉金愛 吳 勃 杜曉陽 陳敏杰 何俊佳
(1.河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河南鄭州450002;2.杭州保安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508)
淀粉是單胃動物能量的主要來源,其供能占總能量需求的60%~80%。幼齡動物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淀粉酶分泌不足,限制了淀粉的消化吸收。隨著動物日糧配方的富營養(yǎng)化、飼養(yǎng)條件應激和環(huán)境污染問題越來越突出,成年健康動物添加“外源性營養(yǎng)消化酶”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意義也越來越大。通過添加外源性淀粉酶來提高飼料淀粉的消化吸收,對于提高動物生產(chǎn)性能、節(jié)約飼料資源意義重大。
目前飼料專用淀粉酶的研究開發(fā)較少,一般均采用食品加工、化纖、印染等工業(yè)用酶。中溫α-淀粉酶是飼料工業(yè)中應用最多的淀粉酶,其最適作用溫度為70~80℃,pH值5.0以下失活嚴重。動物生理環(huán)境溫度一般為37~42℃,胃內pH值較低,中溫淀粉酶在動物消化道內發(fā)揮作用甚微。低溫淀粉酶最適作用溫度比中溫淀粉酶要低20~30℃,因此,研究開發(fā)低溫淀粉酶對飼料用酶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飼用淀粉酶應具備以下幾個條件:在動物體溫(37~42℃)的溫度條件下能發(fā)揮高的活性;最適pH值與消化道內食糜的pH相一致;對淀粉有高的酶解效率(內切酶);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在飼料高溫制粒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保存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以及在動物消化道中對胃酸、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金屬離子等的耐受性)[7]。本研究根據(jù)飼用α-淀粉酶的所需條件,對低溫α-淀粉酶的酶學性質進行了研究,為飼料專用淀粉酶的開發(fā)提供參考。
從采集到的樣品中分離純化并經(jīng)誘變育種得到。
固體發(fā)酵培養(yǎng)基組成:麩皮50%、大豆粉25%、玉米粉15%、玉米芯7%、葡萄糖2%、酵母膏0.35%、Mg?SO40.04%、KH2PO40.1%、CaCl20.01%、NH4Cl 0.5%。
1.3.1 0.05 mol硫代硫酸鈉
將13 g Na2S2O3·5H2O和0.1 g無水碳酸鈉溶解定容至1 000 ml。
1.3.2 費林試劑
銅溶液:硫酸銅34.66 g溶解在水中,定容至500 ml。
酒石酸鉀鈉堿溶液:酒石酸鉀鈉173 g和氫氧化鈉50 g溶解在水中,定容至500 ml。
使用前,精確地取等體積的銅溶液和堿液充分混合。
1.3.3 1 mol/l乙酸-乙酸鈉緩沖溶液(pH值5.0)
1 mol/l乙酸鈉溶液:三水合乙酸鈉溶解在水中,定容至250 ml;1 mol/l乙酸溶液:冰乙酸15 ml溶解在水中,定容至250 ml;將1 mol/l乙酸鈉溶液加入到1 mol/l的乙酸溶液中,調pH值至5.0。
1.3.4 30%碘化鉀溶液
將碘化鉀150 g溶解于350 ml水中,保存在褐色試劑瓶中,避免陽光直射。
1.3.5 25%硫酸溶液
硫酸125 g溶于373 ml水中。
1.3.6 可溶性淀粉溶液(pH值5.0)
將可溶性淀粉(試劑級)在105℃干燥4 h后稱量計算含水量。然后,根據(jù)可溶性淀粉的含水量稱取0.5 g(折干)的可溶性淀粉,緩慢加入到50 ml水中,煮沸5 min,用自來水冷卻后,加入1 mol/l乙酸-乙酸鈉緩沖溶液(pH值5.0)5 ml,用水定容至100 ml。
將可溶性淀粉溶液加到100 ml Erlenmyer三角瓶中,置于(40±0.5)℃恒溫水浴中。預熱10~15 min,加入樣品稀釋酶液,準確加熱30 min后。加入費林試劑使酶失活。將三角燒瓶直接在煤氣噴燈(或電爐)上加熱2 min后,立即放在自來水中冷卻。隨后,加入30%碘化鉀溶液和25%硫酸溶液,用0.05 mol/l硫代硫酸鈉溶液滴定游離出的碘,以藍色消失作為滴定終點T30(ml)。
空白對照試驗:以水取代酶液。在另一個三角燒瓶中用上述同樣的操作步驟測定空白對照值T0,臨近終點時,加入1%可溶性淀粉溶液1~2滴,以藍色消失作為滴定終點。
酶活力單位定義為:1 g固體酶粉(或1 ml液體酶),于40℃、pH值5.0條件下,反應30 min,反應液中產(chǎn)生相當于10 mg葡萄糖的還原糖所需的酶量為1個酶活力單位。
式中:T30——酶反應液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
T0——空白溶液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
f——0.05 mol硫代硫酸鈉溶液濃度的校正系數(shù);
1.62——換算系數(shù);
1/10——該分析方法的常數(shù)(相當于10 mg葡萄糖的還原糖);
n——樣品的稀釋倍數(shù)。
在固體發(fā)酵培養(yǎng)基中添加不同的碳、氮源及微量的無機鹽,將經(jīng)過篩選和育種得到的菌株接入固體發(fā)酵培養(yǎng)基中,30℃培養(yǎng)50 h。烘干、粉碎后測定低溫淀粉酶活力,發(fā)現(xiàn)固體發(fā)酵培養(yǎng)基為麩皮50%、大豆粉25%、玉米粉15%、玉米芯7%、葡萄糖2%、酵母膏0.35%、MgSO40.04%、KH2PO40.1%、CaCl20.01%、NH4Cl 0.5%時,酶活高達3 820 U/g。
2.2.1 低溫α-淀粉酶作用溫度的研究
在pH值5.0的酶活測定反應體系中,分別在25、30、35、40、45、50、55、60 ℃溫度下測定酶活,溫度對酶活的影響如圖1。
圖1 溫度對酶活的影響
由圖1可知,該低溫α-淀粉酶最適作用溫度為50℃,在35~60℃之間均有較高的酶活。
2.2.2 低溫α-淀粉酶的最適作用pH值
在40℃的酶活測定反應體系中,分別調節(jié)pH值為2.2、2.5、3.0、3.5、4.0、4.2、4.4、4.6、4.8、5.0、5.2、5.4、5.6、5.8、6.0、6.5、7.0、7.5、8.0,測定結果如圖2所示。
由圖2可知,該低溫淀粉酶最適作用pH值為5.2,在pH值4.0~6.0之間均有較高的酶活。
2.2.3 低溫α-淀粉酶的熱穩(wěn)定性
為了準確評估低溫淀粉酶經(jīng)飼料高溫制粒后的實際存留率,本試驗在飼料中添加20%的低溫α-淀粉酶,然后進行85℃高溫制粒后進行評估,試驗結果見圖3。
圖2 pH值對酶活的影響
圖3 酶的熱穩(wěn)定性
由圖3可知,制粒前低溫α-淀粉酶理論值為624 U/g,實際檢測值為603 U/g,經(jīng)過85℃制粒后酶活為531 U/g,酶活存留率達到88.1%,說明在高溫制粒過程中低溫α-淀粉酶具有較好的耐受性能,適用于飼料制粒工藝。
2.2.4 低溫α-淀粉酶的耐酸性評估
將制得的酶液分別用pH值3.5、4.0、4.5的乙酸-乙酸鈉緩沖液處理0、1、2、3、4 h,測定淀粉酶活力,結果如圖4所示。
圖4 低溫淀粉酶的耐酸性
用pH值3.5的乙酸-乙酸鈉緩沖液處理4 h后,淀粉酶活力存留80%以上,經(jīng)pH值4.0的乙酸-乙酸鈉緩沖液處理4 h后,淀粉酶活力存留90%以上,說明該淀粉酶耐酸性良好。
2.2.5 體外模擬耐胃蛋白酶試驗
模擬動物體內生理環(huán)境,在溫度40℃條件下,加入1 mg/ml的新鮮胃蛋白酶鹽溶液(0.1 N,pH值3.5),處理5 h,每隔1 h測定淀粉酶活,見圖5。
由圖5可知,在pH值3.5、溫度40℃、用1 mg/ml的胃蛋白酶溶液處理淀粉酶5 h后,淀粉酶活力存留仍在80%以上。
圖5 耐胃蛋白酶試驗
2.2.6 HPLC對酶解產(chǎn)物的分析
取一定量5%的淀粉溶液,預熱保溫40℃,加入一定量的低溫淀粉酶,控制反應時間為30 min,然后沸水浴5 min使酶失活,微孔膜過濾后,利用HPLC分析樣品中各物質的分子量分布,圖譜峰見圖6。
圖6 低溫淀粉酶酶解產(chǎn)物HPLC圖譜
從圖6可以看出,低溫淀粉酶酶解產(chǎn)物分子量多集中于5 000以下,占酶解物總量的70.26%。
通過分離純化篩選到的菌株,產(chǎn)淀粉酶活力能夠達到3 820 U/g,同國內報道的低溫淀粉酶菌株相比,具有較高的研究應用價值。該淀粉酶是一種內切型α-淀粉酶,最適反應溫度為50℃,最適作用pH值為5.2,在pH值4.0~6.0之間具有較高活性;該低溫淀粉酶有較好的耐酸性和耐熱性,用pH值4.0的乙酸-乙酸鈉緩沖液處理4 h后,淀粉酶活力存留90%以上,經(jīng)過85℃高溫制粒后,酶活存留率為88.1%。采用體外模擬耐胃蛋白酶試驗,證明胃蛋白酶對其無影響。
從酶學性質分析,該菌株生產(chǎn)的低溫α-淀粉酶適合動物消化道環(huán)境條件,能夠耐受高溫制粒,在飼料行業(yè)有很大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