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雁,朱建新
(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中醫(yī)院,莊浪 744699)
頸椎病是一種綜合征,又稱頸椎綜合征,是由于人體頸椎間盤逐漸發(fā)生退行性變、頸椎骨質增生,或頸椎正常生理曲線改變后刺激或引起的一組綜合癥狀,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fā)病。目前頸椎病發(fā)病率比較高,可發(fā)于任何年齡,尤其是白領人群,呈現(xiàn)出年輕化的趨勢。筆者自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采用眩暈中藥包外敷療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45例,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現(xiàn)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90例患者均為我科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椎動脈型頸椎病住院患者,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齡30~68歲。病程3個月~11年,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5例,2組性別、年齡及病程等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椎動脈型頸椎病診斷標準 參照第2屆頸椎病專題座談會確定的關于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診斷標準[1]:① 曾有猝倒發(fā)作,并伴有頸性眩暈;② 旋頸試驗陽性;③ X線片顯示椎間關節(jié)失穩(wěn)或鉤推關節(jié)骨質增生;④ 除外耳源性及眼源性眩暈;⑤ 除外椎動脈I段(即進入頸6橫突孔以前的椎動脈段)和頸椎動脈Ⅲ段(即出頸椎進入顱內以前的椎動脈段)受壓所引起的基底動脈供血不足;⑥ 除外神經官能癥、顱內腫瘤等。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銀杏葉片,2片,1日3次;氟桂利嗪5 mg ,每晚1次。治療組:銀杏葉片,2片,1日3次;頸部眩暈中藥包外敷治療。眩暈中藥包制作方法及用法:準備杜仲、菖蒲、葛根、遠志、磁石、珍珠母、桑寄生、川牛膝、合歡皮各120 g,艾草、天麻、菊花各30 g,細辛30 g,加工為粗末,再加少量鹽一起縫入白布袋中,用微波爐加熱,加熱時將微波爐調至中火檔,加熱2~3 min取出后熱敷頸部15~30 min即可,早晚各一次,熱敷時可用神燈治療儀在藥包上照射,14 d為一療程。護理措施:幫助患者選擇正確的姿勢,聽音樂,放松心情。實施熱敷時先試溫,隨時注意觀察皮膚變化,以防燙傷。
1.4 療效標準及判定 中醫(yī)療效評定標準參照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制訂發(fā)布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一輯)中規(guī)定的療效標準。顯效:眩暈、肢麻等主要癥狀消失,正常生活及工作,療效指數≥70%;有效:眩暈、肢麻等主要癥狀減輕,可以正常生活及工作,療效指數≥30%;無效:眩暈、肢麻無改善,療效指數≤3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一般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秩和檢驗(Wilcoxon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45例,顯效29例(64.44%),有效12例(26.67%),無效4例(8.89%),總有效率91.11%。對照組45例,顯效18例(40.00%),有效14例(31.11%),無效13例(28.89%),總有效率為71.11%。經統(tǒng)計學檢驗,兩者療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U=2.64,P=0.008),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椎動脈型頸椎病主要以椎動脈供血不足為病理基礎,以間歇性眩暈,發(fā)作與頭部活動有明顯關系為臨床特點[2]。頸性眩暈是因椎動脈受到刺激或壓迫致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產生的眩暈、惡心,嘔吐等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屬椎動脈型頸椎病,是老年人常見病之一。多因頸部筋脈勞損,外感風寒濕邪而致肝腎精血不足,骨與關節(jié)失養(yǎng)而發(fā)生退行性改變,經絡阻滯、血脈不通、髓海失充、肝風內動、上擾神明所致,屬中醫(yī)學眩暈范疇。眩暈中藥包可以使藥力與熱力透過打開的皮膚腠理,共同達到舒筋活絡,調和氣血,散寒除濕,由于藥物有效成分直接滲透到組織中去,可以起到外治給藥的作用。熱敷還可使藥物通過局部吸收,皮膚的血管擴張充血,使機體代謝加快,緩解肌肉痙攣;可改善微循環(huán),消除局部充血水腫,解除椎動脈及周圍交感神經的壓迫和刺激,從而緩解痙攣的血管,降低阻力,增加腦血流量以改善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癥狀,改善血液流變性而有利于血液運行,達到直達病所的目的,使治療更直接、更有效。隨著現(xiàn)代從事低頭工作方式人群增多,如電腦、空調的廣泛使用,人們屈頸和遭受風寒濕的機會不斷增加,造成頸椎病的患病率不斷上升,且發(fā)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繼發(fā)的多種復雜疾病亦影響著人的生活質量[3]。眩暈中藥包外敷治療頸性眩暈癥簡便易行,收效迅速,既可以在醫(yī)院治療,又可以在家庭和辦公室使用,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孫 宇. 第二屆頸椎病專題座談會紀要[J]. 中華外科雜志, 1993, 31(8):472-476.
[2] 徐 磊, 趙繼榮, 劉 磊. 中藥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國內研究進展[J]. 頸腰痛雜志, 2005, 26(1): 72-73.
[3] 雒生梅, 楊小芳. 中藥濕熱敷配合針刀治療頸肩綜合征的護理體會[J]. 中國優(yōu)生優(yōu)育, 2011, 17(4):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