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蜜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可以用愛的激勵來使學困生進步。教育和轉化后進生是一門藝術,也是初中語文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教師一定要分析清楚該生成為后進生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策略,用愛心、耐心和恒心來教育每一個后進生,再用校規(guī)校紀來規(guī)范學生的言行。只要教師常抓不懈,一定可以取得成效。
關鍵詞:初中語文;愛的激勵;因材施教;持之以恒
初中語文學科承載著工具性、社會性和人文性三大特性,它在幫助初中學生進步,作好其思想工作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我們語文教師一個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客觀要求。蘇霍姆林斯基曾感嘆:“從我手里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無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孩子?!边@也就告訴我們,那些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孩子需要語文教師用愛心來感化,用愛心來激勵,使其跟上隊伍,健康成長。
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關注班級后進生的轉化問題,對于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用愛的激勵使初中生進步也作了深入研究。
一、一探究竟——看一看后進生的成因何在
后進生的家庭背景都很特殊,我接觸過一類后進生——孤僻冷漠型。這類學生父母大多是離異的,總是有很強的自卑感。受到過很多批評,他們漸漸地就把心門關閉了,不愿意與別人交談,喜歡自我封閉,以自我為主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好像所有事情都與他無關,集體的活動與榮譽離他很遙遠。
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在父母親人的呵護下長大,幾乎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么事情都要求別人代辦。這一類學生也會形成意志薄弱型學困生。什么事情都習慣讓別人去為他做,自己從來沒去設定努力目標,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也特別差,遇到困難就迎難而退。在我的語文課上,就有這樣一類學生。為此,我在講授勵志課文的時候,總是會特別關注他們幾個,讓他們起來回答問題,演一演課本劇,切身地感受一下自立自強人物與自己的差距在哪兒。我還經常推薦一些勵志書籍或名人傳記給他們,從而使其從內心先堅強起來,再從行動上慢慢轉變。教師還要發(fā)動周圍的學生多關心他們,鼓勵他們多多參加一些班級的活動,使其在班級中感受到溫暖,并且在交往中讓其學會關愛別人,鍛煉自己的堅強意志。
傳統(tǒng)教育中有一種叫作“棍棒下面出孝子”。也有一些思想守舊的家長信奉這種教育方式,從小對學生非打即罵,使學生感受不到親情與呵護,很早就產生了逆反心理。甚至有一些孩子越來越犟,你越打,他就脾氣越大,致使家長與孩子之間無法溝通。這一類學生與全世界人都作對,認為所有人都是他的仇敵,缺乏安全感,時不時地去和學生打架。對待這一類學生,初中語文教師一定要有春風化雨般的情懷,多給他們寫寫信,讀讀詩,走進其內心,一起感受世間的溫情,從而融化他們那顆幼小而冰冷的心。
還有一類家長由于自己生意忙或是由于家庭破裂等原因,對學生的教育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滅,養(yǎng)成了學生自由散漫,無紀律觀念,不寫作業(yè),經常遲到早退,聽課隨喜好而定的習慣。由于這類學生一直沒有時間跟父母在一起,所以厭惡家庭,回避親情,到處游蕩,自由散漫。對這一類學生,教師要從其根本入手,多關注、多約束、多強調。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先從思想上轉變自由散漫是不對的錯誤觀念,從而在行動上有一個大的轉變。
二、初中語文教師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策略
1.初中語文教師要用愛心、耐心和恒心來教育學生。在班級內部先要營造一個愛的氛圍,建立互助小組,把班集體的友愛之火先點燃,然后讓學生之間有了溝通的機會。現(xiàn)在通訊條件非常發(fā)達,除了在語文課上,平時也可以有交流的機會,如QQ、微信、郵件等等。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更應該藝術性地去關心后進生,發(fā)現(xiàn)其優(yōu)點,課堂上給予其展示的機會,并適時地對其肯定和鼓勵。課后,讓他們多看一些有益的書籍,多寫幾篇抒發(fā)真情的作文就可以打開學生的心靈。如果,語文教師只關心那些學習好、表現(xiàn)好的學生,而對這些后進生不聞不問、置之不理,恐怕很難將其轉化成中等生或優(yōu)等生了。語文教師一定要有一顆博愛之心,經常換角度去思考問題,設身處地地為后進生著想,幫助其解決生活中和學習中的困難,上課時多提問他們,安排座位時,花點兒心思,堅持好中差的搭配原則。教師在課堂上也不要忘了給后進生一個表現(xiàn)的機會。教師要多關心他們,經常與后進生交流。對于這些學生,教師也要嚴加管教、恩威并施,這是撫慰學生心靈的關鍵。
2.初中語文教師要用誠心來對待每一個后進生。誠心是與后進生溝通之本,教師一定要尊重后進生,誠心誠意地與其交流,還要注意與其溝通的技巧性。一些后進生的自尊心很強,對外界特別敏感,愛把心門關起來,但其內心渴望別人的關愛,渴望得到教師的關愛、理解和信任。有時候從課上舉手回答問題這個小細節(jié)就能觀察出這一類學生糾結的內心。所以,我每次與他們的談話總是開誠布公、語調和氣。我總是會給他們講講自己小時候的“糗事”,拉近與他們的距離感,引起共鳴,然后再談出自己的經驗教訓及對他的溫馨提示,而且我一直會用問句把溝通進行下去,這樣在一問一答當中,師生之間產生的愛與信任的交互。而且,語文教師一定要用自己的語言把學生的志向激發(fā)出來,把其正義之氣呼喚出來,這樣,不管是以后管理班級,還是對后進生進行思想教育,都有莫大的好處。對于后進生,我從來不當眾批評他們,這樣會讓情緒本身就是易波動的后進生更不服批評。所以,語文教師要學會一波三折地對學生進行教育與溝通,多給他們一些肯定和展示自我的機會。在做事的過程中,針對某一處不妥,我會誠心誠意地指出學生的不足,會讓他們感動,并真誠地改過。
三、初中語文教師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要常抓不懈
后進生本來性子就不穩(wěn)定,學習底子又薄,習慣也不夠好,所以提高其成績也絕非一日之功。這就要求教師要持之以恒地關注學生,不折不扣地付出,不求回報地奉獻,只有這樣,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才會取得顯著的成效。初中語文教師的眼睛會觀察、會說話,要戴著放大鏡來看學生的優(yōu)點,并對他們進行誠心誠意的贊美,這樣才能打開他們的心扉。教師還要對這類學生進行校規(guī)校紀重要性的解讀,要使他們養(yǎng)成克服困難、主動求知的好習慣。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