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綱四目”影響臺灣當局
1960年后,美國一方面加強與中國政府的接觸,另一方面又向臺灣當局施加政治、經濟壓力,繼續(xù)推行“兩個中國”的政策,美蔣矛盾加深擴大。毛澤東認為這是開展對臺工作的好時機。1960年5月22日,毛澤東經與周恩來研究商討后,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確定了對臺的總方針。
1963年1月4日,張治中發(fā)出經周恩來修改的致陳誠信,正式傳達了當時大陸對臺灣工作的“一綱四目”方針。“一綱” 是:只要臺灣歸回祖國,其他一切問題悉尊重臺灣領導人意見妥善處理?!八哪俊笔牵?、臺灣歸回祖國后,除外交必須統(tǒng)一于中央外,所有軍政大權人事安排等悉由臺灣領導人全權處理。2、所有軍政及經濟建設費用,不足之數,悉由中央撥付。3、臺灣之社會改革,可以從緩。必俟條件成熟,并尊重臺灣領導人意見協(xié)商決定,然后進行。4、雙方互約不派遣人破壞對方團結之事。
中共表達的和談誠意和提出的具體建議對臺灣當局深有影響。蔣介石稱:“兩個中國”及“中立主義”的幻想,不明事實,不明道義,不負責任,美國不應對此事加以考慮。陳誠則表示說,他要對歷史作交代。只要一息尚存,決不會接受“兩個中國”。
南海密談至今尚未完全解密
1963年底,經過通信和有關人士溝通,國共雙方關系有了新的進展,決定在南海舉行高層密談。關于如何商定的密談時間、地點,以及雙方的參加人員,至今尚未完全解密?,F根據有關當事人的回憶和資料,對這次周恩來與兩位臺灣高層要人秘密會晤作一綜述。
1997年冬天,廣州軍區(qū)原副司令兼南海艦隊司令員吳瑞林紀念文集《最可愛的人》出版。文集中收入了一篇原中央調查部部長羅青長的文章《他曾為周總理護航——回憶吳瑞林同志二三事》,最先披露了兩岸高層領導人曾會晤一事。據吳瑞林回憶:1963年12月初,海軍通知我和東海艦隊司令員陶勇前往北京,蕭勁光司令員將向我們傳達毛主席的指示。會議結束后,時任總理辦公室副主任的羅青長突然到我的房間。他說:“我是剛從總理那里來的。我來向你傳達一個重要任務。總理要去視察珠江口,還有兩位首長同總理一起去,再就是童小鵬同志和我,還可能有廣東省公安廳廳長或副廳長,人數不多?!蔽覇枺骸坝卸嗌贂r間準備?”他說:“五天時間以內?!彼终f:“此事,保密第一,安全第一。這是絕對重要的?!?/p>
12月7日,周恩來按時來視察黃埔,與他同來的有副總理陳毅,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張治中,隨行人員還有童小鵬、總理辦公室副主任兼國務院對臺辦公室主任羅青長,他們由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書記兼廣東省委第一書記陶鑄陪同,從新洲乘船到達黃埔。
在134掃雷艦的護航下,848護衛(wèi)艦沿珠江口向伶仃洋進發(fā),于次日到達了預定地點萬山要塞。
關于這次會晤的客人和內容,1998年由中央文獻研究室和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大型電視文獻紀錄片《周恩來》做了一些披露:1963年12月,他(周恩來)又專門到廣東中山縣孫中山的故鄉(xiāng)向臺灣派來的一位客人具體闡述了 “一綱四目”的內容。由于這次會見是秘密的,所以在合影的時候,那位神秘的臺灣客人不見了。
這位“神秘的臺灣客人”(當事人羅青長回憶是兩位客人)究竟是誰至今尚不清楚,有待進一步解密和考證。1996年1月,香港《南華早報》曾發(fā)表一篇新聞,點出參加這次秘密會晤是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中的一位或者兩位。接著,香港某雜志在1996年4月號上,也發(fā)表了一篇題為《周恩來確在南海某島秘密會晤蔣經國》的專稿。該文點出了國民黨參加會晤的并不是蔣介石,也不是陳誠,而是蔣介石的兒子、時任臺灣國民黨“政務委員”、臺“國防部政戰(zhàn)部副主任”的蔣經國。
和談“六項條件”最終擱淺
此次秘密會晤后,周恩來繼續(xù)堅持不懈地對臺進行爭取工作,他不止一次說:對臺工作急是無用的,今后可能會拖下去,我們這輩子如看不到祖國統(tǒng)一,下一代或再下一代總會看到的,“我們只要播好種,把路開對了就行”。
1965年7月,蔣介石派密使曹聚仁訪問北京,毛澤東與曹聚仁談話間,親筆寫了一首詞《臨江仙》,其中有兩句是:“明月依然在,何時彩云歸?!北磉_了毛澤東“國共再攜手,一笑泯恩仇”的誠意。7月20日,蔣介石由蔣經國作陪聽取曹聚仁密訪北京報告,曹向蔣氏父子出示了毛澤東所寫的《臨江仙》詞,并逐條介紹了中共開出的條件。蔣氏父子經過一番斟酌討論,也加入了他們的一些意見,由此形成了一個草案,當時稱為“六項條件”。其大意為:1、蔣介石偕同舊部回到大陸,可以定居在浙江省以外的任何一個省區(qū),仍任國民黨總裁。北京建議撥出江西廬山地區(qū)為蔣介石居住與辦公的湯沐邑。2、蔣經國任臺灣省長。3、臺灣不得接受美國任何軍事與經濟援助;如財政上有困難,由北京照美國支援數額照撥補助。4、臺灣??哲姴⑷氡本┛刂啤j戃娍s編為4個師,其中1個師駐在廈門、 金門地區(qū),3個師駐在臺灣。5、廈門與金門合并為一個自由市,作為北京與臺北間的緩沖與聯絡地區(qū)。該市市長由駐軍師長兼任。6、臺灣現任文武百官官階、待遇照舊不變。人民生活保證只可提高不準降低。但后來由于1966年 “文化大革命” 全面爆發(fā),風云突變,蔣介石也心存疑慮,“國共第三次合作”因此擱淺。
(轉摘自2013年11月19日《作家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