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瀟
1971年夏天,楊振寧回國見到闊別21年的老友鄧稼先。見鄧稼先一直不肯透露自己的職業(yè),臨別時,楊振寧試探性地問:“聽說美國人也參與了中國的原子彈、氫彈研制,是這樣的嗎?”此時,鄧稼先在機場為前往上海的楊振寧送行,聽到這話后,他笑了笑,不置可否,但還是補充說了句:“你先上飛機,我回頭再告訴你。”
這年8月16日,正在上海參加離別晚宴的楊振寧,突然收到有人專程乘民航從北京送來的,鄧稼先經(jīng)請示周恩來總理后寫的簡短信函:“我們的原子彈、氫彈,全部都由中國人自行研制,沒有一個外國人參加?!?/p>
后來,人們得知,1979年的一天,在一次航投試驗時,降落傘出現(xiàn)故障,導(dǎo)致原子彈墜地摔裂。鄧稼先非常清楚其危險性,但還是毅然撿起碎片查找原因,不幸遭受嚴重的核輻射,由此而身患癌癥。即便他行走都十分困難時,仍堅持親自動手拆裝,并嚴令下屬:“你們還年輕,不能去!”
其實,早在1958年8月,鄧稼先就奉命著手“兩彈一星”的研究,從此便做著連親人都不知道的隱姓埋名的“神秘”工作。直到1986年6月,各大媒體才披露鄧稼先和他的團隊,用28年默默無聞和艱苦卓絕的努力,換來了新中國在世界上的核大國地位。曾經(jīng)不少人問鄧稼先到底拿到了多少獎金,他總是笑而不答。 1986年6月,楊振寧在探視病中的老友時亦提及此事。鄧稼先夫婦最終如實相告:“10元。準確地說是20元,原子彈10元,氫彈10元?!睏钫駥幷f什么也不相信,鄧稼先夫人許鹿希強調(diào)說:“這是真的,不開玩笑!”
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留下遺言:“假如人死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選擇我的祖國,選擇核事業(yè)!”說完就撒手人寰,享年62歲。
舍生忘死,淡泊名利,一心為國者,人們永遠不會忘記。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