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凱,謝杰,王衛(wèi)民
(河南省開封市中心醫(yī)院急救中心危重病區(qū),河南 開封 475000 E-mail:yankaizhangkf@163.com)
急診科是救治危重病人的主要場所,院前搶救是急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病人贏取了最佳的搶救時間[1]。危重病人起病急,病情進展快,救治工作具有較強的挑戰(zhàn)性。本次我們選取120例危重病人作為觀察對象,其中60例給予常規(guī)院前搶救措施,另60例在常規(guī)院前搶救措施的基礎上給予納洛酮注射液靜脈注射,并對兩種處理方式的患者的有關情況進行比較,旨在對納洛酮在院前搶救工作中的作用價值作出全面的評價,有關情況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5月~2014年4月的120例急診危重病區(qū)住院病人按隨機數(shù)字法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各60例。研究組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23~72歲,平均(53.78±10.55)歲;呼吸衰竭17例,急性腦梗死12例,急性酒精中毒2例,有機磷中毒4例,心功能不全10例,腎功能衰竭15例;起病至獲得救治時間40 min~18h,平均(5.28±1.15)h。對照組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24~71歲,平均(53.65±11.74)歲;呼吸衰竭16例,急性腦梗死14例,急性酒精中毒2例,有機磷中毒5例,心功能不全9例,腎功能衰竭14例;起病至獲得救治時間30min~21h,平均(5.31±1.22)h。所有病人均符合危急重病人的診斷標準[2],兩組在年齡、性別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院前搶救,院前以維持生命體征的平穩(wěn)為主,如心電監(jiān)護、給氧、補充血容量、給予呼吸機等。研究組除給予與對照組相同的常規(guī)治療措施外,同時在院前搶救工作中給予鹽酸納洛酮注射液(由成都倍特藥液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號H20053314,規(guī)格1 ml∶0.4 mg)2 ml靜脈注射。兩組院內(nèi)給予個體化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指標為治療前、后的病情程度及住院時間、病死率。病情程度采用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病情嚴重評分系統(tǒng)[3]進行判斷,得分越高,病情越嚴重。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里所有數(shù)據(jù)均用SPSS 13.0 數(shù)據(jù)分析軟件處理而得,計量資料用(±s)表示,差異性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用χ2檢驗,以P <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病情程度及住院時間比較 兩組治療前的病情程度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均較治療前有明顯的降低(P<0.001),但兩組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兩組住院治療時間存在明顯差異,見表1。
表1 兩組病情程度及住院時間比較 (±s)
表1 兩組病情程度及住院時間比較 (±s)
組別n治療前病情程度(分)情程度(分)t P住院時間(d)治療后病研究組60 5.15±1.08 0.52±0.19 32.704 <0.001 10.25±2.13對照組60 5.04±1.12 0.55±0.15 30.778 <0.001 11.47±1.89 t 0.548 0.960 3.319 P 0.585 0.339 0.0012
2.2 兩組病死率比較 研究組病死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病死率比較 (n,%)
院前急救工作的開展有效地縮短了危重患者接受搶救治療的時間,是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減少不良預后的有效途徑。常規(guī)院前搶救多以心電監(jiān)護、給氧、改善血容量、糾正呼吸困難等維持平穩(wěn)生命體征為主,有效地阻止了病情的進展。然而危重病人均伴有臟器功能的衰竭,且病情進展快、病死率高,救治工作難度大,采取何種措施延緩病情進展和改善病人重要臟器功能的衰竭,成為臨床探索的重點。
本組資料中60例給予常規(guī)院前救治措施,另60例同時使用納洛酮,對兩組的治療情況進行分析比較,結果顯示使用納洛酮的一組和未使用的一組治療前病情嚴重程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經(jīng)治療后兩組得分都有一定的降低,與同組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1);且兩組治療病情嚴重程度差異仍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但使用納洛酮的一組住院時間較未使用的一組短(P <0.01),病死率也更低(P<0.05)。納洛酮是羥嗎啡的衍生物,對嗎啡樣物質(zhì)具有特異性的拮抗作用,可有效地對抗內(nèi)源性阿片肽的抑制作用,常被應用于急性中毒、休克、腦梗死、肺性腦病等危急重病人中,有效地提高了救治效果[4-7]。該藥經(jīng)靜脈注射后2min內(nèi)在血液中的濃度可達峰值,且半衰期長,藥效維持時間久[8],故是救治危重病人較為理想的措施。急性中毒、急性腦梗死導致的缺氧等原因造成機體發(fā)生應激反應,下丘腦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釋放因子導致垂體前葉釋放大量的β-內(nèi)啡肽。而β-內(nèi)啡肽可直接作用于血液中的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和皮質(zhì)醇,使該兩種物質(zhì)含量降低,同時抑制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釋放因子的分泌,相互作用,加重病人病情。而納洛酮與嗎啡受體的親和能力較β-內(nèi)啡肽強,將其在危重病人中應用可有效地與β-內(nèi)啡肽形成競爭性作用,從而阻斷β-內(nèi)啡肽的物理作用,達到治療效果。
綜合本次分析,院前搶救是急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地改善危重病人的病情,在院外搶救工作開展的同時對危重病人使用納洛酮可有效地降低病死率,并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且給藥方式簡單,藥物起效快,作用時間長,值得在院前搶救工作中的推廣應用。
[1] 賽婭古麗·努爾尼亞孜,熱薩來提·艾薩.納洛酮在院前急救中的應用[J].新疆醫(yī)學,2008,38(12):59-60.
[2] 王今達,王寶恩.多臟器功能失常綜合征(MODS)病情分期診斷及嚴重程度評分標準[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1995,7(6):346-347.
[3] 王超,蘇強,張淑文,等.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病情嚴重度評分系統(tǒng)[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07,29(4):497-500.
[4] 馬春蘭,郭翔,陳潔.納洛酮在急性中毒中的應用[J].青海醫(yī)藥雜志,2011,41(2):63.
[5] 陸啟峰,覃雪英,黃照河,等.納洛酮加胰島素持續(xù)靜滴治療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期34例臨床觀察[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09,31(5):795-796.
[6] 蔡茂生.納洛酮與丹參凍干粉針聯(lián)合治療腦梗塞昏迷有效性分析[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08,30(6):961-962.
[7] 李自華.納洛酮在院前心肺復蘇中的療效觀察[J].醫(yī)藥前沿,2013(21):233-234.
[8] 何學愚.納洛酮在危重癥患者救治中應用[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4,21(4):55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