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愛,楊泳超,錢和棟
(1.江蘇省鎮(zhèn)江市潤州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蘇 鎮(zhèn)江 212002 E-mail:aixiazj@163.com;2.江蘇省鎮(zhèn)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江蘇 鎮(zhèn)江 212002;3.江蘇省鎮(zhèn)江金山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江蘇 鎮(zhèn)江 212002)
臨床上許多高血壓病人,經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也較多地伴有高血壓,兩者被稱為同源性疾病,無論是病因、互相影響還是危害上都存在共通性,常常合并發(fā)作,形成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時,進一步促進糖尿病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增加致殘和病死率,其危害遠遠超過其他引起糖尿病血管并發(fā)癥危險因素的影響,二者并存,加速心、腦、腎和視網膜病變的發(fā)生與發(fā)展[1]。加強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臨床治療,對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2]。本文旨在研究硝苯地平聯(lián)合厄貝沙坦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病例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98 例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診斷標準,排除標準:①年齡在18歲以下或75歲以上者;②有嚴重心腦血管、肝臟及造血系統(tǒng)等并發(fā)癥;③合并其他嚴重原發(fā)性疾病者;④兩種藥物禁忌證者。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9例)和對照組(49 例),治療組使用硝苯地平聯(lián)合厄貝沙坦治療,對照組單獨使用厄貝沙坦治療。治療組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48~69歲,平均年齡(53.7±4.8)歲;高血壓病史2~6年,平均(3.7±1.5)年;糖尿病病史2~8年,平均(4.2±2.1)年。對照組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46~70歲,平均年齡(56.3±5.4)歲;高血壓病史2~7年,平均(4.2±1.8)年;糖尿病病史2~9年,平均(4.7±1.9)年。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先進行常規(guī)治療,控制飲食、加強鍛煉、堅持注射胰島素,將空腹血糖控制在8.0 mmol/L 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1.1 mmol/L 以下。對照組患者單獨使用厄貝沙坦進行治療,劑量150 毫克/次,1次/天,年齡較大者劑量控制在75 mg左右。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服用硝苯地平,劑量5~10 毫克/次,3次/天,以6周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主要觀察兩組的臨床治療情況,觀察的指標主要有:①治療前后血壓的變化;②療效比較;③不良反應。
1.4 療效判定標準 其中降血壓療效主要從以下指標進行評價:①顯效:收縮壓下降>2.66kPa或舒張壓下降≥1.33kPa,且降至正常范圍內;②有效:收縮壓下降1.33~2.53kPa或舒張壓下降<1.33kPa并已降至正常范圍,若為單純收縮性高血壓,收縮壓下降>3.99kPa;③無效:血壓下降未達到有效標準。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的分析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計數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變化比較 治療組患者治療后的血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變化比較 (±s,kPa)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變化比較 (±s,kPa)
收縮壓舒張壓組別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20.44±1.14 16.82±0.36 13.13±0.31 10.60±0.64對照組20.70±1.00 18.38±0.31 12.98±0.37 11.33±0.45 t 0.912 18.068 1.663 5.121 P 0.366<0.001 0.102<0.001
2.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治療組的降血壓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降血壓療效對比 (n,%)
2.3 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均未見任何不良反應。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是常見的嚴重心腦血管疾病之一,是導致心腦血管事件的危險因素[3],除了要加強患者的血糖控制之外,血壓控制也是治療的重難點之一[4],故治療目標已經由單純的血壓控制向對引起疾病危險因素的綜合控制轉變,治療方案也由單一的藥物治療過渡至多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5]。相關資料表明,Ca2+拮抗劑可以選擇性地對細胞膜上的Ca2+通道產生阻止與抑制的作用,使得細胞中肌漿網的釋放,引起Ca2+濃度的明顯降低,從而導致全身血管擴張、血壓降低[6]。硝苯地平是鈣拮抗劑中的一種,其擴張冠狀動脈和周圍動脈作用最強[7],適用于各種類型的高血壓。厄貝沙坦為血管緊張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受體抑制劑,能特異性地拮抗血管緊張素轉換酶1受體(AT1),通過選擇性地阻斷AngⅡ與AT1受體的結合,抑制血管收縮和醛固酮的釋放,產生降壓作用[8]。
本研究應用硝苯地平聯(lián)合厄貝沙坦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觀察其治療效果。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患者治療后的血壓明顯低于對照組,降血壓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硝苯地平作為鈣拮抗劑,厄貝沙坦是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抑制劑,兩種藥物均具有降低血壓的效果,兩種藥物聯(lián)用,可加強藥物的降壓作用,達到平穩(wěn)降壓的治療目的,治療效果較單用厄貝沙坦的對照組顯著。
研究表明,兩組患者均未見任何不良反應,厄貝沙坦為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抑制劑,可使血管擴張,但極少引起干咳等不良反應,加上兩種藥物聯(lián)用可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硝苯地平聯(lián)合厄貝沙坦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硝苯地平聯(lián)合厄貝沙坦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具有臨床療效好、不良反應小、安全性高等優(yōu)點,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1] 胡慶美,周素芬.厄貝沙坦聯(lián)合鈣離子拮抗劑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2,52(36):68-69.
[2] 徐璐璐,辛雅萍,張東銘,等.硝苯地平聯(lián)合厄貝沙坦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療效[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2,28(2):83-84,90.
[3] 唐春仕,譚利輝,唐秀革,等.羅格列酮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合并2型糖尿病125例臨床觀察[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07,29(2):173-174.
[4] 何美平.硝苯地平聯(lián)合厄貝沙坦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療效評價[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5):84-85.
[5] 李春霞.硝苯地平聯(lián)合厄貝沙坦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3,26(4):184-185.
[6] 劉寶萍.硝苯地平聯(lián)合厄貝沙坦在社區(qū)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4,35(12):2541.
[7] 吳書.硝苯地平聯(lián)合厄貝沙坦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評價[J].河北醫(yī)學,2014,20(3):393-395.
[8] 何菲,鄒凡文,蘇立,等.硝苯地平聯(lián)合厄貝沙坦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2):5731-5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