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春濤+++鮑金平
導讀:浙西南海拔500 m左右地區(qū)非常有利于春季甜玉米和反季節(jié)四季豆輪作,經(jīng)濟效益高。需注意茬口安排,甜玉米選用浙甜2088,防止超齡移栽,一株一穗,及早防治病蟲害,根據(jù)果穗外觀適時分批采收;四季豆選用浙蕓3號,撒施生石灰中和土壤酸性,做好田間管理工作,及時采摘、分級包裝。
浙江遂昌縣云峰街道陳岙村海拔470 m,總人口469人,耕地面積33 hm2,人均年收入3 346元,是低收入集中村,村莊青山環(huán)繞,山區(qū)氣候明顯。為提高低收入農(nóng)戶的經(jīng)濟收入,早日實現(xiàn)脫貧致富,2009年開始種植山地蔬菜,春季甜玉米和反季節(jié)四季豆輪作栽培,并列入省級結對幫扶項目,種植面積由2009年的2 hm2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13.4 hm2。通過幾年來的試驗示范以及品種、技術、茬口的合理安排,總結推廣了春季甜玉米和反季節(jié)四季豆輪作高效栽培模式,該模式適宜海拔500 m左右浙西南山區(qū),且有較高的種植經(jīng)濟效益。
1 茬口安排和效益
甜玉米3月20日左右播種,4月中旬移栽,6月底采收,四季豆7月下旬播種,9月中旬開始采收。陳岙村蘇瑞宏種植867 m2,每667 m2產(chǎn)值7 418元,其中甜玉米鮮穗(連苞葉)產(chǎn)量1 065 kg,產(chǎn)值2 130元,四季豆嫩莢產(chǎn)量1 322 kg,產(chǎn)值5 288元;蘇俊琴種植995 m2,每667 m2產(chǎn)值10 056元,其中甜玉米鮮穗(連苞葉)產(chǎn)量
1 365 kg,產(chǎn)值2 730元,四季豆嫩莢產(chǎn)量1 665 kg,產(chǎn)值7 326元。
2 栽培技術
2.1 甜玉米
①品種選擇 選用浙江勿忘農(nóng)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選育的甜玉米品種浙甜2088。
②培育壯苗 選擇土壤疏松,肥力較好,陽光充足的砂壤土地塊作苗床,整地后,施一遍稀薄人糞肥,按3~5 cm的粒距排好玉米種子,再用細泥或焦泥灰蓋種,厚約1 cm,然后搭架蓋膜保溫,出苗后揭蓋膜,防止燒苗,注意保溫,苗齡20天左右,葉齡2葉1心至3葉1心,防止超齡移栽。
③整地和移栽 地深翻后,耙細土塊,作畦寬1.2 m,溝寬0.3 m,四周開好排水溝,畦面呈龜背形。重施基肥,畦中間開溝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3 000 kg、復合肥50 kg,覆土后,每667 m2用90%禾耐斯(乙草胺)乳油60 mL或80%乙草胺乳油100 mL沖水均勻噴施畦面,防除雜草,然后蓋上地膜栽苗。每667 m2移栽3 000~3 500株,株距33 cm左右,用10%腐熟人糞肥作定根水。
④培育管理 甜玉米既需水又怕澇,特別是抽穗授粉前后10天為水分敏感期,雨季注意防澇,保持溝中無明水,旱季及時灌跑馬水,即灌即排水不過夜。甜玉米是需肥較多的作物,除重施基肥外,輕施苗肥,每667 m2澆施尿素2 kg加復合肥2 kg,離苗3.5 cm處,巧施拔節(jié)肥和穗肥,每667 m2施復合肥各20 kg加鉀肥10 kg,增施鉀肥能增加甜度,開穴集中施在株旁10~15 cm處,同時結合除草和培土。普通栽培水平下,要求一株留一穗鮮苞,以保證良好的品質(zhì),留最頂?shù)谝话?/p>
⑤病蟲害防治 甜玉米植株比普通玉米甜,極易招致蟲害,應及早防治病蟲害。苗期易受螻蛄、蠐螬和地老虎為害,造成缺苗,移栽時結合澆定根水用50%辛硫磷800倍液澆施,能有效地控制地下害蟲。中后期注意防治玉米螟、玉米蚜等,玉米螟用Bt乳劑600~1 000倍液或90%敵百蟲500倍液對準喇叭口噴淋,玉米蚜用50%抗蚜威3 000倍液或10%吡蟲啉1 500倍液噴施。一般病害有大、小斑病和紋枯病,開始發(fā)病時,用50%甲基托布津1 000~
1 500倍液噴施。嚴禁使用劇毒和殘效期長的農(nóng)藥,以保證食用安全,近幾年太陽能殺蟲燈的推廣應用,能有效控制蟲害的發(fā)生。
⑥適時采收 甜玉米的采摘適時與否,對品質(zhì)和產(chǎn)量影響極大,一般掌握的時間是在吐絲22天左右。從果穗外觀上判斷,果穗苞葉有點松,花絲干枯變黑褐色,籽粒有光澤時采收最佳,需分期分批采收。夏天氣溫高,采收的鮮苞不要在陽光下暴露太久,否則苞葉失水變黃,甜度下降,影響外觀品質(zhì),一般清早采收最佳,采收后當天銷售。采后的玉米秸稈齊根砍去,放入田邊準備用作基肥。
2.2 四季豆
①品種選擇 選用浙江之豇種業(yè)有限公司選育的浙蕓3號。
②整地與施基肥 甜玉米采收結束后搶晴天深翻田地,畦中間埋放廢棄的玉米秸稈,在上面每667 m2撒施過磷酸鈣50 kg、復合肥75 kg、硼砂
1 kg,利于秸稈腐爛。深溝高畦,畦呈龜背形,畦連溝寬1.5 m,溝寬0.3 m。每667 m2施生石灰60 kg,可在翻耕前施入,也可在畦面上撒施,但要與泥土拌勻,中和土壤酸性,減輕病蟲害,增加鈣含量。
③播種 選用粒大、飽滿、無蟲蛀的四季豆種子,用多菌靈500倍液浸種20~30 min,然后清水洗凈藥液播種,每畦播2行,穴距35~40 cm,每穴3粒,每667 m2播種量2 kg,播后覆蓋1~2 cm厚細土或焦泥灰,同時在田頭育部分后備苗用于補缺苗。
④培育管理 a.查苗、補苗與間苗。播種后7~10天進行查苗、補苗,同時做好間苗,每穴留健壯苗2~3株。
b.中耕、除草與培土。必須在播種后當天或第二天,畦面每667 m2噴施90%禾耐斯乳油60 mL或80%乙草胺乳油100 mL,達到芽前除草目的。四季豆爬蔓前,進行1次中耕除草與培土。
c.搭架引蔓。四季豆甩蔓期應提前準備好長2.5 m竹竿,竹竿過長不易采摘,過短影響品質(zhì)和產(chǎn)量。在“甩蔓”前每穴離植株根部10~15 cm處插一根竹竿,稍向內(nèi)傾斜,呈“人”字形,在竹竿2/3處橫放一根架材作橫梁,甩繩捆扎,對于蔓過長而未上架的,逆時針方向引蔓上架。8、9月多臺風,為防止四季豆倒伏,畦兩頭和行中間要用竹塊和小木棍作支柱加固。
d.肥水管理。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追肥掌握“早施、勤施、開花結莢期重施”,苗期和抽蔓期各追肥1次,每次每667 m2澆施15%~20%腐熟人糞尿800~1 000 kg或復合肥10 kg,開花結莢期每10~15天追肥1次,每次每667 m2施復合肥15~20 kg,根據(jù)生長勢噴0.2%磷酸二氫鉀液或其他葉面肥。
e.打頂與疏葉。反季節(jié)四季豆生長后期氣溫低,不再進行再生栽培,所以主蔓長到架材3/4處打頂,促進側枝萌發(fā),同時要清除老葉、病葉,利于植株通風透光,防止落花落莢,提高產(chǎn)量。
⑤病蟲害防治 反季節(jié)四季豆病蟲害防治以預防為主和早防為原則,采取農(nóng)業(yè)措施和藥劑防治相結合。病害主要是銹病、炭疽病、根腐病、細菌性疫病和枯萎病。銹病用15%三唑酮(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炭疽病用25%咪鮮胺·錳(火把)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根腐病菌用70%敵克松500倍液防治。蟲害主要是豆莢螟和蚜蟲。豆莢螟用48%樂斯本(毒死蜱)800~1 000倍液,蚜蟲用10%一遍凈(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防治。應用藥劑種類多,要選準對口,低毒、低殘留農(nóng)藥。
⑥及時采收 反季節(jié)四季豆,一般花后10天左右就可以采收上市,堅持每天采摘1次,寒露(10月8日或9日)過后10月中旬,氣溫下降,可隔天采摘。采摘時暴莢、畸形和有蟲洞的四季豆另外放置,便于分級包裝,提高四季豆的商品性和經(jīng)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趙久然,王榮煥,陳傳永.玉米生產(chǎn)技術大全[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11:269-271.
[2] 鄭云林.高山蔬菜高效栽培新技術[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4.
[3] 程春濤,鐘華軍,吳學平,等.高山四季豆再生栽培技術[J].麗水農(nóng)業(yè)科技,2006(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