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新社
(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公共課部,湖北武漢 430050)
“技能型高考”是湖北省在全國首創(chuàng)并推行的一項重要高考改革,高校招收中職學校畢業(yè)生,以技能操作考試為主、文化考試為輔,這一創(chuàng)新性舉措為中職學校的學生進入高等院校提供了一種新途徑?!凹寄苄透呖肌弊尣糠治幕煽儾惶枚幸欢寄艿闹新毶辛烁嗌氪髮W的機會。中職生憑一技之能考大學,可以引導更多的學生,注重技能培訓,為將來就業(yè)打好扎實的基礎。
隨著職業(yè)教育的快速發(fā)展,社會對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于通過“技能型高考”進入高等院校的學生,學校如何根據他們各自的特點因材施教?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應以能力為中心,培養(yǎng)高技能應用型人才,而非理論學術型人才?;谶@種理念,傳統(tǒng)的數學教育模式也正在向以培養(yǎng)學生素質為宗旨的能力教育轉變。高等數學作為高職院校的一門重要基礎學科,如何適應這種轉變,在教學內容、方式、手段等方面走出一條新路子是值得每一位高職數學教師思考的問題。
為了全面了解“技能型高考”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我們編制了一份數學教學情況調查問卷,問卷共設25個選擇題,調查對象為我院13級工科類各專業(yè)“技能型高考”的學生。發(fā)放問卷880份,收回有效問卷845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近100% 。調查內容包括學習興趣、學習動機、目的、成敗歸因、學習效率、學習方式、學習內容等等,題型為單選題、多選題、簡答題。由于問卷中選項甚多,不便在此一一闡述,下面僅摘要介紹部分問題的調查結果。
表1 學習興趣
表2 學好教學的關鍵
表3 影響學習興趣的原因
從表1看出,對數學不感興趣的和厭煩的占42% ,高職生數學學習興趣不高這已是不爭的事實,究竟什么原因導致大量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從表2中可以看出有50%的學生認為學好數學的關鍵取決于對數學愛好和感興趣,感性的成分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認為決定于自己努力程度的僅為20%。從表3數據顯示,14%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是因為他們認為學數學沒用,由于目前數學教材中數學應用的比例較小,學生看不出數學與專業(yè)有什么關系,教師由于要完成教學任務,沒有時間給學生擴展數學的應用知識,因此許多學生覺得學不好數學不影響專業(yè)的學習,出現重專業(yè)輕基礎的思想,學習動力不足。47%的學生因為上課聽不懂,24%的學生感覺數學太難。由于目前數學教材內容繁難,教師如果再不注重教法,必然導致學生上課聽不懂,學不會。因此,適當降低教學難度,減少繁瑣的理論證明,使學生能夠學會是高職數學教學改革的目標所在。
表4 學習目的
表4表明,高職生具有較強的學習自主性、目的性,45%的學生認為學好數學可以為今后的專業(yè)學習做準備,30%的學生認為學數學有用,這些同學學習目的端正,有較強的自我約束力,希望學習與專業(yè)相關的知識,以提高自身在未來行業(yè)中的競爭力。當然,我們還應看到有20%的學生只是為考試過關而學習,他們對老師的要求就是講得內容少一些,考試容易些,學習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不能真正理解數學的本質及其價值。
高職數學教育的改革,首先應是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師作為教育改革的實施者,應轉變傳統(tǒng)的“純數學理論”教學觀,樹立為專業(yè)服務的意識,深入了解學生所學專業(yè),熟悉專業(yè)中所涉及的數學內容,在教學中有的放矢地將專業(yè)中用的數學知識融入到數學教學中?,F代社會日新月異,專業(yè)技術飛速發(fā)展,教師應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知識,了解最新的數學發(fā)展動向及專業(yè)中的新成就,及時地將現代數學知識納入數學教學體系中,為學生構建適應現代社會的知識體系。同時還應教會學生應用先進的數學計算軟件,使學生學會利用先進的數學計算工具學習數學,用數學解決專業(yè)中的計算問題,使數學教育真正體現“以應用為目的”的教學原則。
高職數學教學要改變以往的“純數學理論教學”,就要淡化數學體系的系統(tǒng)性、邏輯性和完整性,強調一個“用”字。要使數學基礎知識與后繼專業(yè)課程對口,不能盲目地削枝強干,亂“砍”亂“伐”,應從素質教育和高職人才培養(yǎng)目標出發(fā),根據不同專業(yè),消減與專業(yè)關系不大的內容,增添必要的新內容,體現以必須夠用為度的一個“度”字。
通過與專業(yè)課教師座談,我們了解到對機電類理科,數學應在微積分基礎上加強傅立葉級數、積分變換、線性代數能力以及數學軟件應用。在課時少,內容多的情況下,如何將這些專業(yè)必需的數學知識融入到數學教學內容體系中去呢?為此應該將各專業(yè)所需數學知識劃分為三個模塊:基礎模塊、擴展模塊和應用模塊?;A模塊以微積分為主;擴展模塊包括線性代數,應用模塊包括數學建模、數學軟件的應用。根據不同專業(yè)將其整合為必修內容和選修內容。整合后的教學內容力求突出“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的教學原則,教學內容上適當降低理論深度,精簡理論推導,對數學定理、概
改變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開設數學實驗課是現代數學教學改革的一個趨勢。引入計算機數學實驗,打破數學課只有習題課,沒有實驗課的傳統(tǒng)模式,其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利用科學計算方法與手段處理數據的能力,使學生在不斷的應用與探索中領會數學與現代高新技術的完美結合,并獲得現代科技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數學素質。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實現數學教學過程的演示、驗證,通過數學計算、符號處理的數學實驗,把數學應用切入到理論教學中,促進對數學規(guī)律的理解、認識,使講授、記憶、作業(yè)的傳統(tǒng)學習過程變?yōu)閷W生自主探索、思考、解決問題、應用的過程,其意義不僅僅在于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知識,更重要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參與意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對數學的應用能力。
針對目前高職生數學學習興趣不高這一現象,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各種教育、教學環(huán)境,把枯燥的數學理論轉化為妙趣橫生的學習素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事實上,數學中蘊含著豐富的數學美,數學的發(fā)展就像精彩的故事,波瀾起伏,扣人心弦,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是和諧與奇異的統(tǒng)一體。教師在教學中可利用數學美的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內容上打破常規(guī),以數學美為紐帶,將數學知識,數學能力和數學素質聯系起來,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美的激情,發(fā)掘學生的情感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實現學生對數學的真正理解。
1 王棟.論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M].華東師大出版社,2009
2 王安.數學教學案例分析[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3 張奠宙等.數學教育學[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4 傅前曉.數學教學新理念[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