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大草原上,生長著一種馬盧拉樹,它結(jié)出的果實形似李子,吃起來酸中帶甜。這種果在當(dāng)?shù)匾脖环Q為醉果,顧名思義,就是吃了它以后會醉。草原上有兩種動物最喜歡吃醉果,一種是大象,另一種是狒狒。
往往在果實成熟的季節(jié),就會有一群大象守候在馬盧拉樹下,然后爭相吞食醉果,一個比一個吃得多??伤鼈冊谕淌尺@種果實后,卻是笑料百出,有的走路跌跌撞撞,有的干脆倒在地上。原來,醉果在被動物吞食后,會在胃中消化時發(fā)酵生成大量酒精,進(jìn)而產(chǎn)生強(qiáng)烈的麻醉作用。為了減輕這種麻醉作用,醉醺醺的大象便會來到小河邊,猛喝水以求“解醉醒酒”,可結(jié)果卻是越喝水醉得越厲害,大象要折騰兩三天,才能清醒過來。
狒狒也喜歡吃醉果。按理說,既然醉果可以在動物的胃中發(fā)酵,產(chǎn)生麻醉作用,那么狒狒吃完醉果后也應(yīng)該如大象那樣??涩F(xiàn)實卻不是這樣的,狒狒吃過醉果后并沒有醉倒,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一位細(xì)心的教授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奧秘:狒狒吃醉果有著嚴(yán)格的限制,一只狒狒一天最多只能吃2個醉果。如果有嘴饞的小狒狒偷吃,年長的狒狒便會追趕它,直到小狒狒丟下醉果。吃過醉果的小狒狒想接近小河,都會被年老的狒狒擋回來。少食不喝水,狒狒們找到了吃醉果不醉的秘訣。
【讀與悟】醉果對大象、狒狒非常具有誘惑力,可它們吃下果實后卻有著不同的反應(yīng)。生活中我們也常常要面對誘惑,有的人像大象那樣抵制不住誘惑,最終害了自己;可有的人卻能如狒狒那樣,克制自己,在與誘惑的較量中勝出。
【適用角度】面對誘惑 克制自我 把握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