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德爾海豹生活在南極洲沿岸附近海域。它們平時在海水里活動,但為了維持體內(nèi)足夠的氧氣,需要不斷浮出水面進行呼吸,每次間隔時間為10—20分鐘,最長可達70分鐘。
南極洲常年極寒,冰天雪地。在海面沒有冰時,威德爾海豹會很快樂地浮出水面呼吸。然而,當海面被封凍時,呼吸便成為一大難題。威德爾海豹被封在海冰或浮冰群的底層,它只能不顧一切大口啃起冰來,費盡平生之力啃出一個洞,然后鉆出洞外,有氣無力地躺著呼吸新鮮空氣。可這樣下來,它的嘴很快就會被磨破,鮮血直流,染紅冰洞內(nèi)外;它的牙齒會被磨短、磨平甚至磨掉,再也不能進食,也無法同它的勁敵進行搏斗……正是由于這些原因,本來可以活20多年的威德爾海豹一般只能活8—10年,有的甚至只能活4—5年。更嚴重的是,有的威德爾海豹還沒有鉆出洞口,就因缺氧和體力耗盡而死亡。
令人安慰的是,威德爾海豹很聰明,有了第一次破冰取氧的經(jīng)歷后,它就會死死地看住這個冰洞,每隔一段時間便重新啃一次,避免洞口再次被凍結。這樣,冰洞就成了它浮潛海面、呼吸和進行活動的門戶。
【讀與悟】威德爾海豹用鮮血開辟生命通道的壯舉值得我們思考:為什么它總在被冰封后,當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才去破冰?為什么不在冰封之前就留好生命的通道?許多事情,我們不能等到無法挽救的地步時才出手,一定要學會未雨綢繆,否則,我們會付出巨大而沉痛的代價。
【適用話題】未雨綢繆 居安思危 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