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小男孩,從小父母離異,跟著母親生活。因為生活拮據(jù),他們只能住在一間四面漏風的木板房里,睡的是“上下鋪”高低床,把豉油撈飯當作天下最美的食物。他長相一般,寡言孤僻,小伙伴們都覺得他又臟又不好看,誰也不想跟他一起玩。上學后,他更是受到同學的奚落和羞辱,被人稱為“沒有父親的野孩子”,他曾經(jīng)自認為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讀書時,他非常頑劣,成績也一直不好,為此,每次家長會后,他的母親必被請到老師辦公室“開小灶”。
他對拳擊和武術有著狂熱的興趣,每場比賽必看。從小,他練得最多的就是詠春拳和鐵砂掌,后來還偷偷練過泰拳,最喜歡李小龍自創(chuàng)的“截拳道”。他幾乎每天勤練功夫,甚至還與其他小朋友打架比試,切磋武藝,為此,沒少受到母親的責罵。他曾經(jīng)渴望做一名像李小龍那樣的功夫高手,卻因體質較弱,最終沒能被體校選中。
長大后,他在茶樓當過跑堂,在電子廠當過工人,但結果都未能長久。
1983年,他結業(yè)成為香港無線藝員。同年被選派到兒童節(jié)目“430穿梭機”當主持人,一做就是四年。當時有記者寫過這樣一篇報道,說他是只適合做兒童節(jié)目的主持人。他把這篇報道貼在床頭最為醒目的位置,時時提醒和勉勵自己:握緊拳頭,一定要創(chuàng)出一番像樣的事業(yè),讓人們對我刮目相看!
從此,他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并迷上了演藝事業(yè)。從早期的跑龍?zhí)组_始,他一步一步地邁進了影視圈。但是,在繁星璀璨的香港影視圈中,他只能扮演一些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配角,勉強混個盒飯。對待失敗,他從沒有選擇放棄,也不去和別人攀比。他在日記中寫道:一步一個腳印,努力地做好自己!
他有這樣一個真實的個人經(jīng)歷:在片場,他曾扮演過一具死尸,大火燒身,在導演沒有喊停時,他一直強忍劇痛。這種近乎殘忍的堅毅表演,使他在圈內逐漸有了名氣。繼而,他獨辟蹊徑,賦予自己扮演的角色以幽默俏皮的風格。正是看似荒誕不經(jīng)的“無厘頭”表演,以及那種小人物式的市儈和富有正義感的矛盾對立,使他開創(chuàng)了喜劇表演的先河。
雖然,他最終沒能成為李小龍那樣的功夫高手,但他卻用另一種觀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成了一名最出名的喜劇演員,他的名字叫周星馳。20年前,他是被人呼來喚去的“星仔”,20年后,他的名字叫做“星爺”。僅《功夫》一劇的全球票房就超過了6億港元,他開創(chuàng)了香港電影的票房神話。
成功的定義,有時候就是這么簡單。像周星馳那樣,無論身處什么環(huán)境、地位,都不在乎別人的評價,更不會盲目去和別人攀比。成功是不可復制的,關鍵是如何在平凡的崗位中,演繹好自己不平凡的角色。很多時候,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讀與悟】飽嘗世事辛酸,最后終于站在自己夢想舞臺巔峰之上的周星馳,用他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卑微是人生的第一堂課,只有上好這一堂課,才有機會使自己的人生光彩奪目。
【適用話題】卑微 堅持 不盲目攀比 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