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腳踏在那藏青色的石板路上,石板與石板之間的間隙清晰地映出苔蘚的綠意;輕觸那微放亮光的外墻,強烈的真實感從指間細細傳來;透出鐵銹味的窗欞,載著那片綺麗的玻璃,蒼涼而又神秘。那片與喧鬧的城市迥然不同的靜謐老城區(qū),會從小巷深處傳出京劇粵曲的老城區(qū),如今只能從記憶中尋覓它的身影。古樓,渲染著古色,散發(fā)著古韻,即使一切都成為過去,但空氣中還彌漫著一絲古風,尚未殆盡。
時代飛速發(fā)展,沒有給我們留下太多可以回望過去的時間。那曾經(jīng)繁盛至極的古街巷道,終究敵不過高聳的玻璃幕墻??粗酋r紅的寫在石磚墻上的“拆”字,心中的落寞滲著一絲無奈。的確,我們的城市需要發(fā)展,那些古樓所在的老城區(qū)終究是逃不過被高樓大廈取代的命運,這是歷史進步的必要環(huán)節(jié)。一切都會過去,承載過幾代人前進步伐的石板路會過去,披著銀沙外衣的石磚屋會過去,雕刻著精美花紋的玻璃窗會過去。我們無法阻止它們離開的腳步,我們能為已經(jīng)成為過去的事物做些什么呢?或許就只能佇立遙望罷了。
然而古樓成為過去,古色和古韻卻依存。
在一片流行音樂的鼓噪中,我們還能聽見從奶奶房間里傳出的粵曲聲;在扎堆的瓷磚房前,我們還能看見房子主人自行開辟的一小處園林;在古董拍賣會上,我們還能看到有人會為那扇窗欞喊出高價。古樓為了我們時代的發(fā)展勇敢地犧牲了自己,然而從它身上所散發(fā)的古色古韻仍然飄蕩在這座城市上空,彌漫在繁忙的道路上。前人留下來的建筑終會消失,但那穿越千年時光繼承下來的古色古韻不會逝去,那股深遠的古情似乎已刻在我們的骨子里,一代又一代連綿不絕地往下傳承。對國粹精華的推崇仍留在我們心中,對靜謐園林的欣賞仍留在我們體內(nèi),對古人智慧的珍惜仍留在我們腦海中。
古樓,古墻,古窗,一切都會過去;古色,古香,古韻,一切都不會過去。
【名師點評】陳新國:本文的標題搶眼,作者將三個詞語并列,創(chuàng)造出一種芬芳古韻,耐人尋味。
本文將視線聚焦我們這個拆遷的時代,生活中一幢幢承載著幾代人記憶的老城區(qū)古樓被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樓取代,著實令人憂慮。馮驥才說:“傳統(tǒng)文化代表著民族情感,是源頭、是根基、也是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現(xiàn)。越是經(jīng)濟全球化的時代,文化的走向就越本土化?!泵鎸υ絹碓窖该偷某鞘谢療岢?,保衛(wèi)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已經(jīng)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城市的魅力,不是來自于大樓有多高,馬路有多寬,而是來自于文化的獨特性。
作者相信,那股深遠的古情似乎已刻在我們的骨子里,一代又一代連綿不絕地往下傳承,這就我們民族文化的根之所在,也是我們民族優(yōu)秀文化競爭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