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國土資源局勘探測繪院第一分院 525000
摘要:數字地籍測量是數字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其實質是一種全解析的,機助測圖的方法。數字地籍是地籍管理的一種形式,也是地籍管理的重要階段。因此,如何利用數字測繪系統(tǒng)來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工作量,提高測量精度,保證成果的可靠性是值得每一位工程技術人員投入時間和精力的。
關鍵詞:數字測量;地籍測量;測量技術
數字地籍測量是地籍測量中的一種先進技術和方法,它是一個融合地籍測量外業(yè)、內業(yè)于一體的綜合性作業(yè)系統(tǒng),是計算機技術用于地籍管理的產物。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發(fā)展,人多地少的問題日益突出,土地的科學化管理和使用越發(fā)重要。為了加強地籍與土地管理工作,科學合理的管理和使用土地,地籍測繪必須先行。隨著計算機技術飛速發(fā)展,土地管理人員所使用的地籍圖可以直接顯示于屏幕,各項數據可以在計算機中隨時查尋、變更?,F代地籍測量主要是指利用現代測繪技術以一定的精度測定土地境界、土地權屬位置、土地面積并以反映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狀況以及質量等級的專門測量,它為國家土地管理部門提供具有現時性的土地詳查資料,并為土地登記提供依據。目前,要實現我國城鎮(zhèn)、農村地區(qū)的地籍資料的信息化管理,因此,必須大力推廣數字地籍測量技術,數字化地籍測繪技術的應用得到迅速發(fā)展。
1地籍測量的概念
地籍測量是為獲取和表達地籍信息所進行的測繪工作,即利用測繪儀器準確測定表達地籍情況的信息,主要包括測繪地籍圖、測算地塊和宗地的面積、測定行政區(qū)劃界線和土地權屬界線的界址點坐標、進行土地信息的動態(tài)監(jiān)測等。
在進行地籍測量時,利用數字化采集設備(全站儀、電子記錄簿等)來進行野外數據的獲取,然后把數據導入到計算機,利用相應的數據處理軟件和繪圖軟件生成地籍測量所需要得到的地籍資料。根據其作業(yè)過程,筆者認為,數字地籍測量是以計算機為平臺,利用數字化的采集設備采集野外數據,將數據存儲在計算機里,利用數據處理軟件和繪圖軟件生成地籍圖、表冊等地籍資料的一種自動化測繪技術。其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在完成地籍測量的同時可以建立地籍圖形數據庫,為實現信息化地籍管理奠定堅實的基礎。
2數字地籍測量的特點
2.1整體性強
在進行數字地籍測量時,可根據河流、道路、街道、街坊等自然或人為線狀因素進行測區(qū)劃分,一旦測區(qū)整體控制網建立完成,可對整個測區(qū)內的任何位置進行自由實測,而不受圖幅限制,減少了常規(guī)測量必須解決的接邊問題,測量結果精度均勻,可靠性強。
2.2自動化程度高
數字地籍測量在數據記錄、計算處理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自動性,而且能夠自動成圖、繪圖,大大提高了測量效率。同時,數字地籍測量能夠自動用圖者提供可處理的數據文件,便于與計算機等現代技術相融合。
2.3精度高
數字地籍測量除在點位精度上較傳統(tǒng)地籍測量有很大改善外,同時,數字地籍測量過程中,自動化程度高,減小了人為因素如觀測、記錄、繪圖等而造成的測量誤差,大大提高了測量精度。
2.4適用性強
數字地籍測量以數字形式存儲地籍圖,不同類型的地物可以組織在不同的圖層,便于圖件的數字化處理,可以根據用戶的不同需要輸出不同詳細內容的圖件,而且可以方便的獲取距離、方位、面積等信息,能夠滿足多用途的需要,而目這種測量結果有利于數據的共享。
2.5時勢性強
數字地籍測量能克服地籍空間連續(xù)更新的困難,只需將變更的部分,經過數據處理即可對原有的地籍空間信息和相關的信息作相應的更新。
3地籍測量的中地籍調查的作用
地籍調查分為初始地籍調查和變更地籍調查,其核心內容是土地權屬性質調查,根據地籍用途分類,地籍分為權屬地籍、房產地籍、稅收地籍與管線地籍等,我在這里詳細介紹權屬地籍的調查、實地測繪以及成果輸出。土地權屬調查是指以宗地為單位,對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以及宗地占地界線(界址線)位置、占地面積及四至關系等基本情況調查。這些情況調查清楚,填寫調查表,并建立軟件屬性錄入工具軟件進行屬性信息錄入,以便為后續(xù)工作做準備,并能形成土地信息的數字化管理,數據庫建立軟件中具有完整的土地權屬信息表格,可根據調查實際情況,以街道、街坊為單位(兩級編號,例0802,即8街道、2街坊)進行文件貯存。
4地籍調查結果分析
地籍調查是地籍測量中一項基礎工作,地籍調查的項目必須完整齊全,同時保證其準確性。地籍外業(yè)數據采集必須滿足各項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這是保證地籍測量數據精度的必要條件。數據庫建立軟件對現行的數字化地籍測繪工作預以全程支持,每一項工作均配有相應程序,解決了常規(guī)測量測繪成本高、環(huán)節(jié)多、精度低、重復工作量大等不利因素,充分利用現代高科技技術,提高了外業(yè)工作的效率,使內業(yè)工作時間大大縮短。軟件合理地把測量內外業(yè)結合起來,使測繪工作更加輕松。實現了地籍測繪的一體化、現代化。地籍測繪工作是需要各個單位積極配合的工作,所以在加強《土地法》和《測繪法》宣傳的同時,應該對測區(qū)范圍內的地籍測繪工作的意義和需要加強宣傳力度,這樣可以讓工作更為高效順利的實施。在地籍調查、測繪項目實施過程中,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適當變通,在尊重歷史的情況下以現實情況為主,這樣才不至于在歷史遺留問題上繼續(xù)糾纏,嚴重影響數據的質量以及數據庫的現勢性,同時要及時更新,避免最新的數據庫依然保留很多歷史遺留問題,而成為一個死庫。
5數字測量技術的作業(yè)過程
5.1地籍控制測量
地籍控制測量的基本原則是從整體到局部、由高級到低級分級控制。根據學院的具體情況,在學院附近沒有可以利用的已有城市坐標系或城市控制網點。所以,我們采用獨立的平面坐標系,假定學院地籍圖上西南角控制點的坐標是(500,500),然后利用閉合水準導線進行控制測量。在完成地籍控制測量后,進行水準導線的閉合計算,如果誤差在允許范圍之內,則可以進行角度及距離閉合差配賦。在進行閉合導線的計算時,傳統(tǒng)的方法是利用計算器,根據公式求得每一個控制點的坐標,這種方法工作量比較大,容易出錯。筆者認為,可以利用C語言編寫程序來進行計算。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工作量,并且計算結果準確,既節(jié)省了時間,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5.2數據采集方法
傳統(tǒng)的地籍測量在進行野外數據的采集時,主要是利用經緯儀和測距儀(或者鋼尺)來獲取觀測值。通常情況下,觀測值不能自動進入電子記錄器,必須通過手工操作將觀測值鍵入電子記錄器。我們利用全站儀或者GPS接收機來進行數據采集,觀測值可以保存到全站儀或者通過數據傳輸線自動傳到電子手簿。兩者相比,傳統(tǒng)的方法容易造成人為的誤差,必須要多加審核,增加了工作量。這次作業(yè)在進行野外數據采集時,利用全站儀來采集數據,然后通過數據線把全站儀采集的觀測值傳到電子手簿。
5.3數據處理
數據處理是地籍測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數字測圖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在進行完野外數據的采集之后,我們要把所記錄的數據導入到計算機里,然后把所采集的地籍信息進行編碼。地籍要素主要分為兩類信息:一類是圖形信息,用平面直角坐標、編碼和連接信息表示;另一類是屬性信息,用數碼文字表示。最后我們利用相應的繪圖軟件,依據地籍信息的編碼,結合野外數據采集時繪制的草圖,可以編繪出地籍圖。
6結束語
隨著全國“數字國土”工程的全面展開,以數字測繪技術、3S技術為代表的現代測繪技術已經在地籍測量中廣泛使用。傳統(tǒng)的地籍測量手段已經難以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現代測繪技術和方法在地籍測量中正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目前,隨著國家城鎮(zhèn)建設步伐的加快,以及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土地的綜合價值急劇提高。各地對城鎮(zhèn)地籍圖的需求及可靠性的要求也隨之提高,高新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得到了很好的開發(fā)和應用,,要實現我國城鎮(zhèn)、農村地區(qū)的地籍資料的信息化管理,必須大力推廣數字地籍測量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