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景弼是韓國國會外交通商統(tǒng)一委員會的委員長。上任伊始。他就為改變國會議員們的“野蠻陋習(xí)”而絞盡腦汁。
一直以來,韓國國會議員們在開會時,由于政見不一。在野黨議員和執(zhí)政黨議員之間經(jīng)常會吵得面紅耳赤??谏啾孔疽稽c的,一旦在言語上占不到便宜,便會像下山猛虎一樣撲向?qū)κ?,施以老拳。對手?dāng)然也不甘示弱,你給我一拳我還你一腳,結(jié)果,雙方扭作一團。
韓國議員的這些“動作大戲”經(jīng)常被世界各大媒體曝光,被認(rèn)為是“野蠻人的把戲”,成為美國和英國等一些西方議會制國家議員的笑料。韓國國會的好幾任議長一次又一次頒布禁令,試圖去改變議員們喜歡動粗的毛病,但都收效甚微。那些議員們仿佛史泰龍飾演的蘭博一樣,依然是想動手時就動手,絕不含糊。
南景弼新官上任,決心一定要在自己的任期內(nèi),使這種不文明行為得到遏制。他的智囊團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建議,但都囿于“嚴(yán)懲’’和“重罰”肇事者的老套路,難以令人滿意。
一天下午,一籌莫展的南景弼下班回到家里,妻子告訴他,老朋友尹泰云來過電話,邀請他下周出席一個活動。尹泰云是位造詣極深的陶藝家,與南景弼是忘年交。年初的時候,尹泰云曾執(zhí)意要將親手制作的兩只精美陶瓶送給他。當(dāng)時,由于禮物太過貴重,南景弼婉言謝絕了。如今,提到尹泰云,想起送禮之事,南景弼頓時來了精神,靈感涌動,一下子就找到了制止議員們動粗的絕妙方法。
南景弼興奮地打電話給尹泰云:“您的那兩件陶瓷作品可以交給國會外交通商統(tǒng)一委員會收藏嗎?”電話那頭,老藝術(shù)家尹泰云爽快地表示同意。
不久,在國會外交通商統(tǒng)一委員會的會議室正中間,擺放了兩件精美絕倫的陶瓷瓶:一只紅褐色。像初升的太陽;另一只純白色,像一輪滿月。那天,在為一件提案爭論時,又有議員情緒激動起來,你擼袖子,我揮拳頭,準(zhǔn)備故伎重演大打出手。這時,南景弼指著瓷瓶,嚴(yán)厲警告道:“如果打碎這兩件瓷器,無論是誰都需要照價賠償!”此言一出,再看那揮拳的老兄,頓時像澆了一盆冷水,沒了囂張氣焰。他不得不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他心里比誰都清楚那兩件瓷器價格不菲。那兩只瓷瓶究竟有多貴呢?白色的那只,市價為2000萬韓元,折合人民幣12萬元:紅色的那只,市價為3000萬韓元,折合人民幣18萬元。
自此以后,韓國國會議員們都變得斯文起來,雖然仍有爭吵,但是大家都遵守“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原則,再也沒有發(fā)生過激烈的肢體沖突。用貴重瓷器止干戈,南景弼運用“四兩撥千斤”的辦法。硬是馴服了那些“剽悍”的議員們。挽救了他們行將垮塌的形象。
(摘自《知識窗》圖/新聞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