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某工程,分析墻板混凝土出現(xiàn)質量缺陷的原因,并給出處理方案,同時為避免后續(xù)施工中出現(xiàn)類似質量、安全問題提出采取的管理措施。
【關鍵詞】混凝土;質量;缺陷
引言
某工程混凝土構件拆模后檢查,發(fā)現(xiàn)柱下120mm×180mm振搗不到位造成蜂窩;墻柱邊緣角部高320mm漏漿造成爛角;柱根部220mm高振搗不到位造成爛根,1800mm范圍內漏振,造成大面積蜂窩、麻面、斷層等。本文分析了該工程混凝土出現(xiàn)質量缺陷的原因,給出處理方案,并為避免后續(xù)施工中出現(xiàn)類似質量、安全問題提出采取的管理措施。
1、原因分析
經(jīng)調查以上問題的出現(xiàn)是由于墻梁板柱混凝土澆注時準備不足,而主要施工人員特別是操作振動棒工人對混凝土振搗不熟練,不能掌握操作要領,多處墻板混凝土振搗時間短或振動棒下伸深度不夠或振搗點位不均勻,故而造成多處漏振,形成大量蜂窩、麻面、露筋等質量缺陷。深層次原因是新招工人對澆筑混凝土工序不熟練,班組管理不到位,交接班未按流程執(zhí)行,值班技術人員跟蹤、監(jiān)督、檢查不到位,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問題,最終導致了此次問題的出現(xiàn)。
2、處理方案
本次混凝土質量缺陷主要分為以下幾類:蜂窩麻面;掉角爛根;漏振;露筋。由于面積大、結構部位重要,因此是本次事件中最重大的質量缺陷。處理方案是沿漏振位置全部鑿開,將振搗不實、松散的混凝土全部清理干凈,支模后,比原混凝土提高一標號、微膨脹細石混凝土澆注缺陷部位并標準養(yǎng)護。
2.1 剔鑿需要處理部位混凝土
剔鑿主要采用人工剔鑿,工具主要采用鋼鉆。施工因確保施工人員安全,缺陷位置較高時因采用架子,剔鑿時從從高到底,將存在隱患的混凝土全部剝除,但剝除過程中嚴禁損壞鋼筋。要求從墻柱頂、梁板底下開始,沿漏振部位整個截面剔鑿掉所有松散混凝土直至下部與樓面交接部位處。
2.2 對剔鑿混凝土后的鋼筋進行清理,重新綁扎、修正原有墻柱鋼筋
剝除完缺陷混凝土后用鋼絲刷清理浮漿和碎渣,將新舊混凝土接觸面鑿毛確保確保整體性。
按設計要求調整水平筋、豎向筋及箍筋間距并綁扎牢固,按要求放置水泥墊塊,要求墊塊間距不大于800mm,梅花型放置。鋼筋修正完成后報請甲方、監(jiān)理方進行現(xiàn)場驗收,再支設模板。
2.3 模板配置及支設
此位置處的修補模板均選用新配模板,確保澆注混凝土后的觀感質量。模板均使用內楞5cm×10cm方木,并立放,每道間距不大于20cm,外楞用雙鋼管,扣件采用對拉螺栓套PVC穿墻管,且卡扣不少與兩道,螺栓間距控制在500mm以內。模板支設好后要求進行垂直度檢查,符合規(guī)范要求后報甲方、監(jiān)理方進行驗收。
2.4 混凝土的澆注
混凝土澆注因先封堵,后澆筑,避免再次出現(xiàn)缺陷。混凝土采用C25(原標號C20)微膨脹混凝土,配合比在施工前由具有專業(yè)資質的實驗室出具。水泥采用標號為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石子采用粒徑不超過20mm青石子,砂為中砂,膨脹劑采用UEA型膨脹劑,施工前均進行復試并合格?;炷敛捎矛F(xiàn)場攪拌,攪拌機選用350型強制式攪拌機?;炷猎牧弦筇涠葢獮?0—50mm?;炷灵_盤前應報開盤申請及開盤鑒定等資料,待建設方、監(jiān)理方簽署后開盤。
在澆筑混凝土時因控制好振搗質量,振搗棒伸入距模板底部5cm處,每點振搗時間大于或等于15s,直到不產(chǎn)生氣泡?;炷翝沧⒅邪匆?guī)定應試塊,對于墻肢留2組試塊(標準養(yǎng)護一組,同環(huán)境條件一組)。
2.5 混凝土模板的拆除及養(yǎng)護
墻柱混凝土拆模前養(yǎng)護不少于3天,拆模前給監(jiān)理方提出申請,簽字才可拆除。拆除后,仍應對混凝土進行養(yǎng)護不少于4天。
2.6 混凝土的檢測
凝土的檢測可以采用回彈儀,對3天、7天強度進行檢測,換算其強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2.7 對局部爛角、露筋的處理方案
對局部爛角、露筋的處理首先要求對其周邊范圍內的松散石子及浮漿清楚干凈,然后修整鋼筋,然后將邊角模板支設起來,即可澆水濕潤,用高一標號細石膨脹混凝土進行修補。
2.8 對局部麻面的處理
對麻面缺陷的處理,主要采用鋼絲刷去除浮漿,再用微膨脹水泥砂漿進行抹面。
3、為避免后續(xù)施工中出現(xiàn)類似質量、安全問題所采取的管理措施
3.1 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安全保證體系
以ISO9001標準為管理標準,按照制訂的質量體系程序文件成立六部一室:即技術部、工程部、質量檢查部、安全部、成本財務部、設備材料部、綜合辦公室、水電安裝部。
3.2 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1)在交接班時完善簽字制度,增強工人責任心。容易出錯、容易混淆的工序重點說明。
(2)嚴格執(zhí)行工序交接檢制度,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準進入下道工序,確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質量。
(3)嚴格執(zhí)行隱蔽工程簽證檢查制度。
(4)嚴格執(zhí)行材料半成品、成品采購及驗收制度
(5)儀器設備定期標定專人管理
(6)嚴格執(zhí)行質量獎懲制度,
(7)施工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樣板層、樣板墻、樣板間”制度,強調標準,為監(jiān)督、檢查提供依據(jù)。“樣板”必須按規(guī)定經(jīng)驗收合格,并經(jīng)監(jiān)理、甲方確認后方可大面積展開施工。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02).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1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馬艷霞(1978-),女,碩士,講師,青海民和人,研究方向:地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