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草原的旱季即將來臨,飲水成了生活在這里的動物們最頭痛的事情,它們紛紛四處尋覓水源。本能告訴它們,只有站得高、看得遠,才能盡早發(fā)現(xiàn)水源,于是它們把目光落在了天上的飛鳥身上。飛鳥往哪飛,地上的動物就跟著往哪跑。在飛鳥的指引下,動物們終于找到了一個日漸干涸但仍有水的小湖。
老虎和獅子最先趕到,喝完水后離開了。接著,斑馬、羚羊、猴子等也陸續(xù)趕到,它們集結(jié)在湖泊周圍,準備喝水,但一個嚴峻的現(xiàn)實擺在了它們面前:湖中鱷魚密布,個個虎視眈眈。岸上的動物不敢貿(mào)然靠近,但又不想放棄眼前的水,真是左右為難。終于,一只斑馬忍受不住了,它走到了小湖邊,低頭喝起水來,接著羚羊等也陸續(xù)跟進。很快,一只動物成為了鱷魚的點心,接著第二只、第三只……
雖然許多動物不幸陷于鱷魚之口,但饑渴難耐的動物們?nèi)耘f前赴后繼地奔向湖邊,只有猴子和黑猩猩沒有那樣做。猴子和黑猩猩在岸上不斷地奮戰(zhàn),挖掘著一個洞穴。原來,猴子探索出一條“引水”的巧妙方法——在離湖不遠的低洼處,挖出一個洞穴,當洞穴深度低于小湖的水面時,湖水就會從地下滲透到洞穴中,而這些水足以讓猴子和黑猩猩活下去。
同學們,你們看明白了嗎?原來,有時候“勇敢前進”不一定是正確的,因地制宜、學會思考,才能獲得最后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