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講讀書與投資之前,先講讀書與賺錢。讀書與賺錢有聯(lián)系嗎?或者有,或者沒有?!盎蛘哂小笔钦f有的人確實讀了書賺到錢?!盎蛘邲]有”是說有的人讀了書卻賺不到錢。當然,也有不少人沒有讀書卻賺到錢,但更多的時候是沒有讀書根本賺不到錢。
因此,最好不要將讀書與賺錢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因為我們經(jīng)??吹降那樾问?,會讀書的人不一定會賺錢,而會賺錢的人不一定會讀書。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許多人因為讀了書不會賺錢就不讀書。想想看,這樣做的風險有多大??纯匆粋€不讀書但會賺錢的老板會怎么做?按常理他可以不必讓他的子女讀書,學他不讀書將來就可以賺大錢,或者等著做他的接班人就可以賺大錢有多好。然而我們在實際生活中看到的卻不是這樣。他們往往比普通人更強調子女把書讀好且讀好書。
如果你一定要將讀書與賺錢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那么很容易陷入功利主義。你會為了賺錢而讀書,或者為了讀書而賺錢,當然,這也沒有什么不好,畢竟你還在讀書,只是目的不同。不過,如果要把這個思路拿來引領下一代,難免就有了麻煩。你可能因為子女將來不會賺錢而不讓他們讀書,或者因為讀了書會賺錢就讓他們拼命賺錢。王安石就曾經(jīng)寫過這樣一篇文章,說神童方仲永因為寫詩能夠“指物立就”,然后他的父親拉著他到處寫詩賺錢而“不使學”,最終才能衰退的故事。我想這是絕大部分父母都不愿意看到的結局。
“你為什么不能成為巴菲特”
在投資界,我們確實可以看到,有的人不讀一本書就可能做得很好,有的人只讀幾本也可以做得很好,但是有的人可能要讀了很多以后才僅僅做得比較好。但是要弄清這個問題,最好想一想概率的事件。有的人勸我不要讀太多的書,我知道他們是出于好意。我也讀過馬克·塞勒爾《你為什么不能成為巴菲特》的演講,知道了“看過多少書報雜志都不起作用”的道理,可我就是本性難改,以至于在不知不覺之間繼續(xù)讀了好多書。這是為什么?我想,這是因為興趣和好奇心所驅動。我知道,讀書的時候,我心里從不會說,我是因為要賺錢才讀這本書的,或者是讀了這本書就會賺錢的。
我覺得馬克·塞勒爾的演講是有矛盾的。他說看過多少書報雜志確實可能都不起作用,最多只是“讓你不落在別人后面”而已,但是他又在“第六個特質”里稱贊巴菲特是商業(yè)世界里“最杰出的寫作者之一”。不僅如此,他還認為,“如果你無法清晰地寫作,我認為你也不能清楚地思考。如果不能清楚地思考,你就會陷入麻煩。”我的問題是,大量的閱讀確實可能與投資“沒有呈正相關關系”,但是與寫作卻呈正相關關系。一個不閱讀或少閱讀的人是很難進行寫作的。作家葉文玲在《我的長生果》中寫道,“假如不是讀過幾百部真正的小說,我決不可能寫出那八百字。是書籍——人類精神文明的‘長生果’——滋養(yǎng)了我?!蹦切﹥?yōu)秀的投資者都十分強調閱讀。他們就是因為大量的閱讀才顯得與眾不同,才會寫出那些獨具匠心的文章,因此才會像馬克·塞勒爾所說的成為“古往今來最好的投資家之一絕非偶然”。假如馬克·塞勒爾的演講是沒有矛盾的話,我更相信他重點抨擊的不是閱讀“書籍”,而是閱讀新聞?!笆聦嵣希x太多新聞反而會傷害你的投資表現(xiàn),因為那說明你開始相信記者們?yōu)榱藞蠹堜N量而傾瀉的所有廢話?!?/p>
“優(yōu)秀投資者幾乎都是杰出寫作者”
但是有一點馬克·塞勒爾說得很對,優(yōu)秀的投資者幾乎都是杰出的寫作者。沃倫·巴菲特、查理·芒格、彼得·林奇、塞思·卡拉曼、杰瑞米·格蘭桑、約翰·伯格等等,哪一個不是這樣?正如李路先生所說的,價值投資者絕大多數(shù)時間不是“行業(yè)人士”,而是學術型的研究員,或者記者,因為他們有無窮盡的好奇心,總想弄清來龍去脈。既然是“學術型的研究員,或者記者”,那么大量的閱讀就顯得十分必要。就我自己而言,大量的閱讀讓我沉迷,最終才使我醉心于他們的理論甚于投資,使我認識到投資確實不需要新思想,因為幾乎所有的投資問題及其答案都可以在書中找到。
在美國整個投資界的聲譽和影響力幾乎可與喬治·索羅斯、朱利安·
羅伯遜等一班金融大鱷匹敵的巴頓·比格斯在他的一本《對沖基金風云錄》中講述了他的讀書方法,值得學習和借鑒。他說,閱讀已成為他的習慣,他是個真正的閱讀狂。他經(jīng)常讓自己沉浸到想讀的書籍中。他手邊總是至少有一本書,對題材可以不挑剔,但必須是寫得最好的。他很清楚每天的閱讀和金錢收益之間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如果不閱讀會覺得惴惴不安。比格斯說讀得最多的卻是報紙。他每天上班在火車上會讀《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和《華爾街日報》。周末時會讀《經(jīng)濟學人》、《時代》和《新聞周刊》。不過他也承認,許多雜志只能匆匆瀏覽,因為其中沒用的東西太多。這一點馬克·塞勒爾的觀點相似。大多數(shù)經(jīng)濟學家的東西比格斯不會花時間去讀。戰(zhàn)略師的東西也不會去讀,因為他們談論的總是已經(jīng)發(fā)生了什么,而不是將會發(fā)生什么。他們只是把現(xiàn)在的趨勢推展到未來,并且人云亦云,總比市場潮流落后一拍,對經(jīng)濟的波動性估計不足。對于閱讀,比格斯建議我們,你必須能控制你自己的知識汲取環(huán)境,而不要讓外部世界控制你。這是一個很好的建議,他讓我們在閱讀時不至于迷失了方向。
最后再重復一次,有一點必須十分清楚,讀了書就會賺大錢嗎?回答是不一定。正如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喬爾·格林布拉特所說的,不要指望哪一本書教會你如何在股市中賺大錢,但如果你愿意在投資上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從股市中賺錢甚至致富,依然是可期的。
(本文作者系新浪風云博主,價值投資倡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