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1日,在許多人看來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周末。然而這一天,對于鷺島廈門而言,卻因為一部原創(chuàng)歌劇《岳飛》音樂會版的世界首演,讓這個普通的日子變得特別了。
關(guān)注和期待
大巴車緩緩駛?cè)霃B門大學美麗幽靜的校園,被橘色燈光籠罩著的廈門大學科學藝術(shù)中心映入眼簾,中心臺階入口處是巨幅的演出海報,中心大廳內(nèi)幾張長條桌拼在一起,同時售賣門票和節(jié)目冊,且買者踴躍。大廳內(nèi)人頭攢動,卻并不怎么喧鬧,看不到盛裝的名流,也沒有浮華的寒暄,但每個人臉上流露出的,是對這部即將拉開帷幕的歌劇《岳飛》的真誠關(guān)注和期待。
岳飛,這位中國歷史上家喻戶曉的英雄,他的形象曾經(jīng)出現(xiàn)在小說、戲曲、評書、電影、電視劇、歌曲等眾多藝術(shù)形式當中,而以歌劇的形式來呈現(xiàn)卻是首次。劇作家會以怎樣的方式進行劇本的架構(gòu)。曲作者又會以怎樣的語匯用音樂講述故事,塑造人物?靜等啟幕的前夕,時間似乎慢了許多。當84歲高齡的著名指揮家鄭小瑛健步走上舞臺,臺下立時晌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再一次感受到了這位耄耋老人無與倫比的影響力與號召力。
隨著序曲的奏響,隨著一幕、二幕、三幕的次第呈現(xiàn),歌劇《岳飛》也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歷史記載,岳飛從公元1126年開始投身于抗金的斗爭中,至公元1142年被害,歷時16年,劇作者如果把握不好,很容易走入兩個誤區(qū):一是全劇成為岳飛的生平介紹,面面俱到?jīng)]有重點;二是受到其它藝術(shù)作品的影響,照搬人們所普遍熟悉的故事情節(jié),落入俗套。
而歌劇《岳飛》劇本的構(gòu)思卻頗具新意,劇作家徐慶東將時間和事件濃縮在公元1140~1142年之間,也即岳飛被害前的兩年中。這兩年是岳飛抗金斗爭中最艱苦的兩年,圍繞著“戰(zhàn)與和”,表現(xiàn)了岳飛內(nèi)心決心抗金到底,而面對朝廷以及主和派的不斷掣肘,岳飛內(nèi)心的種種矛盾與無奈。編劇將岳飛置于一個無法擺脫的矛盾體中,那就是岳飛抗金收復失地“直搗黃龍”迎回舊主徽、欽二帝的決心,與宋高宗趙構(gòu)的私心格格不入,因為如果迎回二帝,趙構(gòu)自身的皇位便不保,而秦檜等主和派也就是利用了皇帝的私心和南宋朝野普遍的偷安心里,除掉了主戰(zhàn)的岳飛。在歌劇《岳飛》中,“盡忠報國”已經(jīng)不再是人們所熟知的岳母刺字這樣一個近乎標語似的符號,而成為桎梏岳飛的枷鎖。封建皇權(quán)時代的岳飛,首先要盡忠,而盡忠的具體對象就是皇帝、是朝廷,某種程度上講,盡忠與報國是矛盾的,而這種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才是岳飛最后悲劇的根源。
音樂是一部歌劇的靈魂,歌劇《岳飛》的音樂,主體脈絡(luò)雄渾、激昂、大氣,有如一幅壯闊的山水畫卷。點綴其間的,是色彩斑斕的小花,有柔美,有幽怨,有傾訴,有離別。激昂之處使人振奮,扣人心弦,就好像一開幕時的序曲;柔美之處引人遐想,動人心扉,就好像那首悠揚縹緲的女聲合唱《賣花歌》:抒情之處則讓人心有戚戚焉,潸然淚下,就好像第二幕岳飛的那首詠嘆《小重山》,幽怨的英國管,訴說著岳飛“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的內(nèi)心悲涼。黃安倫是一位有才華的、多產(chǎn)的、頗具國際影響力的作曲家,在歌劇《岳飛》中,黃安倫將瓦格納的“樂劇”理念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結(jié)合,力圖通過音樂,表現(xiàn)出岳飛及岳家軍決心抗金,保家衛(wèi)國的英雄氣概。
此次首演,因考慮到時間的問題以及音樂會版舞臺呈現(xiàn)的局限,將原本的四幕縮減為三幕。
鐵鍬與廚房
岳飛一生坎坷,悲劇結(jié)束。歌劇《岳飛》的命運同樣多舛,所不同的是,歷時35年,最終登上了舞臺,令人欣慰。
35年前。黃安倫還只是個不到30歲的大小伙子,他和鄭小瑛是同事,但兩人的淵源卻不一般。因為小時候和鄭小瑛同住在中央歌劇院的一個宿舍大院里,所以黃安倫一直稱呼鄭小瑛“大媽”。黃安倫說:“早在我6歲時,就認識了青年時代的鄭小瑛老師,我算是‘鄭大媽’把我?guī)Т?,也把我罵大的。并且‘鄭大媽’一直是我生活和事業(yè)的表率。今天我可以對‘大媽’說:‘您沒有白罵我!’”
1977年,已經(jīng)在中央歌劇院工作的黃安倫遇到了“鄭大媽”,“大媽”希望他能創(chuàng)作一部《岳飛》的大歌劇,那時的黃安倫已經(jīng)在作曲界嶄露頭角,鄭小瑛也親自指揮過黃安倫的多部作品,她堅信他具備寫作歌劇《岳飛》的水平和能力,對像兒子一樣的黃安倫,鄭小瑛半是認真半是開玩笑:“你好好寫。我要把你擰干?!薄按髬尅钡男湃魏蛧谕校岦S安倫倍感壓力,他說:“您把我擰干沒關(guān)系,可寫歌劇《岳飛》這個事兒也太大了,您先讓我練練手吧!”于是,黃安倫的另外一部歌劇作品《護花神》應運而生。
與此同時,歌劇《岳飛》的創(chuàng)作開始提上日程。著名導演滕文驥是歌劇《岳飛》腳本的起草者。之后,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的劇作家徐慶東在滕文驥草稿的基礎(chǔ)上,進行歌劇《岳飛》的創(chuàng)作。為了能夠?qū)⒁粋€歷史上真實的岳飛搬上歌劇舞臺,徐慶東與黃安倫查找了幾乎所有關(guān)于岳飛的歷史資料。幾年下來。徐慶東和黃安倫都成了“岳飛通”,就連“岳飛專家”王曾渝先生都由衷地夸贊:“無論正史、野史,所有和岳飛沾邊的材料你們都閱遍了!”
光有材料是不行的,歌劇劇本不同于電影或其它舞臺劇本,其創(chuàng)作要具有音樂性。為了讓徐慶東了解歌劇創(chuàng)作的特點,黃安倫帶著他一次次拜訪陳紫等老一輩歌劇作曲家和劇作家,汲取他們積累的理論和實踐的經(jīng)驗。而為了讓徐慶東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洋歌劇,黃安倫還用自家那臺鐘聲601老式錄音機播放所有能搜集到的歌劇錄音磁帶……懷著對岳飛的崇敬,懷著對歌劇的一腔熱忱。兩個年輕人鉚足了勁兒想要把這部歌劇做出來。然而劇本的創(chuàng)作并非一帆風順,常常寫了改、改了寫,反反復復,兩人又正當血氣方剛,脾氣暴躁,常常一句話不合,一把鐵鍬就飛過去了。就這樣,不斷地爭吵,不斷地修改,黃安倫說:“我們就是這樣把這部作品吵出來的?!?/p>
1980年,黃安倫赴耶魯大學留學,除了行李,黃安倫隨身攜帶的還有歌劇《岳飛》的劇本。讀書期間,黃安倫每天回家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繼續(xù)寫歌劇《岳飛》。為了支持黃安倫的事業(yè),即將評為副教授的黃安倫夫人辭去北京的工作,到大洋彼岸照顧黃安倫的生活起居。黃安倫記得,那時候在耶魯大學租的房子非常小,鋼琴旁邊就是灶臺。每天,黃安倫在這邊的鋼琴上寫《岳飛》,而夫人則在毗鄰的灶臺上煮飯,黃安倫說:“《岳飛》是在廚房里寫出來!”
1986年,歌?。ā对里w》為黃安倫贏得了耶魯大學碩士畢業(yè)作品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獎金。1988年,有關(guān)部門曾經(jīng)撥款20萬元要上演這部歌劇,但接下來一年,卻因種種原因,《岳飛》上演的計劃被擱淺了。
其實。歌劇《岳飛》并非“嫁不出去的女兒”。這些年來,曾經(jīng)先后有臺灣、新加坡、美國華盛頓、加拿大溫哥華、香港等地區(qū)和國家的藝術(shù)團體想要首演歌劇《岳飛》,但是黃安倫都不為所動,他說:“歌劇《岳飛》是要給我鄭大媽首演的?!?/p>
“大媽”和《岳飛》
是的,鄭大媽!對于黃安倫來說,鄭小瑛是同事,是師長,更是母親!在歌劇《岳飛》總譜的封面上,是這樣寫的:“作品3了號,題獻給鄭小瑛/劉詩嶸?!笔青嵭$嶙h創(chuàng)作《岳飛》。是鄭小瑛點名黃安倫執(zhí)筆,是鄭小瑛執(zhí)棒《岳飛》首演。為了歌劇《岳飛》,鄭小瑛傾盡心血。2008年中國歌劇論壇在北京舉辦,鄭小瑛在論壇上的一句話讓人難以忘懷:“《岳飛》不上演,我死不瞑目!”
中央歌劇院藝術(shù)創(chuàng)作室主任蔣力不會忘記,為了歌劇《岳飛》早日上演,他和黃安倫以及志同道合的幾個朋友在黃安倫家里聚會、座談,有一次幾個人酒過三巡之后,朦朧中群情激昂,躊躇滿志,一連想出幾個自認為不錯的主意,激動之余,蔣力操起電話,大著舌頭給鄭小瑛撥過去:“鄭老師,我們想出怎么樣上演《岳飛》了……”不等蔣力把話說完,鄭小瑛在電話的另一端嚴肅地質(zhì)疑:“你們在干嗎?”鄭老師的嚴厲口吻讓蔣力一激靈,清醒了許多:“不好意思,鄭老師,剛喝了點酒?!编嵭$鷼饬耍骸昂染屏诉€和我說《岳飛》的事兒?!你們清醒的時候再說!”一件小事,足以看出歌劇《岳飛》在鄭小瑛心目中的分量。
黃安倫的發(fā)小、同事、好友,原中央歌劇院著名演奏員湯銘,他對鄭老師的《岳飛》情結(jié)體會更深。他不能忘記那個深更半夜晌起的電話,迷迷糊糊中,刺耳的鈴聲讓他以為發(fā)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沖到客廳接起電話,先是鄭老師小心翼翼的聲音:“不好意思,請找下湯銘?!薄班嵗蠋焼??我就是,有什么事兒?”一聽是湯銘,鄭小瑛立刻歡天喜地:“安倫把《岳飛》的總譜給我寄過來了,我看了,興奮得睡不著,我彈給你聽聽吧!”
即使是病中,鄭小瑛依然放不下歌劇《岳飛》。那年,鄭老師身患重病。情勢危急,可是她卻拉著探病的湯銘的手說:“我走沒什么,可我放不下《岳飛》,安倫那么遠,回不來,我對于劇本還有些想法,你一定要把慶東找來,我想和他說說!”湯銘聽得淚流滿面,他跑出去,哽咽地給徐慶東打電話:“你馬上來一趟吧。老太太要托孤了!”
首演當晚,鄭小瑛異常興奮,她在指揮臺上的那種活力、灑脫、干練,完全不能讓人相信她已經(jīng)是一位86歲的老人。演出結(jié)束后的宵夜上,坐在桌前的鄭小瑛雙眼充血,滿臉疲憊,與舞臺上的她判若兩人。望著略顯孤獨與落寞的鄭小瑛,我不斷回味著歌劇《岳飛》演出開始前和第一幕結(jié)束時,鄭小瑛的兩段即興演講。
對于廈門愛樂樂團,鄭小瑛有著非同一般的情感,今年是廈門愛樂樂團成立15周年。她感謝廈門市政府,廈門企業(yè)界這么多年對樂團的支持和幫助,對于那些與她肩并肩作戰(zhàn)的來自五湖四海的演奏員們,鄭小瑛的喜愛與自豪溢于言表,她邀請在廈門愛樂樂團服務14~15年和10年以上的演奏員起立向觀眾致意,她說:“一個公助民辦的樂團,總共了8人,在15年之內(nèi),有46人能在這里服務10年以上,這是非常了不得的,說明這個樂團是一個非常穩(wěn)定和有凝聚力的團體!”
此次歌劇《岳飛》的演員班底,除了主角岳飛是由上海歌劇院的男低音歌唱家張建魯飾演,其余的角色岳云、無雙、硯童等等全部是非職業(yè)歌劇演員。而合唱團則是一支地地道道的業(yè)余合唱團。這些業(yè)余的演員們能夠?qū)ⅰ对里w》這樣一部非常有難度的作品完整地演繹下來。如果沒有這幾年在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鄭小瑛歌劇中心成立后,連續(xù)幾部歌劇演出的鍛煉與實踐。要想最后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
廈門又被稱為鷺島,據(jù)說很早以前,這里寸草不生,荒無人煙,一群白鷺南歸飛到這里,停在岸邊歇息,領(lǐng)頭的大白鷺,發(fā)現(xiàn)這里既沒有毒蛇猛獸的威脅。也不見獵人弓箭的騷擾,于是便率領(lǐng)這群白鷺定居下來。白鷺們用嘴啄利爪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開鑿了許多泉眼,清澈的泉水嘩嘩地流淌下來;它們又從大陸上銜來各種花籽、草籽,播撒在島上,島上便從此山清水秀,五彩繽紛。古老的傳說似乎是在講述鄭小瑛在廈門的創(chuàng)業(yè)史,她就像那只大白鷺,帶領(lǐng)著她的團隊,將音樂、文化、藝術(shù)的種子播撒在了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
鄭小瑛感謝著所有的人,唯獨沒有提她自己。然而,廈門不會忘記她,中國的音樂界不會忘記她!她在了1歲的時候創(chuàng)辦廈門愛樂樂團,在83歲高齡的時候創(chuàng)辦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鄭小瑛歌劇藝術(shù)中心。最主要的是,她始終不在幕后,而是永遠在第一線的舞臺站立。面對著這位老人。我想像著支撐她力量的源泉,為名為利?她早已功成名就!那么本該頤養(yǎng)天年的她依然執(zhí)著于此,到底為了什么?其實,除了那份對歌劇、對音樂、對藝術(shù)、對文化,執(zhí)著的、深沉的、無私的熱愛,不會再有其他!
2013年8月31日,注定是一個不平常的日子,對廈門如此,對歌劇《岳飛》的全體演職人員如此,對戴著助聽器依然筆耕不輟的黃安倫如此,對“鄭大媽”鄭小瑛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