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座右銘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名言可謂是人盡皆知啊。它的釋義是比喻一寸光陰和一寸長的黃金一樣昂貴,而一寸長的黃金卻不能買到一寸光陰,說明了時間的寶貴。
這句話是警醒和勸誡人珍惜光陰。唐代晚期有位詩人王貞白,是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進(jìn)士及第,寫詩七絕《白鹿洞二首》,其中第一首是:“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边@是王貞白就讀于廬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時寫下的。而新版《辭源》“寸陰”條,引用的出處是元代同恕《送陳嘉會》詩: “盡歡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陰一寸金。”還有的說是出自《西洋記》第二回: “可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寸金使盡金還在,過去光陰哪里尋?”對于它的出處說法各異,在此就不細(xì)究了。但王貞白的詩大概是最早提及“一寸光陰一寸金”這一名句的了。
我有一個先松后緊的壞習(xí)慣。每到周末,我總是玩在前學(xué)在后。媽媽讓我寫作業(yè),盡管不情愿,但面對她無休止的嘮叨,也只好作罷不再爭辯,乖乖地去寫作業(yè)。雖然我的行為是在寫作業(yè),但是自己的心不在那兒,半天沒成果。
因此,一到了星期日下午,我就只好急急忙忙地寫作業(yè)了。后來,媽媽告訴我一句話:“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币婚_始我并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但是后來我漸漸明白了。
聰明的人珍惜時間,愚蠢的人浪費(fèi)時間。
壞習(xí)慣在不經(jīng)意間就能養(yǎng)成,而好習(xí)慣在刻意努力間也不一定能養(yǎng)成。
我承認(rèn)自己是一個不會珍惜時間的人。放學(xué)回到家,我不是馬上寫作業(yè),而是先打開電視機(jī),左手拿著遙控器,右手拿著零食,等到晚上吃完飯后再開始奮筆疾書。
我明白自己浪費(fèi)了許多時間,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我一定會珍惜時間,讓這句名言時刻提醒我珍惜時間。
(指導(dǎo)教師:王素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