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狈叛凼澜?,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是那樣奇妙多彩。這奇妙或許出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或許出自人類的奇思妙想。正是這個奇妙的世界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無數(shù)的歡樂,那么,就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寫寫這個奇妙的世界吧。
最具壯麗景觀的塔城
手指之處必有浮屠
□顧德寧
把緬甸大大小小的佛塔排列起來,據(jù)說可以綿延1500多公里。蒲甘位于緬甸中部伊洛瓦底河中游東岸平原上,這里的佛塔最密集,在這42平方公里的古城和佛教文化遺址里,目前仍擁有兩千多座佛塔。據(jù)史書記載,最多時,蒲甘曾擁有萬座佛塔。對蒲甘,有“萬塔之城”和“手指之處必有浮屠”的描述,這里的“浮屠”是指佛塔。
在蒲甘,我們站在幾座高一些的佛塔上,遙望四方,果然是放眼之處,必有佛塔,它們大大小小、層層疊疊、形態(tài)各異,在綠色和黃色的原野上,拔地而起,焦黃色、棕紅色或白色的塔尖就像盛開的野花,漫無邊際。當(dāng)年,我國陳毅元帥在此留詩:“佛塔百萬四野稠”,這“百萬”有詩人的浪漫夸張,這“四野稠”描寫得卻準(zhǔn)確而傳神。
蒲甘的佛塔實在太多了,在短短幾天內(nèi),看誰?對外國旅游者來說,很難選擇。我們首先去看瑞喜宮塔,此塔造型簡潔,以三層方形平臺為基座,上接一座八角形平臺,連接鐘形塔,塔高40多米。三層平臺基座和主塔都呈金色。主塔周圍環(huán)繞一些小塔、亭臺、雕塑和浮雕。小塔的形態(tài)多變,顏色有象牙白色、金色、朱紅色、黃色和橙色,像一座佛塔花園。這座佛塔是蒲甘佛塔的樣板工程,佛教建筑藝術(shù)的精品,不少后人都相繼模仿過。
離開瑞喜宮塔以后,我們馬不停蹄,看了一座又一座佛塔。
蒲甘佛塔都是石頭砌成的,拱門結(jié)構(gòu),沒有木頭大梁。佛塔內(nèi)四面都有佛像,進內(nèi)后,環(huán)繞四面佛像有一通道,有的是兩圈通道,通道里也有一些小佛龕,里面敬著佛。人們要順時針沿著通道走,向四面佛像頂禮膜拜。阿難達佛塔娟秀美麗,塔里的四尊金色佛像都是站姿,有9米多高,身材高挑,面容英俊,身披的袈裟猶如長長的披風(fēng),仿佛隨風(fēng)飄起,瀟灑飄逸。
在“萬塔之城”看日出日落,曾被馬可·波羅贊譽為“東南亞最壯麗的景觀”。
第二天一大早,天還一片漆黑。我們就被緬甸司機帶進一座佛塔,等待看日出。摸黑登上塔頂,等了一會兒,夜色悄然退去,東方漸漸泛紅,原野中朦朦朧朧的佛塔也慢慢清晰起來。因為站在塔頂,我們可以細細觀察到塔尖,幾乎每一塊磚上都有雕塑,精巧細致,歷盡風(fēng)雨,依舊雍容華貴,氣質(zhì)高雅。突然,東方紅霞滿天,一時間把群塔也染成紅色,天也越來越清明。接著,天際出現(xiàn)了大片大片的火燒云,一群群鳥兒飛過。幾分鐘后,從一座白色佛塔的塔尖后,躍出一個紅紅的火球,火球越來越大,越來越圓,越來越亮,還有一個巨大的光環(huán),直到高高升起,放射出萬丈光芒。
傍晚,我們又去了位于伊洛瓦底江邊的布伯牙佛塔,欣賞江上的落日晚霞。這座佛塔像一個金色的大葫蘆,在陽光照耀下,金光閃閃。伊洛瓦底江水清波細,岸邊有孩子戲水,姑娘們在此洗衣洗頭。夕陽先是躲在云層里,把天空和江面染成一片金色。然后,它突然跌出云端,成了一團火,投射到江面上,又成了一根粗大的火柱。在太陽即將完全落下時,變得特別紅艷和圓潤,就像一只大紅蘋果。在這里看落日的大都是當(dāng)?shù)厝?,其中不少年輕的戀人,緬甸姑娘面容俊俏,體型很好。我們四周看看,好幾位姑娘都長得像昂山素季。
在緬甸旅游,到處都可租到自行車。留個名字就可推車走人,不需押金,也不看證件。人有誠信的地方,人際交往的成本就低,心情也舒暢。在蒲甘,我們租了自行車,騎著隨便跑,看了幾座荒野中的佛塔,這些沒有任何游客光顧過的佛塔,更加安靜,有的里面還有人酣睡,佛像望著他們,眼里充滿著仁慈。手指之處必有浮屠,這浮屠不僅是指佛塔,更有佛心。
(選自《揚子晚報》2013年4月15日,有刪改)
思維遷移
緬甸的“萬塔之城”——蒲甘,佛塔多得“四野稠”,身材高挑的佛像,最壯麗的日出日落景觀,人際交往的低成本,讓我們真切感受這個地方的佛文化。試想想自己游歷過的哪些地方也像蒲甘一樣有眾多讓人流連忘返的美景,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述出來。
富有科幻意味的房子
用水造房子
□朱文宇
在南美洲秘魯,有一個叫汪澳維利卡的地方,這里的老百姓祖祖輩輩用一種神奇的礦泉水來蓋房子。這種礦泉水蓋成的房子,一點也不比我們用鋼筋水泥建造的房子差,它們不僅造價低廉,而且非常美觀、實用。
原來,汪澳維利卡這個地方的水,真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礦泉水”,里面富含大量的石膏、石灰、石英等礦物成分。當(dāng)?shù)鼐用裨谏w房子前,都會在房址的地基上先做好一個個磚模子,然后再用一根長長的管子把附近山上的礦泉水導(dǎo)引過來,灌到這些磚模子里。然后聰明的當(dāng)?shù)厝司桶呀酉聛淼娜蝿?wù)交給太陽了,讓磚模子里的水在強烈的陽光下持續(xù)曝曬。過了一段時間以后,磚模子里的水蒸發(fā)殆盡,就會凝結(jié)成一塊塊堅硬的“磚塊”。這樣,房子的主要墻體就建好了。
如果說汪澳維利卡人的“水房子”是利用了大自然的原始饋贈,那么目前美國科學(xué)家對于特殊的“水建筑”的研究則更富有科技含量了。
在2008年西班牙薩拉戈薩世博會上,一座設(shè)計新穎獨特的“水房子”就曾吸引了無數(shù)觀眾的目光,它后來還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07年最佳的科學(xué)發(fā)明”。
這座“水房子”主體部分完全由水構(gòu)成,正門及墻體實際上只是懸掛著的一道道水幕,當(dāng)人們進出大門時,水幕會自動向兩邊分開。房子的墻體設(shè)計蘊涵著科學(xué)家的匠心和智慧,它不僅僅是一面面水墻,同時還是一個個超大的“顯示器”。一面面水墻由數(shù)千個小噴頭噴發(fā)而成,數(shù)千條涓涓細流組成令人眼花繚亂的“大屏幕”,這些噴頭通過由電腦控制的傳感器來進行開關(guān)和速射,形成絢麗多彩的畫面,而且圖像和文字的清晰度非常高?!八畨Α崩锏膫鞲衅魈貏e靈敏,當(dāng)某個人或物體從外面靠近它時,它能夠迅捷地感應(yīng)到,然后迅速改變水流形狀,并且自動拉開一道門,以便讓人或物體通過。待人或物體穿門而入之后,傳感器則會自動將“水門”關(guān)上。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座巨大、神奇的“水房子”可以在頃刻間消失不見。像某些科幻電影里的鏡頭那樣,它的屋頂可以從數(shù)米高的地方迅速降至地面,像海市蜃樓一般眨眼之間從人們的眼前消失,不著一絲痕跡。原來“水房子”的頂部是一個纖薄的水層,房子內(nèi)部有一個巨型活塞,房頂在活塞推動下可以上下自如地浮沉。
置身于這樣靈動而富有科幻意味的房子里,我們不禁會產(chǎn)生這樣的感嘆,科學(xué)就像那圣潔的智慧之水,正在一天天沖洗著我們的大腦,刺激著我們的神經(jīng),給我們帶來一場場神奇的魔術(shù)表演。它用一種非凡的魔力,讓我們在平凡的現(xiàn)象中見證奇跡。這種魔力就是創(chuàng)造。
(選自《哲理》2011年第4期)
心湖漣漪
神奇的水房子,可以借助大自然的饋贈,可以發(fā)揮科技的力量。無論是大自然還是科技,我們都因它們見證了一場神奇的魔術(shù)表演。如此富有科幻意味的房子,讓我們的生活也變得非同凡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