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單課訓(xùn)練》
1.zhēn zhuó lòu qì lín xún mú zhuó 薔薇 欄 榭 沼 鏤 壑 2.D(因為A項中“因地治宜”的“治”應(yīng)為“制”;B項中“自出新裁”應(yīng)為“自出心裁”;C項中的“盤屈嶙峋”應(yīng)為“盤曲嶙峋”,“重巒疊障”應(yīng)為“重巒疊嶂”;只有D項全部正確,所以選D)3.(1)觀賞(2)鑒賞(3)欣賞 4.倘若 因此 如果 就5.(1)重巒疊嶂(2)俯仰生姿(3)斟酌6.葉圣陶 紹鈞 圣陶 教育 作 編輯7.假山池沼 樹木 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看,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8.(1)這里“寂寞”是指單調(diào)。運用“寂寞”一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蘇州園林花草樹木搭配的巧妙。(2)①第一個“這”指代“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②第二個“這”指代“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9.示例:“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運用了打比方和作比較兩種說明方法。將松柏比做寶塔,將道旁樹比做閱兵式,生動形象地寫出松柏及道旁樹整齊的狀貌。這句話中還暗暗將蘇州園林的花草樹木布局形式與國外花園進(jìn)行對比,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10.略。
《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
1.(1)分類別。例:將“窗在園林中的妙用”分為“空窗”“漏窗”加以說明。作用:條理清晰。
(2)引用。例:引用李漁的話。作用:既增強了說服力,又增加了文采。
(3)打比方。例:“形成一幅幅小品圖畫”。作用:生動形象。
(4)作詮釋。例:“開在園墻上的漏窗,又稱花窗,多用磚瓦空砌而成”。
作用:清楚具體。
(5)下定義。例:“不裝窗扇的窗稱為空窗”。作用:準(zhǔn)確簡潔。
(6)舉例子。例:“空窗有方形、長方形、圓形、六角形、扇形、葫蘆形”等多種形式。作用:具體說明了“空窗”的形狀多種多樣。
2.略。
《絕壁上的危樓——懸空寺》
1.說明對象是懸空寺的特點及其建筑原理。采用了空間說明順序。2.“據(jù)說”是指“懸空寺是北魏的了然和尚建的”這一說法不一定屬實;“1400多年”是指“懸空寺的歷史超1400年”但不確定到底是多少年,這些都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zhǔn)確性。3.示例:拿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做比較。4.示例:本文會介紹建懸空寺的初衷及懸空歷經(jīng)1400多年仍保存完好的原因;《蘇州園林》會介紹蘇州園林在其他方面的特征。
《介紹名勝古跡》
1.好。材料示例:大明宮始建于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宮,唐太宗建造初衷是為給太上皇李淵居住,以盡孝道。但大明宮未建成,李淵就離開了人世,大明宮的修建于是停止。龍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擴建,次年遷入大明宮執(zhí)政。大明宮成為了大唐帝國新的政治中心。乾寧三年(公元896年)毀于兵亂。2.略?!都ぐ合蛏系脑伹镏鳌?/p>
1.因為春一直以來給人以萬物復(fù)蘇、生機盎然的印象,用秋與春作對比,更能突出詩人眼中的秋是充滿生機的。2.從內(nèi)容上看,“引”字對應(yīng)上句中白鶴排云直沖云霄的動態(tài),說明是白鶴引發(fā)了自己的詩情。從氣勢上看,“引”字蘊涵著空靈昂揚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