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經歷了多年的變化,而且它的建立越來越被世界各國普遍重視,而我國雖然社會保障體制改革方面,制定眾多規(guī)范性條例,初步建立了社會保障制度,但是并沒有將其完善,因此社會保障的覆蓋面仍很窄,我國不僅要立法強制執(zhí)行,還要在資金管理、擴大覆蓋面等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關鍵詞】社會保障制度;發(fā)展歷程;趨勢
一、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發(fā)展歷程
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發(fā)展年頭并不多,從開始到現在有60年的時間。從建國開始,我國建立了社會保障制度。之后的二十幾年里,我國一直全面致力于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70年代末,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一個重要的方針政策,即改革開放,從這時開始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發(fā)生重構。之后我國又先后頒布了《國營企業(yè)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guī)定》等多個關于社會保障制度的條例與通知,并在全國多個經濟發(fā)展較快的地區(qū)開展了一系列的深化改革。20世紀初國務院頒布了《工傷保險條例》,條例中明確指出所有的企業(yè)及其員工都必須參與工傷保險這一制度,由企業(yè)單位為員工交納工傷保險費,一旦員工在職期間發(fā)生意外事故,企業(yè)單位要適當提供經濟補償等服務。到2005年,已經超過16000萬人參與全國養(yǎng)老保險。全國醫(yī)療保險也有超過12000萬人參與。其中大部分是在職工人,還約有3成為退休工人。另外我國社會中存在很多的失業(yè)人員,對于失業(yè)人員我國更是推出了參與失業(yè)保險可以領取失業(yè)保險金這一制度,超過10000萬的人民交納失業(yè)保險,其中快一半的人可以領取失業(yè)保險金。享受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的人民也同比80年代增加很多。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清晰的明白,我國在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和完善上,取得了較大進步,同事也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與好評。即使我們相比從前進步了很多,但是我黨還是會不懈努力,將立法、分類等更多方面做到更加全面。
二、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存在的問題
1.滯后的社會保障制度法律建立
19世紀80年代,由德國建立了《疾病社會保險法》,從此社會保障制度就登上了世界各國的舞臺,但是我國對于社會保障制度尚未全面覆蓋。1999年國務院頒布的失業(yè)保險條例并沒有將社會中存在的很多關于保險體制的問題一一解決。雖然我國的社保資金來源越來越豐富,但是我國并沒有考慮到資金會出現虧空這一問題,因此在社保資金越來越多的當時,我國并沒有考慮到要同步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國家資金的安全。
2.社會保障建設資金交納與管理不同步
很多企業(yè)逃避參與養(yǎng)老保險,而且有很多人為了能夠提前領取保險金,提前辦理退休,還有一部分退休人員死亡后,其保險金應停止領取,可是有一些人鉆空子,由其家屬繼續(xù)領取。社會保障管理體制還存在許多問題,管理分散,資金交納與管理不同步,未能形成統一的管理體制。養(yǎng)老保障問題,應繼續(xù)完善,使得利用法律鉆空子的人沒有空子可鉆。更重要的是使社會保障建設資金交納與管理同步,更好地發(fā)揮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為更多的百姓謀福利,從社會角度使大眾能夠積極的參與并交納社會保障資金。
3.管理機構職責不清,部門混亂
其中之一,政出多門,各個部門的標準并不一致,很難從根本意義上實現社會保障的社會化管理,與此同時也阻礙了其他社會保險的推行。另外一點就是并沒有緊湊的管理機構,很多機構并沒有發(fā)揮它們的作用,而是使管理部門的人力資源流失。第三就是通常企業(yè)單位有很多部門,而各個部門之間不能很好地合作,而是將責任互相推諉,并沒有部門主動承擔一些相應責任,導致各個部門并不團結,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也沒有很好地進行合作,因而出現很多失誤,在一定程度上不僅沒有是工作效率提高,反而拖慢了工作效率,更加嚴重的是,導致國家的社會管理資金流失和浪費的較嚴重。第四點也是我們現在必須要面對同時也是比較重要的,那就是我們的社會保障資金并沒有固定的多項來源,而現有的資金來源也較少,并不能從根本上使我們的社會保障資金達到需要的金額,另一方面我們的管理制度不是很完善,法律也沒有對這方面有很多條例,致使很多資金流失,浪費。最后導致本來就少的資金有很大一部分沒有用在刀刃上,所以面對以上的管理機構職責不清,部門混亂的問題,我們在耐心解決的同時也要加大對完善法律方面的力度,這樣才能進一步將管理機構的現狀改善。
三、社會保障制度發(fā)展趨勢
進一步改革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規(guī)范社會保障關系是很必要的, 我們不能像從前一樣只靠政策,更多的應該利用我們國家的法律,只有拿起法律這把利劍,才能是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更加健全。也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制度的權威性,嚴肅性與強制性。
1.加快社會保障立法進程
國際上很多國家都給我們了很多可以采納的經驗,通過很多外國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發(fā)展來看,我們要想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就要加快社會保障立法進程。因此,在今天的國內社會來看,我們加快一系列的改革進程是很有必要的,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已經成為我們的目標,而實現這個目標的首要任務就是,加快社會保障立法進程。從我國之前做的一些決定來看,我國也的確辦不了一些相關的政策與法規(guī),也為了加快社會保障立法進程而做出很多努力,但是還是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這也就說明了我們必須要從中個找出我們并沒有很好地加快進程的原因。不難看出,我們是立法了,但是立法的力度并不是很大,因此效果也就并不顯著。因此,必須由國家的立法機構制定社會保障法律。
2.建立一套完善的社會保障基金法律制度
資金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能夠很好的實行的一個必要條件。我國社會保障基金主要分兩部分:一部分是由國家籌集的資金,也就是社會救助等基金;另外一部分是國家和個人還有單位共同承擔。也就是說個人和企事業(yè)單位也要加入其中,共同來籌集第二部分的資金。所以問題也就隨之產生了,一部分企事業(yè)單位和個人并不樂于籌集資金,甚至連自己應繳納的資金也都不繳納。這就導致社會保障基金的虧空。因此我們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立法,通過法律才能使這一部分人遵守我們的社會保障基金法律制度。必要時可以使用法律武器,使之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3.加快農村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建設
我國的國情告訴我們,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是否完善,對于我們整個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是否可以實行占有很大的決定作用。因此加快農村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建設是我們應該重視起來的問題之一。我國的農村社會保障不完全,法律制度更是遲遲不能落實,這與農村人口多,經濟落后,思維模式落后有著一定的關系。因此我們更要從根本上將農村的法律體系建立起來,加大立法的力度,使法律真正走進廣大農民群眾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