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名舉報,是指舉報人使用自己的真實姓名,通過來信、來訪、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形式向紀檢監(jiān)察機關檢舉、控告黨員、黨組織及行政監(jiān)察對象違紀違法問題的行為。
世界上一些國家成功反腐敗的重要經驗就是,提倡實名舉報。對于反腐敗來說,實名舉報至關重要。與匿名舉報相比,實名舉報者通常是案件的知情人,提供的線索會更具體,信息會更準確,成案率會更高;實名舉報便于辦案人員與舉報者的配合支持,縮小案件查處范圍,增強針對性,降低成本;對于實名舉報案件,各級反腐敗機關會更加認真對待、詳細登記,并優(yōu)先受理、及時調查、限期辦結,這樣就有利于提高辦案人員的責任心,辦案過程也會更透明、更公正;實名舉報人以公開的身份舉報他人違法違紀行為,自己作為直接責任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現虛假舉報、捏造事實、誣告誹謗等不良現象,有助于節(jié)約人力、物力、財力,讓辦案人員集中精力查處真實案件,提高反腐敗成效。
當舉報者主動站上PK臺,所面臨的便是一場危險的對決——雙方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他們往往承擔著巨大風險,一方面可能因為舉報失實,誤傷被舉報人而被追責;另一方面,也可能面臨來自被舉報人的打擊報復,甚至遭遇生命安全的威脅。而且,高調的舉報還可能造成證據隱匿滅失,并不利于案件的查辦。即便如此,實名舉報仍然值得推崇,就在于實名舉報本身的可信度更高,更能引起有關部門與媒體的關注。
怎么規(guī)避實名舉報的風險,實現有效的自我保護,也是有跡可循的——選對舉報時機,豐足舉報內容,并在舉報的過程中善用技巧,留個心眼,實名舉報的危險系數就可能大大降低。
雖然實名舉報者所面臨的危險來自已知和潛在的各個方面,除了個別極端感情用事者置一切于不顧甚至不惜制造謊言外,他們大都謹慎從事并對此做好了心理準備。
是什么讓他們義無反顧地背水一戰(zhàn)?實名舉報風起云涌是法治的進步還是無奈?
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律師協會名譽會長陳舒說:“舉報者敢于實名舉報,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對政府的信任,同時也是對其本人的舉報行為負責,這是非常可貴的。”
隨著反腐大潮風起云涌,去年以來實名舉報接二連三,貌似實名舉報的春天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