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情就是出發(fā)去一線采訪的命令。
4月20日8點02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fā)生7.0級地震后,北京電視臺和北京電臺迅速啟動了應急報道預案,組派記者赴災區(qū)采訪報道;而身在成都出差的電視臺記者則馬上租車趕赴一線,正在休假的電臺記者也立即投入到災情報道中。
北京電臺記者:3天只吃了一次米飯
陳文
“我現(xiàn)在在蘆山縣的中心區(qū),今天凌晨3點37分左右,我在帳篷里睡覺時被震醒了……”4月22日8點36分,正在直播的北京交通廣播《一路暢通》節(jié)目插播了記者馬驍驍?shù)倪B線報道。21日奔赴雅安災區(qū)采訪以來,馬驍驍和北京電臺的另一名記者史喻一直在冒著不斷發(fā)生的余震采訪報道。加上隨后趕到的記者韓萌、伍洲彤,北京電臺共有4名記者在前方采訪,向首都聽眾發(fā)回了大量的最新救援消息。
20日9點,正在休假的記者從成都發(fā)回報道
4月20日8點02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fā)生7.0級地震,9點左右北京交通廣播記者劉甜甜就從四川發(fā)回了有關地震的連線報道。說來也巧,20日那天,劉甜甜剛好在成都休假,雅安地震,相距100多公里的成都震感強烈。
“當時我正在酒店的房間里,突然感到劇烈的晃動,持續(xù)了十幾秒?!眲⑻鹛鸹貞浾f,下樓來到室外,她與周圍的市民交談起來,當?shù)厝苏f這次的震感比汶川地震感覺還要厲害些。但因為有了經驗,很快市民的生活就恢復了平靜。劉甜甜從微博上獲知震中在雅安,隨后她聯(lián)系了成都交通廣播獲知了一些消息。9點左右,劉甜甜與正在直播的《一路暢通》連線,報道了雅安發(fā)生地震后成都的情況。
下午,劉甜甜來到成都交通廣播的直播間,“因為我從那里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地震消息。”后來她還來到收治傷員的華西醫(yī)院了解情況,并采訪了能接觸到的各方面人士。從地震發(fā)生后一小時開始,劉甜甜隨時連線北京電臺交通、城管、新聞廣播,將最新了解到與地震相關的消息和見聞告訴北京的聽眾。21日下午5點45分,登上從成都飛返北京的航班之前,劉甜甜發(fā)回了最后一篇報道。
此時,她的兩名電臺同事史喻、馬驍驍已經到達震中蘆山縣。
一夜未合眼,下了飛機馬不停蹄直奔蘆山
新聞廣播史喻和馬驍驍是20日夜晚跟隨中國北京紅十字地震搶險救援隊從北京飛抵成都的?!?0日下午臺里通知我去災區(qū)采訪,說飛機晚上起飛?!苯煌◤V播馬驍驍說,由于時間緊,除了采訪裝備他只帶了幾身換洗的衣服和一件雨衣。21日凌晨1點半,飛機抵達成都機場。馬驍驍和史喻隨救援隊馬不停蹄直奔雅安,路上還向臺里發(fā)回了錄音報道。
“由于成雅高速前方道路交通管制,隊伍被迫原地休整。在等待和多次嘗試失敗后,救援人員經討論決定繞道雅西高速,再由小道直奔蘆山。下午3點半,我們終于到達蘆山?!笔酚鹘榻B?!澳菞l小道非常險,前一天有一輛車翻車了,但為了趕時間我們只能走那條道?!瘪R驍驍補充道。
災區(qū)余震不斷,夜里在帳篷里被震醒了
災區(qū)余震不斷,史喻和馬驍驍在大地的晃動中就交通路況、物資保障、救治防疫、災民安置等各方面展開采訪,將了解到的情況及時發(fā)回北京電臺。
“我們經歷了兩三次較大的余震,21日凌晨3點半,我們12個睡在帳篷里的人同時被震醒了,還好沒有發(fā)生嚴重的情況……”馬驍驍說,由于下了雨,夜晚特別涼,沒有被子,帳篷又沒門,有的人被凍醒了。和記者通話間,馬驍驍又感覺到地面在晃動。
“23日我隨999醫(yī)療隊去雙十鎮(zhèn)雙河村采訪時,看到房屋的頂棚劇烈搖晃,估計地震得有四五級?!笔酚髡f。
3天來只吃了一次米飯,其他時間靠方便面和餅干充饑
從落地成都的那一刻起,幾名記者便投入到采訪報道中,幾天時間都沒有睡過整覺。
在從成都趕赴蘆山縣十幾個小時的路途中,兩名記者一直沒合眼,因為道路擁堵和路況的艱難,汽車走走停停?!坝械穆房油莶黄?,顛簸得厲害,我們坐在車里東倒西歪的?!笔酚髡f,車一停下來,他們就跳下車采訪、發(fā)報道。在之后的幾天里,史喻、馬驍驍?shù)榷际枪ぷ鞯缴钜挂粌牲c,5點鐘就爬起來繼續(xù)采訪。
包括食品在內的物資陸陸續(xù)續(xù)運送到災區(qū),部隊和志愿者也做好飯分發(fā)給受災群眾?!艾F(xiàn)在食品還不夠,所以我們不好意思吃受災群眾的飯?!笔酚鞲嬖V記者,3天多的時間,她只吃了一次米飯,其余的時間就吃了帶去的三四包方便面和2袋餅干。
北京電視臺記者:磨爛鞋走出的救災報道
王青
“我們一路采訪,一路感受,深切體會到了‘眾志成城’的含義。新聞記者的職業(yè)責任讓我完全忘記了已經多長時間沒睡覺,多長時間沒吃飯,腦海中就是一件事:搶發(fā)新聞,把災區(qū)的情況傳遞出去!”此次參與雅安抗震救災一線報道的BTV新聞中心記者涂艷這樣說。4月20日以來,涂艷和她的19位新聞中心的同事們深入蘆山、寶興等重災區(qū),對抗震救災工作進行快速及時的報道,再次展示了首都電視人的風范。
4月22日晚,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正在救災前線指揮現(xiàn)場報道的BTV新聞中心編輯部副主任王毅,聽他講述這個20人的報道團隊在災區(qū)緊張、艱苦而又難忘的經歷。
20位記者分6批從各地趕到災區(qū)
此次第一批投入報道的BTV記者是4月20日下午5點到達雅安災區(qū)的,他們是新聞中心的趙靜、吳亦萱、張璐和李玲。4位記者原本是4月19日赴成都參加20日召開的會議的,不想20日一早便得知地震的消息。聞訊后他們立即取消了會議行程,租車趕赴災區(qū)。因為很多司機不愿意去災區(qū),所以他們租車也遭遇了困難,最終他們只好花了比日常高出五六倍的價錢租到了一輛車。上午11點多他們就出發(fā)了,但是因為道路擁堵,4個小時后才到了雅安。一到達,他們就馬上投入了報道。
隨后,第二批記者從上海緊急趕到。他們是當時正在報道上海車展的胡陽、張默和龔飛。作為此次抗震報道前線總指揮的王毅,也率領顏葵、張虎、田海燕和儲文勝4位記者趕到災區(qū)。
很快,新聞中心先后又派出主持人范奕等4批記者陸續(xù)抵達災區(qū),最終,6批記者組成了總共20人的報道團隊。
“這一次我們不再盲目、慌亂”
“我們曾經歷過2008年5·12汶川地震現(xiàn)場報道,所以這一次更加冷靜和理性?!蓖跻阌谩凹染o張又有條不紊”來形容此次前線采訪。他介紹說,前線采訪團隊分別跟隨成都軍區(qū)藍天救援隊、999救援隊、北京志愿者救援隊、海軍某陸航團、中國紅十字會等組織一起進入災區(qū),“我們的消息來源和衣食住行都能得到基本保障。這樣做是從5·12地震報道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所以就不會特別盲目地奔往災區(qū),或者做出不夠全面的報道。而是能夠迅速地投入報道、迅速回傳新聞素材。應該說我們的工作更加高效,報道也更為客觀、全面了?!?/p>
“有兩位記者把鞋走爛了”
余震不斷,又常常下雨。記者采訪環(huán)境的艱苦和危險自不待言。
道路不通暢更給采訪設置了困難。震區(qū)是山區(qū),道路原本就狹窄。地震發(fā)生之后,道路受損,大型的車輛和機械往里走,運送傷員的車輛往外走,車流量大,所以造成擁堵,很難迅速地深入災區(qū)。記者只得選擇徒步前行?!耙驗樽叩亩际巧铰罚€要背著攝像機和回傳用的機器,非常辛苦。我們有兩位記者在走了幾十公里后,腳上的鞋就爛了?!?/p>
還有網絡的問題,信號不好,造成節(jié)目回傳困難,“很痛苦?!?/p>
在災區(qū)的幾天里,記者們的生活狀況也很艱苦。“基本上只能一天吃一頓飯,甚至兩天吃一頓飯。水也很少喝,飯和礦泉水他們都留給受災群眾。很多女記者不喝水也是因為沒地方上廁所。”
也沒有地方睡覺。直播間隙記者們不忍占用災區(qū)群眾的帳篷,“除了站著的時候,腿就沒有伸直過?!本驮谲嚴锖蠒貉邸?5歲的任效松是第一批趕到的記者,由于勞累過度,加上又饑又渴,他暈倒了。然而他只在車里休息了一會兒,清醒之后便繼續(xù)投入工作。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每位記者幾乎都做到了每小時發(fā)回一條新聞,在46小時的大直播中他們每人平均發(fā)回46條新聞?!八麄儽3至肆己玫墓ぷ鳡顟B(tài)。”
直播期間,田海燕、儲文勝兩位記者還冒著危險,上直升機參與航拍?!耙驗橛性?、有雨,小飛機遇到氣流很不安全,加上山區(qū)地形復雜,飛高了沒意義,看不見地面情況,但飛低了就特別危險!”談及此次記者登上飛機拍攝,王毅說“很難得”,“記者一般不會被允許上飛機拍攝,能夠有這個機會也是得益于我們與海軍某陸航團的相互信任?!彼貏e指出,航拍是為了展現(xiàn)受災地區(qū)全貌,給后方的各種支援,包括打通道路的工作提供參考。“上飛機航拍不是為了作秀。能夠采訪、記錄下這個工作,真的很有意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