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五一勞動節(jié)來臨,我都會回想起小學四年級時我和勞動模范的一次見面。
那是1955年的五一節(jié)后,我們小學全班同學來到豐臺車輛段,榮幸地和享譽全國的勞動模范——“毛澤東號”機車組見面,聆聽陳捷三機長及其同事講他們的英雄故事,這些故事一直激勵著我們。
記得師傅們說,1946年,在東北解放區(qū)哈爾濱的肇東車站,有一臺千瘡百孔、破爛不堪的報廢機車。機務段的工人們克服重重困難,精心修理,使這臺機車復活了。為了紀念工人階級創(chuàng)造的這一不平凡的業(yè)績,經(jīng)上級批準,這臺機車被命名為“毛澤東號”機車。它承擔著運送部隊和戰(zhàn)爭物資的任務。當時有一句響亮的口號:“解放軍打到哪里,鐵路修到哪里,‘毛澤東號’就開到哪里?!睆倪|沈戰(zhàn)役、淮海戰(zhàn)役到平津戰(zhàn)役,“毛澤東號”的英雄們冒著槍林彈雨,一次次圓滿地完成了任務。1949年,這臺在解放戰(zhàn)爭中立過汗馬功勞的模范機車來到了北京,留在豐臺機務段,編入北京鐵路分局的機車序列。
我們這些從各解放區(qū)來到北京的孩子聽了師傅們講的“毛澤東號”的故事,心里充滿了對這些勞動英模的崇敬。在我和同學們眼中,這輛機車也是英雄,大家爬上機車和心目中的英雄一起留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照片中標明石堅的是我們的班主任老師(站立者右一),其他的成年人都是“毛澤東號”機組的英雄模范師傅們。前排左側(cè)第一位女同學是我的同學吳浮山,她是我國著名的跳高健將,1959年全國群英的代表,全國勞模,去年她離開了我們。我當時爬得高高的,就是最后一排右側(cè)那個系著紅領巾的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