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是黨的生日。身邊的許多優(yōu)秀共產黨員讓我欽佩,而讓我堅定入黨、為黨的事業(yè)奮斗一生的卻是我的父親,在我心目中的一位老共產黨員。
父親出生在河北省深縣一個殷實的農民家庭,全家?guī)资谌怂氖劳茫兆舆^得紅紅火火。他讀中學期間,日本鬼子將腥風血雨潑向祖國的大好河山,戰(zhàn)斗的烽火燃遍了全國。父親的三叔——我的三爺爺是當?shù)毓伯a黨的高級將領,父親的舅舅早在抗戰(zhàn)初期就在前線擔任領導人,我的爺爺也在為抗戰(zhàn)工作。在他們的影響教導下,父親堅定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還在地方黨組織中擔任職務,邊上學邊為黨工作。
1945年初,河北深縣、辛集一帶的抗日領導人在我村開會,由于叛徒出賣,日本鬼子包圍了會場,我的三爺爺向村外跑去把敵人引開,保住了大批的抗日領導人。敵人用刺刀把三爺爺挑死在大路上,暴尸示眾,夜里在鄉(xiāng)親們的幫助下父親和親人們掩埋了三爺爺,為此暴露了身份的父親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匆匆告別了新婚的媽媽和溫暖的家,奔向了抗日前線,開始了動蕩、奔波的生活。
抗戰(zhàn)勝利后,爺爺歸隱農田,而父親又繼續(xù)投入了解放戰(zhàn)爭,后來又去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將要結束時被選調回國上了軍校。
解放后,作為政工干部的父親經過了歷次的政治斗爭,這是他在戰(zhàn)爭年代為了祖國而戰(zhàn)時沒有想到的,也不是他所期盼的,但他對黨的忠貞和信仰,對時局、對政府沒有過半點的懷疑,他從來沒有為當初放棄優(yōu)越生活而走上艱難困苦的革命道路而后悔過,對學習也從來沒有怠慢過,所以父親一直是個能跟上時代發(fā)展的不“落伍”的老頭。
我曾想等我有時間了,讓他給我講講戰(zhàn)爭年代,我要把我這支“禿筆”磨一磨,寫寫他的過去,寫寫他對自己一生的感想,留給我的孩子們。但父親沒有給我這個機會,就和他的戰(zhàn)友們在八寶山革命公墓去團聚了,讓我留下人生的遺憾。
這張照片是父親1964年去貴州四清時照的,中間那位就是我的父親張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