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創(chuàng)意苔蘚盆景,陸羽星的生意迅速地紅火起來,很多人在網(wǎng)上或者要求上門“拜師學藝”,或者說“合作加盟”。經(jīng)過近三年的發(fā)展,2013年6月,陸羽星每個月都能賣出去上百盆苔蘚盆景,她在廣州、南京、成都等地的加盟店也在洽談之中,不日苔蘚盆景就能“遍地開花”了。
2008年的春天,陸羽星作為一個訪問學者去了一趟日本,身份是室內裝飾師。
在日本,陸羽星經(jīng)常參與各位建筑大師的作品設計,這讓她學到了很多東西。2008年4月的一天,在黑川建筑都市設計事務所黑川紀章先生的一項室內裝飾上,所有的設計都應該是滿意的了,但黑川老師卻總覺得窗戶的露臺上缺少了一樣東西。究竟需要什么,他也說不出來。于是幾個學生就動起手來,有的搬來一個玻璃花瓶,有的掛上一幅字畫,有的擺上一件陶瓷,可是黑川老師都是搖搖頭,沒有找到滿意的物品。
陸羽星也開動腦筋,她覺得窗戶的露臺上應該擺設有生命的東西,比如綠色的植物,于是她去室外找了一個盆景搬了進來。看到是綠色的植物,黑川先生的臉上終于有了一點笑容,但這笑容轉瞬即逝……有個日本學生抱回了一個盆景,黑川老師見了,笑逐顏開。陸羽星仔細地看,這才發(fā)現(xiàn)日本學生的盆景有所不同:一般的盆景都是各種各樣的植物,或珍貴或稀奇,但這個盆景卻很簡單,一顆遒勁的蒼松并沒有過多的枝葉,下面幾塊石頭,還有兩三個小小的玩偶人兒,在松樹下下著圍棋,有著詩情畫意的意境。但這并非這個盆景的特色,它的奇特就在于整個盆景的表面都是綠色的毛茸茸的一片,仔細看,卻是那墻角、石階上最不起眼的苔蘚。
苔蘚也能成為盆景的一部分,這讓陸羽星吃驚地張大了嘴巴。
從日本同學的口中,陸羽星得知,苔蘚盆景在日本很普遍,幾乎所有的花店里都能找到苔蘚盆景的身影,一是苔蘚容易繁殖,二是它的青翠盎然生命很受追捧。好幾次在街上看見有花店,陸羽星都忍不住進店去看一看,果然驗證了那位日本同學的話,在每一個花店的角落里都能找到苔蘚盆景,一點也不遜色于那些爭奇斗艷的花卉盆景。
陸羽星也漸漸地喜歡上了這種綠色的苔蘚盆景,但是因為工作繁忙,又因為暫住的地方不適宜有太多的行李,所以在日本將近一年的時間里,她并沒有和苔蘚盆景有過多的“親密接觸”。2009年結束參觀訪問的陸羽星,滿心歡喜地買了一個卡通型的苔蘚盆景帶回上海,這個卡通是一個憨態(tài)可掬的老鼠,小巧可愛的老鼠背部容器種植著綠油油的苔蘚,苔蘚絨絨的質地就像動物的皮毛一樣,兩者融為一體,煞是可愛。
幾個姐妹來她家做客,對這個卡通苔蘚盆景大呼小叫,其中一個姐妹更是“威嚇”:我的生日禮物非它莫屬,要不咱們連閨蜜都沒得做。這個從日本帶回來的卡通苔蘚盆景硬是被那個姐妹“搶”走了,其他姐妹不“高興”了,也要陸羽星想辦法給她們幾個閨蜜弄上一個苔蘚盆景。
這可怎么辦?。筷懹鹦欠赋盍?。
陸羽星幾乎不會再去日本了,沒有辦法帶回那些苔蘚盆景;讓日本的朋友郵寄幾盆苔蘚盆景,那可得很大成本,并不劃算。苔蘚其實就是青苔,并不是什么珍稀植物,且到處可見,百度百科對它的解釋是“最低等的綠色植物”,為什么自己不能培育苔蘚盆景呢?
這個想法讓陸羽星很激動。一個周日的下午,陸羽星去了郊外,專門往小溪邊、墻角處走,見到綠色的苔蘚就把它挖起來帶回住處。
搞建筑設計的陸羽星是個行家老手,但整園藝她可就不上手了,弄了好幾天,才把幾個苔蘚盆景做了出來。其實大部分都是從街上買回來的其它植物盆景,陸羽星不過是在土壤的表面再覆蓋一層苔蘚而已。就這樣“簡陋的作品”,也讓那幾個姐妹雀躍不已。有一個姐妹說,這樣的苔蘚盆景一定很有市場。
可是沒幾天,那些姐妹就一個個哭喪著臉告訴陸羽星,她送的苔蘚景全部都枯萎了,已經(jīng)沒有了生命的苔蘚變成了枯黃的一片,難看死了。原來這個“最低等的綠色植物”也不是那么容易養(yǎng)活的。
陸羽星學的是建筑,和園藝一點也不相關,因此她想找?guī)讉€合適的同學咨詢也是無從下手。沒辦法,她只好一家家大學跑,找那些園藝專業(yè)的老師咨詢;僅僅有理論知識是不夠的,她更多地跑郊外的那些農科所、植物研究所,找那些園藝師求教;陸羽星還不忘向附近一些的老農“拜師”,在田頭地間親自操弄那些苔蘚。
一段時間的拜師學藝,加上自己的不斷嘗試,陸羽星掌握了好幾種苔蘚培植方法:一、快速上苔法。將制作好的盆景山石放在水里浸泡數(shù)日,然后用山芋或馬鈴薯粉均勻地撒在山石或盆土上,再用潮濕雜草覆蓋放在潮濕處,每天噴水,一周左右即可生苔。二、接種苔蘚法。選幾塊黃土,研細加水調至糊狀,將自然苔蘚放在泥漿中攪勻,用小刷子均勻地刷在經(jīng)水泡雨浸的山石或土面上,經(jīng)常噴水,數(shù)日后苔蘚可見。還可以將取回的鮮苔去雜曬干,研成粉末,用水或稀米湯調勻,涂在盆景需要的地方,移盆于陰濕處,保持潮濕,即可生出苔蘚。三、自然上苔法。將做好的山石放到水盆中,經(jīng)常澆淘米水、洗菜水,保持潮濕,放在見天不見陽的地方,吸水石更好。四、盆面上苔法。樹木盆景的盆面所用苔蘚,可用一張薄膜平放在潮濕的、見天不見陽的地方,將原苔打成泥漿均勻地涂在薄膜上,保持潮濕,出苗后噴一次淡肥水,兩周后即可按需要使用。在苔盤根面粘上泥漿,盆土要濕潤,也刷上泥漿,然后貼上即可。
萬事俱備,陸羽星于2009年10月在上海番禺路58號的弄堂里,也就是她自己租住的院子里,開始了自己的“上海苔青植物工作室”,把侍弄苔蘚當成了她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
2009年12月初,就在陸羽星雄心勃勃地要“大干一番”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把她的苔蘚和其它植物全部都凍死了。不過到了2010年開春,那些種在院子里的植物又開始發(fā)芽抽枝,這讓陸羽星又看到了希望,重拾信心,再次培育苔蘚。
苔蘚和一些常見植物,本來都是普通的素材,但經(jīng)過陸羽星的巧手制作,成為具有故事情景的微型盆景。苔蘚盆景的制作技術并不復雜,只要有合適的青苔,選擇合適的土壤和不是很嬌貴的植物,圍繞植物捏泥成球,附上苔蘚,用繩線繞幾圈固定好,搭配上獨特的器皿就成了。苔蘚盆景值錢的并不是制作技術,而是構思創(chuàng)意。在陸羽星的作品里,有小島上孤獨的游泳者,有蘇格蘭草原上的牧羊人,有空曠的高爾夫球場上的戀人,也有椰林下散步的男女……這些用植物創(chuàng)造出來的小故事精彩紛呈,立刻變成了搶手的“寶貝”。
一開始,陸羽星的苔蘚盆景都是賣給熟悉的朋友同事,再經(jīng)過這些人的口口相傳,把他們的朋友同事再介紹到陸羽星的工作室來。這種銷售方法只是一時的新鮮,一段時間后生意就冷落下來,陸羽星開始面臨如何擴大銷路的問題了。
2010年4月,陸羽星選擇了網(wǎng)上網(wǎng)下同時進行的方法。在線下,她找了幾家家具商場合作,將自己的苔蘚盆景放在他們的店里,因為買家具的人都需要一些植物來裝點居室,這個時候如果看見新鮮的苔蘚盆景,一般都會捎上一兩盆自己喜歡的苔蘚盆景;在線上,陸羽星將自己的每一個作品都拍攝成圖片,在一些家具銷售網(wǎng)、園藝論壇、植物吧里貼上苔蘚盆景的圖片,那些一個個構思精巧、創(chuàng)意豐富的苔蘚盆景很快就吸引了眾多網(wǎng)民的關注。
現(xiàn)在的人們喜歡物品的獨特性,陸羽星自己也不喜歡重復做同樣的東西,所以她制作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她針對每種植物的外形特點進行創(chuàng)意,構思故事場景,不拘形式,好看、有趣、有意境就行。比如“擁有一個綠房子的夢想”,就是先用泥巴制作一個房子模型,然后在其上用分株繁殖方式種上苔蘚,精心養(yǎng)護后,用不了多久這個夢想就實現(xiàn)了。這款苔蘚盆景特別受女孩子家的歡迎。
苔蘚最可愛之處是它像一層毛絨絨的綠“毯子”,無論是單獨種植還是作為其他植物的陪襯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陸羽星開發(fā)出好幾系列苔蘚盆景,如卡通型,用小巧可愛的卡通容器種植苔蘚,苔蘚絨絨的質地就像動物的皮毛一樣,兩者融為一體,煞是可愛;組合盆栽型,將一些小巧的草本植物,如酢漿草等,與苔蘚一起種植,形成錯落有致的迷你植物景觀群;原生態(tài)型,苔蘚本來就給人古樸典雅的感覺,再用樹皮種植,非常具有原生態(tài)味道,而且樹皮保濕、排水性好的特征也有助于苔蘚生長;盆景型,現(xiàn)在非常流行用苔蘚制作微盆景,用苔蘚制作成跌宕起伏的覆蓋植物,配上小綠植、山石,便可成為園林小品佳作……很多時候,那些30歲以上的人都喜歡那原生態(tài)型的苔蘚盆景,有時候連盆景都算不上,因為它沒有花盆或是器皿,就用樹根或竹片圍扎而成,雖簡陋,但更具天然特色。
不要以為苔蘚是“最低等的綠色植物”,苔蘚盆景就不值錢。其實苔蘚盆景有高端和低端兩種類型產品,普通的十幾二十元的適合大眾消費,而高端的制作成本也高,比如陶罐均是特別訂做的,盆景的玩偶、配飾都是從國外郵購回來,苔蘚的土壤和營養(yǎng)液也都從日本進口,因此也就賣上了幾百元一盆。
因為創(chuàng)意的苔蘚盆景,陸羽星的生意迅速地紅火起來,很多人在網(wǎng)上或者要求上門“拜師學藝”,或者說“合作加盟”。經(jīng)過近三年的發(fā)展,2013年6月,陸羽星每個月都能賣出去上百盆苔蘚盆景,她在廣州、南京、成都等地的加盟店也在洽談之中,不日苔蘚盆景就能“遍地開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