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和妻子下崗的時候都是年近40歲的人了。兩人一無文憑二無技術。
生活還要繼續(xù),陳揚向我借了2000元錢打算擺個早點攤賣米粉。
資金到位后他卻不忙開張,帶著老婆在街上連吃了四天米粉,巴掌大的小城每個角落的米粉、面條都讓他倆嘗了個遍。
過了兩天,我接到陳揚的電話:明天一早七點在解放路廣場一角正式出攤開張,為了答謝我的資金支持,特邀我作為第一個品嘗的嘉賓。
小城解放路是政府職能部門比較集中的街道。我剛到解放路廣場就樂了,陳揚竟然在攤位上豎起了一面“攤旗”,雪白的底布上寫著六個大大的紅字:陳揚特色米粉。無論是誰走進解放路就能一眼看到這幾個字,這起碼說明這小子有品牌和廣告意識。
走近一看,陳揚的設備與一般流動早點攤稍有不同,雖然都是能推動的輪式米粉車,一般同類的早點攤上煎蛋、菜碼什么的都是預先準備好的,有客人光顧只要泡好米粉澆上一勺就行了,又方便又省事。陳揚攤上卻只有切好的鮮肉片和洗好的幾樣時鮮蔬菜,雞蛋也是生的:這現(xiàn)場煮湯就是所謂的“陳揚特色”?雖然桌凳很干凈,消毒措施也算到位,但是品種單一而且成本也不低,這能有錢賺嗎?
陳揚看出了我的擔憂,趁著暫時還沒有什么顧客的間隙,他說起了他的想法:這里是職能部門比較集中的地方,上班的人和來辦事的人不少,流動人口不多但是客源相對穩(wěn)定,所以他不打算推著車滿大街轉悠,以后就固定在這兒經營了??谖哆€算有特色,名聲傳出去了不怕沒人吃。做底的濃湯是用筒子骨燉老母雞熬出來的,成本是高了些,收費當然不便宜,但相信在這條街上班的人和來辦事的人都能接受。
還算有頭腦,我問他:“你打算收多少錢一碗?”
陳揚伸出一個巴掌:“起價五元?!碑敃r小城米粉面條的大眾價是兩元一碗,煎蛋另加一元。我正打算幫他大致算一下成本。陳揚打斷我:“你不用算了,一碗純利大概兩元上下,如果平均一天能賣三十碗,那我一家老小的吃飯問題就解決了?!?/p>
限量銷售,欲擒故縱
之后的一個月里,陳揚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有一次我居然等了十分鐘才有空位。
陳揚十分識趣,每天早上九點一準收攤,走的時候把地上的油漬和垃圾清理得干干凈凈,所以街道的城管和環(huán)衛(wèi)部門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來煩他。
第一個月陳揚到底賺了多少錢我不知道,但是他把我借給他的那2000元錢還來了。
這一天,我特地繞道到陳揚那兒去吃早餐,卻意外見到他攤位上沒有什么人。走近一看,發(fā)現(xiàn)攤位前出了個告示:粉已賣完,明日請早。
陳揚正蹺起二郎腿抽著煙,我忍不住給他上課:“你小子這是怎么回事,去菜市場買點米粉來應急很難嗎?賣完了就收攤算了,明天記得多備點貨!”
陳揚毫不在意地說:“不急不急,老規(guī)矩,九點準時收攤。今天已經賣了將近八十碗,明天最多賣九十碗還是照此辦理。后天恢復正常?!标悡P接著解釋道:“虧你還是個生意人,怎么這都不懂?我根本就是故意的。我看電視里的廣告很多名牌珠寶、汽車甚至流行歌星的CD碟片,動不動就宣稱什么限量銷售。我當時就想啊,這東西有人樂意買是好事啊,干嘛要限量呢?我琢磨來琢磨去算是想明白了,不就是唱的一出欲擒故縱的戲么?說到底就是一種宣傳手段。所以我就依葫蘆畫瓢學著試試看,也就是這兩天,時間再長就是跟錢過不去了。”
擺早點攤賣米粉能賣到搞限量銷售的地步,我當時就斷定:這小子將來想不發(fā)財都難。
遭遇競爭,妙招突圍
陳揚的米粉攤小有名氣后,他租下了附近的一個店面,不過,他馬上遭遇了一個極具中國特色的世界性難題:盜版。
生意火爆自然就有人眼紅。陳揚特色米粉烹飪之法并非絕密高新技術,吃得幾次用心炮制,味道也能一般無二。于是張某王某李某特色米粉店跟風而至。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小城新開業(yè)的同類特色米粉攤店不下20家,有的店甚至隔鄰相望。
沒有哪一條法律規(guī)定開米粉店允許搞壟斷經營。于是,陳揚特色米粉店開業(yè)半年后,每天銷量停留在兩百多碗便停滯不前了。
我對他說:一年前還半死不活地為一家人的生計發(fā)愁,現(xiàn)在你不是月收入過萬了么?該知足了。
陳揚搖頭道:“我隔壁的幾家店生意也不錯,聽說還有陸續(xù)新開張的粉店,這說明客源充足,還大有潛力可挖。不行,得想辦法,一定要想辦法。”
幾天后陳揚打電話告訴我他想出了一個個點子,讓我去看看。我趕去一看,他不知從哪兒弄來一個古色古香的巨型砂鍋擺在粉店門口,鍋里是熱氣騰騰的筒子骨燉老母雞湯,通街都彌漫著誘人的香味。“秘密武器”一亮出來,不到一周時間,米粉的銷量突破了300碗大關。
陳揚這次出手,最大的效果恐怕是引領了一次特色粉店的新潮流,擺個熬湯砂鍋出來對大多數(shù)粉店來說并非難事,見樣學樣的大有人在。有的甚至推陳出新,開發(fā)出了多種口味的靚湯。食客有了更多的選擇。競爭更是趨于白熱化。
陳揚堅持在口味上一條路走到底絕不動搖,同時想到了“規(guī)模經營”。
他費盡心思盤下了隔壁的店面,將兩個店面合并重新裝修,如此一來每日銷量又略有上升,穩(wěn)定在400碗左右。但通街經營早點的店鋪生意都不差,所以他還是一有空就琢磨怎么再上一個新臺階。
這一天,陳揚得意地打電話給我:“這次我要使一回他們學不來的狠招!”
經我們反復討論,最后上演的劇情是這樣的——
星期一早上8點,正是陳揚特色米粉店生意最好的時候,陳揚在店堂里當著眾多食客的面大發(fā)脾氣,質問老板娘豬肉快用完了,為什么不早點打電話要肉販送來。老板娘誠惶誠恐地解釋說沒想到會用得這么快,馬上就打電話要他們火速送過來。
電話打出去不到十分鐘,一個肉販就滿頭大汗地送來了25公斤已經切好的肉片。不料幾分鐘后陳揚再次當著正在大快朵頤的數(shù)十位食客和諸多等候享用米粉的食客宣布,由于剛剛送來的肉片已經變質,今天的生意被迫到此為止。老板娘神色黯然,再度掛出“粉已賣完,明日請早”的告示。
為了表達對無良肉販的痛恨與憤怒,更為了顯示絕不坑騙消費者的巨大決心,陳揚當著圍觀的上百人的面,將全部變質肉片通通倒進了潲水桶。
第二天,小城晚報刊登了一篇關于這件事的報道。雖然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是作秀炒作,但宣傳一出去,真相如何已經不重要了。
因為是關系到食品安全這樣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事件,所以幾天之內已是街頭巷尾人盡皆知。小城晚報還辟出專門版面供大家來討論這到底是嚴守商業(yè)道德的敬業(yè)行為還是炒作。隨后,小城電視臺的記者也特意對陳揚特色粉店作了專訪。
這樣的“廣告”宣傳效果當然非常好,而且還真應了陳揚那句話,別人根本就無法仿效。此次“事件”后,陳揚特色米粉店每日銷量狂漲到600碗上下。
現(xiàn)在,在這個人口不過十萬的小縣城,陳揚已擁有三家連鎖米粉店。他想出了一些吸引顧客和促銷的辦法,但效果都不太理想——無論他怎么折騰,三家店每天銷量的總和也沒能突破1500碗。陳揚自己也意識到,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在小城再開第四家店的可能性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