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石灰、粉煤灰用作添加于粘土中的穩(wěn)定性材料越來越常見,特別在道路工程中的路基施工中,這主要是路基填料用量大,石灰和粉煤灰的材料來源比較廣泛,而且價格低廉,施工簡單,力學性能和水穩(wěn)性好,成為土質改良的重要方法。
1、二灰土基層的構成
將一定數(shù)量的石灰與粉煤灰相配合,加入適量的水,經(jīng)拌合、壓實及養(yǎng)生后得到的混合料,當其抗壓強度符合規(guī)定的要求時,稱為二灰土
2、二灰土基層的特性
2.1水硬性
石灰與粉煤灰里所含的該、硅、鋁及少量的鎂等物質經(jīng)配合、拌合、加水、壓實成型后都有明顯的水硬性。因此,水是強度形成的重要條件,碾壓和養(yǎng)生時應保持足夠的水分。
2.2緩凝性
二灰土基層28d的強度約為一年齡期的17%~25%,而在2~3年內繼續(xù)增長。緩凝性給施工帶來有利條件,各施工工序間的銜接沒有水泥混凝土那樣嚴格;但是,緩凝性給早期交通開放帶來不利。
2.3整體性
二灰土成型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養(yǎng)護,其強度逐漸增高,最后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形成整體的原因有兩種,首先是由于石灰、粉煤灰含有許多化學活性物其中氧化鈣、二氧化硅物質所形成的離子與粘土顆粒的離子發(fā)生化學、物理反應,從而形成大團粒結晶體,具有很高的強度;其次是由于機械的物理力學作用,二灰土攤平后,經(jīng)過重型壓實機具將其密實,使二灰土形成緊密的結合體;第一種情況是二灰土形成強度、板結的主要原理;第二種情況則是二灰土中強度形成的必要條件。因此,二灰土經(jīng)過密實后具有良好的整體性。
2.4抗裂性好、抗磨性差
與水泥混凝土相比,二灰土在一定齡期后,具有較低的抗彎拉強度和剛度,但是它的極限彎拉應變則較大。二灰土抗磨性較差,因此,一般只適用于做基層或底基層。
2.5二灰土的便于施工性
由于二灰土強度上來慢、是因為其物理化學反應也較之緩慢,因此從拌合到攤鋪、碾壓均有較長的操作時間,便于掌握不像水泥穩(wěn)定材料從拌合到碾壓只能在初凝時間內完成,一般控制在4~5小時之內。而二灰土從拌合到碾壓成型,可以延長1~2天,對其強度沒有太大的影響,所以,施工時受雨水、機械設備、人為因素的影響相對要小得多,施工二灰土相對比較容易和方便。
石灰工業(yè)廢渣穩(wěn)定土,特別是二灰穩(wěn)定土,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板體性、水溫性和一定的抗凍性,其抗凍性較石灰土高的多。二灰土的初期強度低,但隨著齡期的增長強度的增長幅度大。二灰土中粉煤灰用量越多,初期強度越低,3個月齡期的強度增長幅度也越大。在二灰土中加入粒料或少量水泥可提高其早期強度,但由于干縮、冷縮易產生裂縫,二灰土的收縮性小于水泥穩(wěn)定土和石灰穩(wěn)定土。二灰土的抗沖刷能力明顯小于二灰碎石,一旦表面水由瀝青面層的裂縫或由水泥混凝土面板的接縫處滲入,容易產生沖刷現(xiàn)象。
3、二灰土底基層的施工
二灰土的施工方法主要有路拌法和中心站集中拌和法(廠拌)兩種。路拌法多用于三級以下公路基層的施工,廠拌法多用于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的底基層施工。在此,僅討論二灰土的路拌法施工。
3.1路拌法施工
主要包括:準備下承層、施工準備、運輸和攤鋪土(運輸和攤鋪粒料),運輸和攤鋪粉煤灰、運輸和攤鋪石灰(攤鋪二灰混合料)、拌和及灑水、整形、碾壓、接縫和調頭處處理、養(yǎng)生。
3.1.1準備下承層
當二灰土做基層時,要準備底基層;當二灰土做底基層時,要準備土基。對下承層總的要求是:平整、堅實、具有規(guī)定的路拱,沒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軟弱地點。因此,對底基層或土基,必須按規(guī)范進行驗收。凡驗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須采取措施,使其達標后,方能在其上鋪筑二灰土層。
3.1.2施工放樣
在設計寬度外0.3~0.5m設置邊樁,樁距彎道10~15m,直線段15~20m。水準儀測出標高,在邊樁上標出虛厚標志。
3.1.3上料攤鋪
上料時指派專人在現(xiàn)場指揮,根據(jù)現(xiàn)場使用車型,參照計算配料表,按進料順序并考慮均勻布置的原則,分別指揮車輛分塊卸料,并及時地用平地機或推土機攤平,不足部分補齊,多余攤走。二灰土上料順序為土、粉煤灰、消石灰、水泥(外摻)。第一種材料攤鋪均勻后,宜先用兩輪壓路機碾壓1~2遍,然后再運送并攤鋪第二層材料。在第二種材料層上,也應先用兩輪壓路機碾壓1~2遍,然后再運送并攤鋪第三種材料。
3.1.4拌和
路拌法的拌和是在三層料都攤鋪好后進行。工地上使用的是兩種機械,一種是穩(wěn)定土拌和機;另一種是拖拉機帶鏵犁加缺口圓耙。拌和原則是先干拌后濕拌。使用拌和機拌和時,先干拌1~2遍,后濕拌2~3遍;使用拖拉機時,先干拌2~3遍,后濕拌5~6遍,考慮風干、蒸發(fā)等因素,在控制最佳含水量的情況下酌情加水,為碾壓提供合適的含水量。拌和完成的標志是:混合料色澤一致,沒有條紋、灰團、花白且水分合適均勻。拌和時應注意杜絕夾層及接頭處漏拌,對接頭處要重新翻拌,必要時輔以人工處理。
3.1.5整形
拌和結束后應及時整形,整形按三步進行。第一,初評時應及時恢復丟失的施工標高控制標志,用平地機大志整平后,利用履帶拖拉機或推土機排壓1~2遍;第二,復平時按機械試鋪的壓實系數(shù),利用邊樁標定的控制標高拉線檢查控制橫坡、標高,應從高處刮向低處,避免薄層貼補;第三,終平按壓實系數(shù)考慮壓路機的碾壓,再拉線檢查控制最后一次整平,在整平過程中,平地機通過每個斷面時,都按事先拉線來調整刀片的高低,以保證要求的平整度和路面橫坡。
3.1.6碾壓
終平結束后,抽檢該層的中平標高是否符合要求?;旌狭虾糠袭敃r施工最佳含水量時,及時進行碾壓。碾壓分三步進行:第一,初壓,選用輕型壓路機(8~10t)或輪胎壓路機進行穩(wěn)壓,慢速碾壓1~2遍;第二,復壓,用重型壓路機(12~15t)碾壓,以1~2檔的速度壓2~3遍,第三,終壓用重型壓路機快壓一遍,必要時,用輪胎壓路機再壓一遍。最后壓至表面無明顯輪跡,經(jīng)檢查達到規(guī)定壓實度。
3.1.7接縫和調頭處的處理
兩工作段的搭接部分,應采用對接形式。前一段拌和后,留5~8m不碾壓。后一段施工時,將前段留下來的未碾壓部分,一起再拌和碾壓。拌和機械及其他機械不宜在已壓成的二灰穩(wěn)定土上調頭。如需在上面進行調頭,應采取措施(如覆蓋10cm厚的砂或砂礫),保護調頭部分,使穩(wěn)定土表層不受破壞。
3.1.9養(yǎng)生
二灰土碾壓完成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開始養(yǎng)生。通常采用灑水養(yǎng)生法。養(yǎng)生期一般為7d。在養(yǎng)生期內,除灑水車外應封閉交通。養(yǎng)生結束,應立即鋪筑面層或做下封層。
對于道路基層底基層的施工,要嚴格控制鋪筑材料的質量,配合比,施工機械的鋪筑方法等多種因素,現(xiàn)將心得總結如下:嚴格控制材料的質量、優(yōu)化生產配合比、合理選配性能良好的施工設備、采用最佳的組合方式、正確選擇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藝是保證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低于標高部分,嚴禁采用薄層貼補的方法,只能由混合料補足標高;施工中應嚴格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養(yǎng)生是二灰土底基層強度形成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