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說:“理想是指路明星,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真正的生活?!?/p>
“夢有多遠,人便可走多遠?!?/p>
人們常用說,現(xiàn)在是個理想失落,信仰丟失的時代。我想,不是沒有理想,不是沒有信仰,而是理想是短淺的,信仰是偏斜的。
本文謹從學生理想失落的角度分析中小學生理想教育課的缺失現(xiàn)狀,并談談當前理想教育的迫切性,理想教育教學在學校教育中的滲透。
【關鍵詞】大學;理想;教育
一、理想的光輝耀古今
像鳥兒一樣飛上藍天,這是多少代人的夢想。因為“你想飛,就能飛起來”的堅定信念,于是萊特兄弟發(fā)明了飛機,《西游記》中的那騰云駕霧出入人間天上的幻夢終成現(xiàn)實。中華百年積弱,主權(quán)受辱,領土淪喪,這是多么不堪回首的歷史的現(xiàn)狀!因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理想,周恩來、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們敦敦以求中國的革命、中國的解放,于是締造了偉大的新中國,開啟了天翻地覆嶄新的時代。
……
偉大的人物之所以偉大,在于他們有遠大的理想、遠大的志向。
“志當存高遠”,“志不強者智不達”。高遠的志向,遠大的理想,給奮斗的人們強大的動力。
二、學子空虛緣自理想的缺失
而當代學子中缺失的,我想就是這種遠大的理想。
不是我們不行,不是我們沒有理想,只是這理想太小、太淺,太近!
每當收到學生的電話、短信,談到比較多的竟是大學里的空虛、無聊!聽了此語悚然一驚!辛辛苦苦、多少個白晝勤讀、黑夜苦思,好不容易擠過獨木橋,考上了大學,大學正是廣收厚積,增長才干的大好時期,竟然會空虛、無聊!
這讓我想起一篇文章中的話:如果不改變當前大學生這種游樂成風、吃喝成風、戀愛成風的現(xiàn)象,素質(zhì)教育就只能成為口頭空談。為什么這種現(xiàn)象在大學里表現(xiàn)特別突出呢?我想缺失遠大的理想,沒有堅定不移的人生目標是關鍵因素。在小學、初中、高中,同學們會努力學習,很有干勁,因為前面有一個美好的大學在等待。
等到奮力拼搏考進了大學后,四顧茫然,竟不知何去何從。大學里沒有老師嚴格的監(jiān)督,沒有學校嚴肅的規(guī)矩約束,于是他們或以為大學就是享受一把的天堂,辛苦十多年也該休息休息了,或想有所作為卻也無所適從不知所以。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家庭也好,學校也好,都只給了他們一個目標——考大學。這個目標成為學生們心中根深蒂固的夢想,當考上大學,實現(xiàn)了沉淀心中十多年的目標之后,應該去干什么,卻沒有明確的目標指引。這或許受了古代“學而優(yōu)則仕”的流毒影響。只是時代變了,社會發(fā)展了,大學已不學習的終點,而是學習的起點,奮斗的起點,創(chuàng)業(yè)的開始。或者說剛到了大學,我們只是完成了基礎,遠遠還沒有學好,還不“優(yōu)”呢,更談不上“仕”。
缺失了理想的教育,就像缺失了心魂的軀殼,只能在世間游蕩,虛度光陰,空費父母血汗,甚至為害社會。
家庭、學校培養(yǎng)出來的就是這樣的危險品嗎?
也許有人要說,這只是特例、少數(shù)。是的,輕視自己生命、漠視他人生命的確實是少數(shù),利用科學犯罪的高科技人才也不多。但是,多的是什么呢?多的是在大學渾渾噩噩、虛度光陰的學子呀!
經(jīng)常聽到“大學生給人泡腳,小學生當別人的老板”這樣的話語,雖不中聽,卻反映了一個現(xiàn)實。難道讀書是沒有用嗎?不,肯定不是的。恰恰相反,而是這些大學生在初中、高中只為考上大學而苦讀,卻不問世事;在大學覺得畢業(yè)了就會有好工作,無需努力,所以整日優(yōu)游度日,不思進取。這怎能在社會立足,他們最終不如學憑不高四處奔波勤于實踐的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我想,學生缺失的理想這一課,家庭、學校要負起這個責任。
學生來學習,不僅要考大學,上大學那只是學習的的附贈品,學習還應當是除學習知識本身,了解古今中外,通曉天文地理等外,還應當是學習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以天地良心、國家社會為已任。
三、補上理想教育這一課
家庭、學校要樹立這個觀念。尤其是學校,開學第一課,就應該是理想教育。
小學、初中、高中乃至大學,開學第一課,不應是知識教育,也不應是學法教育,而應該是理想教育。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勵志教育課
如何進行理想的教育?如何開展理想教育課?方式方法是多樣的,現(xiàn)略作探討。
1.可以在全校性的集會活動如開學典禮上宣揚,講明讀書的目的,立身存志的重要性。列舉本市本鄉(xiāng)本校名人偉器,激勵廣大學子追幕先賢,以先賢為榜樣,積極奮發(fā)。要相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更何況這是活生生的、發(fā)生在自己家鄉(xiāng)值得自己驕傲和引以為自豪的人和事。
2.可以組織讀名人傳記名人文章的活動。閱讀名人傳記,看名人文章,可以具體鮮活地體會名人成長的艱辛,感受他們不屈的意志,高遠的理想,為實現(xiàn)遠大理想而頑強拼搏的精神。魏書生在他的諸多個一分鐘里,就有讓學生每天讀名人傳記或名人文章一分鐘這一點。名人的故事,名人的氣節(jié),名人的精神,名人的風骨,時時在同學們心中回蕩,時時在同學們腦中縈繞,怎不會鑄就一個個朝氣蓬勃的青年!學??梢猿浞掷脠D書館里的書本,老師可以充分網(wǎng)絡的無限資源,為學子們提供一個滋養(yǎng)精神的源泉。
五、結(jié)語
在缺失理想與信仰的時代,外界的壓力突然消失時,個體便會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于吃喝玩樂虛度光陰。倘有人能始終抱定理想堅定信念努力前行,他便將成為時代的中流砥柱。這也就是這個社會蕓蕓眾生多,而杰出的人物少的原因吧。
我想,如果我們的家庭,學校乃至社會加強對未成人的理想教育,那么我們的接班人就真的是長江后浪推前浪,我們的國家也就真的日益繁榮富強,社會和諧,人民幸福安康了。這不是歷代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追求的理想和大同世界嗎?
【參考文獻】
[1]張招新《重塑理想教育,成就理想學生》(《中學課程輔導之教學研究》2009年第1期)
[2]《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肖川著。(博客文章)
[3]《論語譯注》楊伯俊著,2002年版。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海滄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