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的改動要求降低了初高中物理學習的難度性,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的方法有:培養(yǎng)學習物理的趣味性,增強教學模式與直觀性能,重視新舊知識的理解與加深鞏固,開展自主、研究、合作的教學思維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以及思維的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興趣,傳授學生學習的方法以及思維想法。
【關鍵詞】教學方法;初高中物理的連接;新課程的理念
初高中物理的改革是依據(jù)當前的教育體系理論進行改革,其教育理念是:提升整體初高中學生對科學的認知與素養(yǎng),其三維教學的目標為:引導技能與知識,過程與方法,情感和價值觀念的綜合論證。提倡以人為本,自主學習的全過程,新課程的改革要求教學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降低中學生物理學科的難度性,深入探討中學生物理教學的難題。
一、初高中生學習物理的步驟
初、高中的物理教材編寫的內容是一致的,都主要是“力、熱、聲、光、電”幾個主要板塊,但初中階段探究的問題大多是單一的,簡易的,靜態(tài)的,讓學生容易接受,而高中的探究的問題較為復雜,探究解決的過程常常是動態(tài)的、多個狀態(tài)以及多個過程的。初中的教學模式是以直觀的模式為主,物理課程的規(guī)律很大部分是來源于實踐的,而高中的物理教學是從形象的思維到抽象的思維。
二、關于初高中物理難學的問題
大部分初中生進入高中以后,通過不同的途徑獲取了對物理學科的認識,導致了對物理學科的恐懼感,這種觀念得以傳播,更多的學生也就對物理學科產(chǎn)生了極大的恐懼感,尤其是女生,被這種錯誤觀念熏陶,認為女生生來就學不好物理的,逐漸的也就產(chǎn)生了放棄學習物理學科的想法?,F(xiàn)在各個中學大量的擴招,很多學生在初中的時候物理學科就學不好,上了高中之后,其相關的知識就很難銜接上,而且高中的學科又多,這也就導致學生學習物理的困難。另一方面,學生的思維方式轉變很困難,在很大程度上知識依賴于感性材料,而對理論上的探究與解析還不夠,這也是學習物理科目難的問題之一。
初中物理的學科知識學的是科學,物理知識占據(jù)著很小的一部分,在上高中之前還沒有完全形成這種概念,初中的物理學習幾乎都是用肉眼可以看到的直觀現(xiàn)象,對其理解的能力要求特別低,對智商的要求也不是特別高,但到了高中以后,隨著壓力的增大,高中的物理都是相對復雜、抽象復雜的,對其思維的能力要求很高,這樣就形成了鮮明的差別,從而導致中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困難。
數(shù)學知識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數(shù)學應用于物理學科,學生對物理的感知力水平是對學好物理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習好物理的前提是學好數(shù)學,但是在高一很多的物理課的上所用到數(shù)學知識,在數(shù)學的學科中都沒有學習過,這也就造成了學生學習物理的恐懼感與阻礙。教師的原因也是很大的,老師對初高中生學生的不同,教材的不同,思考的還不夠全面,老師常常對學生期望值過高,對學生的作業(yè)太為嚴格,考試難度加大,從而導致了考試的合格率偏低,有的學生甚至不及格,與初中的分數(sh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學生慢慢的也就失去了學習物理的信心。
三、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的策略及意義
放緩教學的進度,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教學的過程,我們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避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影響教學的成果。在整體教學中,教師要加大對基本技能以及基礎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對于既是難點又是重點的問題,要先讓學生充分思考,然后再進行深入的解析,最后才能達到掌握的目的。
大部分的學生覺得物理學科有一定的趣味性,但卻不容易學好,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增加一些和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探究實驗,讓學生體會到物理來源于生活,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和求知欲望。并且在探究活動中,當學生遇到困難時要適當?shù)墓膭詈鸵龑W生,啟發(fā)他們找出失敗的原因,引導他們找到改進的方法,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快樂,不斷地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向學生講解一些物理學家在探索道路上的感人事跡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慢慢引導學生對物理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利用好教學上的鏈接點,老師應該知道學生從哪些點啟發(fā)出去,進一步深化知識的理解性。在解析教學大綱的基礎上,也要考慮到學生對知識成面的掌握程度,利用已有的知識來認識新的知識,從而達到對新的知識掌握的目的。實施合作、研究、自主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提升,高中物理教學的教學方式可以分為合作交流,小組研究,實驗研究,自主預習等活動,把傳統(tǒng)教的教學模式逐漸轉化為學的教學模式。指導學生運用類比,概括,抽象,比較,分析的思維方法,對較為感性知識的材料展開思維的加工,用來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抽象能力。
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培養(yǎng)出良好的思維方式及學習習慣,逐漸讓學生養(yǎng)成會學習的好習慣,學生就可以做到課前預習,標注疑難問題;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地思考、合理的記筆記;課后獨立完成作業(yè)以及及時復習鞏固,做到解題規(guī)范,計算準確。讓學生弄清物理概念以及規(guī)律,挖掘概念間的外延及內涵。重視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的特點,指導學生學習的具體方法,在教學當中應盡量的給出一些直觀的感性材料以及相關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逐漸讓學生加深對物理知識的融合,對其整體的思維模式進行提高,慢慢讓學生適應對初高中物理的學習。
四、結束語
縱觀全文,初高中教學的鏈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新課程的改革需要初高中的物理教師認真的進行教材的探究與學習,同時也要掌握好其課程的梯度,掌握好教學的銜接,這樣就可以順利的完成物理教學的任務。
【參考文獻】
[1]田世昆.胡衛(wèi)平.物理思維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9(9).
[2]姚文忠.物理教學及其心理學研究[M].杭州大學出社,2001(6).
[3]魏俊梟.張潔.新課程背景下的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策略探究[J].浙江省海鹽縣元濟高級中學,2010(9).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