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操作也占到中考試卷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所以化學實驗教學必須跟上新課程的步伐,教學中要注重貼近學生的生活、要增強趣味性、要具有探究性。
【關鍵詞】化學實驗;趣味性;探究性
化學實驗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功能要充分挖掘,尤其是它的育人潛能如何通過教學實驗體現(xiàn)出來仍是大家關心的問題。從化學教育現(xiàn)代化來看,化學實驗是個突破口和生長點,現(xiàn)代化的新方法、新手段、新教材可以在實驗中體現(xiàn)和應用。對化學教育工作者來說,從事實驗研究應該是基本功,設計簡單新穎的實驗方案,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能力并養(yǎng)成科研習慣。
一、化學實驗要貼近學生的生活
將“面向全體學生的化學”“面向公民的化學”這一新課程理念落實到化學教科書中,要求化學教科書的內容要貼近生活、貼近社會,讓學生學習“有用的化學”。作為化學教科書內容重要組成部分的化學實驗,我們更應注意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通過做實驗來解決生活和生產(chǎn)中的問題,對拓展學生實驗能力,提高科學素養(yǎng),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和價值。
為了避免化學實驗脫離實際,應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合適物品,設計方案親手實驗。在實際教學中我非常注重將實驗設計的更貼近學生生活。如到學校附近的化工廠考察化學變化在工業(yè)上的應用;利用植物來制取酸堿指示劑。組織學生進行實地滅火比賽,教師制造出不同位置不同燃料的火災,讓學生自己尋找滅火材料,設計滅火方案,通過親身體驗,讓學生明白滅火原理,同時也增強消防意識。
在親身經(jīng)歷后,學生已經(jīng)能自行選取生活中的材料來代替實驗中的儀器完成一些實驗了,所以我就最大限度地將演示實驗轉化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的學生實驗。初三學生好奇心強,富有參與精神,很樂于自己動手做實驗,而且每次實驗的成功都給他們帶來無比的欣喜。動手做實驗的學生由于是在全體同學面前做實驗,注意力特別集中,收效特別好。這不僅創(chuàng)造和培養(yǎng)了他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也鍛煉了他們大膽、心細、勇于表現(xiàn)的良好品質。
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中的很多化學現(xiàn)象都可以作為化學實驗素材,這些素材學生熟悉,內容豐富,易于接受。以這些素材為實驗內容,能激發(fā)學生注意身邊的化學現(xiàn)象、解釋身邊的化學現(xiàn)象,利用身邊的化學現(xiàn)象,更好地學以致用。
二、化學實驗要增強趣味性
化學實驗具有動機功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人們的共識。但是我在教學中卻發(fā)現(xiàn)做實驗也不是百分百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多的調查結果顯示也是如此,這不得不引起我的注意!糾其原因的話,我想也許是我們的化學實驗的“學術化”傾向太明顯了,或者說是我們還有很多的實驗比較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如何增加化學實驗的趣味性.成了人們開始關注和研究的一個問題。為此,“課標”實驗教科書中采取了“趣味實驗”“家庭小實驗”等新的化學實驗形式。
趣味實驗就是指以生動、鮮明、新奇的實驗現(xiàn)象來引發(fā)學生興趣的一類實驗。例如滬教版的“課標”實驗教科書中的“面粉爆炸實驗”“用碘水檢驗馬鈴薯、芋頭、面包等食物中淀粉的實驗”等。所謂家庭小實驗是指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用品作為實驗儀器和藥品,由學生在家里獨立完成的一類實驗。這類實驗儀器和藥品相對易得,實驗較為安全.操作并不復雜,但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教學實踐表明,家庭小實驗的引入使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外,它對激發(fā)學習興趣、鞏固知識技能、培養(yǎng)能力、開發(fā)智力起到一定作用。當我第一次向學生布置緒言課的家庭小實驗觀——察蠟燭色態(tài)、構造及點燃時的現(xiàn)象,學生感到很新奇。第二天到課堂上七嘴八舌詢問老師,經(jīng)過簡要解釋和指導后,有的同學回家又重復做了這個實驗,一旦做成功了,其興奮之情自不必說,學習化學的興趣也隨之激發(fā)出來。后來,每逢做演示實驗時,學生往往會問老師:“我自己在家里能不能做?” 家庭小實驗的開發(fā),不僅豐富了學生課余生活,使學生擴大了視野,培養(yǎng)了動手實驗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們與課堂教學內容同步,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起到促進作用。
三、化學實驗要具有探究性
探究實驗教學,不是簡單、直接地讓學生掌握前人的科學結論,而要引導學生“像以前的科學家”那樣,通過實驗探索規(guī)律、發(fā)現(xiàn)真理。
目前,有許多教師在教學中過于強調實驗對化學概念、規(guī)律和原理的驗證,如“探索性實驗”或“啟發(fā)性實驗”不過是按部就班去做,學生幾乎不需要“探索”,就可以得出結淪,更不要說發(fā)揮實驗功能、促進科學素養(yǎng)發(fā)展,就連學生最初的實驗操作興趣,也會喪失殆盡。改變化學實驗“照方抓藥”式的現(xiàn)狀關鍵是加強實驗的探究化設計。這對于發(fā)揮化學實驗功能,發(fā)展學生科學探究能力,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說實話,探究行實驗設計有一定難度,大多數(shù)教師在這方面還是存在問題。建議應該通過對實驗過程的設計讓學生在學到化學知識與技能同時,也學會多種科學方法,讓化學知識的學習與實驗探究活動、科學探究能力的發(fā)展有機結合起來。
四、結束語
此外,化學實驗還要盡量綠色化、簡單化、微型化。當然,實驗的安全也很重要!總之,化學實驗教學要跟上課改步伐僅靠以上幾點建議還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我們化學工作者不斷的去研究實驗、做實驗、設計實驗,不斷的創(chuàng)新、探索,讓化學實驗在教學中能真正發(fā)揮出它應有的功能。
【參考文獻】
[1]沈理明.化學實驗教學與研究[M].貴州:貴州教育出版社,200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劉知新.《化學教學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臨湖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