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科學探究需要通過觀察和實驗等多種途徑來獲得事實和證據(jù)”,這就強調(diào)了實驗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生物實驗課中演示實驗很多。演示實驗的成功與否、質(zhì)量的高低,對提高生物學教學質(zhì)量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教學中,究竟怎樣才能提高演示實驗的教學質(zhì)量呢?我建議教師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
一、充分做好實驗準備工作
如果老師實驗技能不熟練、缺乏準備在演示時就會手忙腳亂,教學時就會失去嚴密的邏輯性,這樣就不能達到預期目的。老師應(yīng)對整個實驗了如指掌,從實驗技能、組織指導上進行反復練習和研討以便使課堂演示達到最佳效果。
如:在做“呼吸運動與肋骨和膈的運動關(guān)系”的演示前,先要把模擬胸廓和肺的模型制好,并且對模擬肺模型進行反復檢測,然后擬定演示計劃:①關(guān)于肋骨運動的演示,先介紹模擬用具的各組成部份,再演示整個實驗,并要求學生總結(jié)觀察結(jié)果,最后教師進行補充,把結(jié)論制成表格,這樣既突出了復雜過程的重點又降低了學習難度。②關(guān)于膈的運動的演示(步驟同上)。
二、注重提高學生實驗觀察的質(zhì)量,提高實驗效益
1.把握出示實驗器具的時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演示實驗一般穿插于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因此要注意避免過早擺山實驗器具,影響學生注意力的集中。由于很多學校課堂演示時用的實驗臺就是講桌。教師可以在講桌下面搭一定高度的放置臺擺放實驗器具。如:做演示實驗時,可以先將實驗器具收放在一個大托盤中,抬到放置臺上。開始演示時一起抬出,演示結(jié)束時及時放回放置臺。以免在教學時無關(guān)刺激過多,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2.提高實驗演示的可見度
所謂可見度就是指在實驗時能讓每一位學生清楚地看到實驗裝置、組成結(jié)構(gòu)、操作程以及實驗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可以把演示架或演示臺加高,對較小的物體需要觀察時,可以配合使州掛圖或幻燈。
如:在做“用顯微鏡觀察四種基本組織”的演示實驗時。學生不能當場觀察,教師可以預先觀察、給出圖。然后把圖形制成幻燈片投射出來。一來可以復習正確的作圖方法,給學生作一個示范圖;二來可以讓學生清楚看到實驗結(jié)果。
3.引導學生探查實驗中的“精髓”
初中學生好奇心強對實驗有濃厚的興趣,積極性很高,但在學習演示實驗時往往忽略對重點知識的掌握,教師在演示過中要明確引導,直接指向目標知識,避免學生分不清輕重找不著要點。
如:在做“觀察凝固的血”時,學生觀察完以后教師直接指出要點:①實驗現(xiàn)象的名稱;②血清的概念;⑧血凝固的機理。最后,把此實驗與“觀察加人抗凝劑的血n”做簡單比較,這樣既復習了舊知識又加深了新知識在學生大腦中的印象。
三、多給學生機會,多讓學生動手,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基本素養(yǎng)
1.注意擴大同類實驗的量,給學生更多參與和觀察的機會
為了說明一個問題往往有多種實驗方法,為了加強學生的印象,盡可能擴大同類實驗的:數(shù)創(chuàng)造較多的意境,使學生在大量事面前相信實驗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結(jié)果。
如:在做“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時,除了準備蘿卜條還可以準備番茄塊青菜葉等材料進行實驗,通過多次實驗加深學生對實驗的理解和印象,同時也解決了課后動動腦的問題。
2.給學生更多動手的機會
一場實驗,學生參不參與、動不動手,其效果是差別很大的。我們很多老師習慣了自己壟斷實驗平臺,包辦演示。這樣一種實驗作風不利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利于讓學生在動手中開動腦筋、積累感性知識和具體體驗從而上升到理性思維。教師包辦實驗,一做到底,還有一個弊病,就是有的學會誤認為教師做實驗是在“耍魔術(shù)”,對實驗結(jié)果缺乏信任。因此,教師應(yīng)該根據(jù)實驗的難易程度和實驗的目的,凡是能夠讓學生參與動手的,一定要盡量讓學生親自去做。當然在實驗操作開始之前教師應(yīng)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課前培訓和現(xiàn)場指導,要對實驗的安全性、結(jié)果的可靠性做到心中有數(shù)。要讓大部份學生能走上講臺做實驗。一可以提高學生對實驗的可信度;二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
如:在做“植物生活需要無機鹽”的示實驗時,不能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實驗,教師可培訓幾個學生,讓他們在課前進行選材和實驗,在實驗過程中認真觀察幼苗,作好幼苗生長記錄。當教師課堂演示時,先讓參與實驗的學生向全班匯報材、實驗和生長記錄的情況。最后教師出實驗幼苗對比實驗前后幼苗的高度和顏色的差異,并分析和總結(jié)實驗結(jié)果。
四、帶領(lǐng)學生自制教具、學具,增強直觀效果
自制教具與學具,有著配備儀器不可取代的作用,它不但能彌補儀器的不足,減少學校經(jīng)費開支,更重要的是能培養(yǎng)師生的創(chuàng)造才能,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如:在做“光合作用產(chǎn)生氧”的實驗中可以自己制作簡易裝置,首先將數(shù)條新鮮金魚藻放人五色的礦泉水料瓶,然后裝滿水再在瓶蓋上打一個小孔,安裝上一能彎折的塑料吸管,接頭處用凡士林密封,并將瓶蓋擰緊(注意密封好不能漏氣)。
初中生物教學最忌木訥枯燥的滿堂灌。有了演示實驗使整堂課變得生動有趣,只要充分發(fā)揮演示實驗的優(yōu)勢,真正上好演示實驗課就可以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qū)團澤鎮(zhèn)河包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