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出現的思維方法、運算方法等方面的錯誤,一般都依賴于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糾錯,他們缺乏獨立的自覺的自我糾正錯誤的意識和習慣.所以必須從培養(yǎng)學生自覺糾錯的意識和習慣入手,必須從培養(yǎng)學生的自覺糾錯的能力入手,使他們在考試中能很短時間發(fā)現錯誤并能及時糾正錯誤,也就是瞬時知錯和瞬時糾錯,從而錘煉學生頑強的學習毅力和堅強的抗挫折能力,提高其數學學習的興趣,進而增強其可持續(xù)學習數學的信心和欲望.為此我們開展了安徽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立項課題《高中生自覺糾錯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構建了培養(yǎng)學生自覺糾錯能力的教學模式.
1 學生自覺糾錯教學模式的構建
教學流程:【創(chuàng)設情景】-【思維暴露】-【錯點查找】-【錯因分析】-【自覺糾錯】-【反思總結】.
(1)【創(chuàng)設情景】
“錯誤是正確的先導”,學生在解題時,常常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對此,教師應針對學生常犯的一些隱晦錯誤,創(chuàng)設糾錯情境,引導學生分析研究錯誤原因,尋找治“錯”良方,以彌補學生在知識和邏輯推理上的缺陷,提高解題的準確性,增強思維的嚴謹性.例如:學生常常想當然把平面幾何的有關性質照搬到立體幾何中,教師在黑板上很難表示清楚,學生也難以理解和想象.所以教師可以應用《幾何畫板》設計創(chuàng)作相應的課件, 創(chuàng)設糾錯情境.
(2)【思維暴露】
所謂學生的思維暴露過程,就是使學生內在的思維外顯,從而讓老師知道他在想什么、怎么想.學生將自己的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曝光,便于教師及時反饋、評價與有針對性引導.可以從“說”中暴露思維.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的智力發(fā)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予語言的”.讓學生把思維過程講出來,利用多媒體手段把錯點的投影到大屏幕上.
(3)【錯點查找】
組織學生討論、體會,結合教材的重點、難點、易錯點以及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相互答辯,查找錯誤,指出錯點.這是讓學生“知其錯”.
(4)【錯因分析】
查出錯點后,組織學生進行錯因分析.這是讓學生“知其所以錯”.一般從四個方面尋找歸因:1、思維的組織性、條理性差,不善于有目的、有條理地進行思維.遇到問題往往靠直覺經驗判斷,憑想當然推理.2、思維具有片面性,只考慮那些直接從經驗中所構建的事物的意義,而不能全面地分析問題,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解決問題的關鍵.3、思維缺乏靈活性、變通性,思維具有惰性,習慣于生搬硬套,而不是弄懂意義,根據具體問題靈活選擇方法.4、思維缺乏邏輯性和嚴謹性.
(5)【自覺糾錯】
糾正錯誤是對錯誤的清除過程,同時也是正確觀念建立的過程.學習是學習者調動自己獨特的經驗,對新信息進行對比、分析、批判、選擇和重建的過程,這個過程類似于生命有機體的成長是自主能動而充滿個性的.與錯誤的暴露和清除一樣,正確觀念的建立是學習者個體行為,教師可以啟發(fā)誘導,但無法包辦.成功的糾錯教學不僅是認識的優(yōu)化,更是學習興趣、學習情感、學習觀念的升華.
(6)【反思總結】
要引導學生把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錯例歸類、錯因分析.學生人手一本錯題集,收集自己的錯誤案例,原原本本的記錄錯誤痕跡,并在留白處用紅筆清楚的寫明致錯原因及正確規(guī)范的解答過程,定期對錯題集進行整理、翻看,注意類似的錯誤犯過幾次,通過錯誤的反復暴露、不斷糾正、積極反思、及時總結,增強糾錯自覺性,提高自覺糾錯能力,讓學生清楚的看到自己在學習中癥結所在并設法逾越障礙.當問題得到徹底、圓滿的解決后學生會很有成就感,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會被大大的調動起來.學生的學習潛能會得到充分開發(fā),最大限度地學習效率和教學有效性.
2 明確自覺糾錯的意義
通過“學生自覺糾錯”教學模式的開展,讓學生能夠很好地明確數學學習中自覺糾錯的意義、作用.并能很好地感知這一教學模式開展的效果.所以各小組通過問卷調查、面對面交談、開展講座、批改作業(yè)的批語等各形式讓學生明確自主糾錯作用和意義.具體讓學生明確的有以下幾點:
2.1 糾錯利于端正學習態(tài)度
眾所周知,數學這門學科幾乎每天都有作業(yè).每次在批改作業(yè)時,都會發(fā)現有不少問題.有的學生拿到作業(yè)本看都不看一眼就塞進了抽屜,有的學生翻開作業(yè)本一看發(fā)現錯了不少,就順手拿來別人的作業(yè)本,再進行所謂的“訂正”.這充分說明了這部分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這種錯誤的態(tài)度最終影響了學生學習的效果,擴大了學生間的學習差距.所以,必要的糾錯能促使學生端正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2 糾錯利于加深對知識理解
任何一門學科,都要學以致用.看似簡單的概念,在用起來時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對學生出現的錯誤必須及時糾錯,以強化鞏固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同時引導學生正確的思考方法,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在作業(yè)教學中經常會有這樣的現象:一條題目訂正過一遍、兩遍甚至于更多時,每次仍然有學生會出錯.問題出在,學生不了解發(fā)生錯誤的原因,可見,糾錯是必須的,同時也是需要耐心和時間的.
2.3 糾錯利于培養(yǎng)反思能力
糾錯是作業(yè)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教師上課需要反思,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應該進行反思,反思是指學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找出重點、難點,形成自己認知過程中的一個知識網絡,從而為進一步學習數學做好準備.糾錯其實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反饋的過程.利用所學知識和解題方法,進行自我調整,使學習過程中的錯誤、疑惑得到解決,從而加深理解,真正掌握數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