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市學軍中學的校園學術節(jié)中,筆者需要開設了一節(jié)示范探究課,內容是排列組合的章節(jié)復習課.
在教學設計時,筆者考慮這么幾個問題:
(1)設計的問題背景簡單典型,學生容易拾階而上;
(2)通過這節(jié)課能把排列組合的典型的策略和方法進行梳理和復習;
(3)能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通過學生的探究解決問題;
(4)能有效的吻合筆者授課的實驗班的學生的思維快的特點.
翻閱了很多雜志,也請教了不少同事.應該說是基本上達到預期的目標.以下案例是執(zhí)教后的思考,頗有感悟,現(xiàn)與讀者共享.
1 簡單熟悉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的思維“熱”起來
問題 6個不同的小球放入四個不同盒子中,允許出現(xiàn)空盒,有多少放法?若不允許空盒呢?
生1:前面一個問題,分步計數原理,分球入盒,分六步,每球入盒有4種情況,總共有46種.
設計意圖 數學來源于生活,當然可以回源到生活中去,通過解決生活中的有趣的問題,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5 課后的反思
課標指出,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只限于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高中數學課堂還應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學習數學的方式,這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助于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在教師引導下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
在本節(jié)課的設計和執(zhí)教過程中,筆者始終堅持的是充分的放手給學生,給他們充足的時間,讓他們獨立的進行嘗試,師生進行合作.實踐證明,數學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而且基本上都能合理解決,并且想法有時更加合理.
讓學生解決,用學生的思路教學,老師是學習者和合作者,這對老師提出很大的挑戰(zhàn),要能及時領會學生的意圖,又能適時進行參與.但不管怎么說,這樣的教學效果是顯而易見的,有利于完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培訓學生獨立思考,探究問題的能力,更加快速的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