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武咸高架橋工程實際特點,詳細的闡述了曲線箱梁預應力張拉伸長量相關計算與測量方法,并對理論伸長值與實測伸長值進行了比較,得出了可行性結論。
【關鍵詞】緩和曲線等距線;伸長量;計算方法;測量
一、概況
本高架橋工程,結構形式為27.6m+30m+40m+30m=127.6m預應力砼單箱三室箱梁。本聯(lián)處曲線段,曲線段由緩和曲線及圓曲線構成。本工程預應力施工特點為,預應力束布置形式為空間曲線布置。每束預應力束長度均不同,為準確計算理論伸長量,必先計算每束預應力束長度。
下面以邊腹板預應力束F3-1為例,介紹曲線箱梁預應力張拉伸長量的計算與測定。
二、預應力束長度計算
已知本區(qū)段線路中心線曲線半徑R=257.5m、轉角左轉79°05'33.5\"、第一緩和曲線長55.922m、第二緩和曲線長65.631m、第一段切線長241.179m、第二段切線長245.795m、曲線長416.237m。ZH點里程為K1+231.760,HZ點里程為K1+647.996。
腹板預應力束F3-1的平面布置形式為距中心曲線外D=8.43m的等距線,為實現(xiàn)計算,將分別計算圓曲線等距線及緩和曲線等距線。
(1)F3-1各段平面曲線長度計算
依據(jù)理論公式及相關已知參數(shù)計算F3-1束距中心線D=8.43m的平面曲線長。
①F3-1束圓曲線長度計算:
由理論公式:L圓=(R+D)*θ=(R+D)*Lr/R
L圓=(257.5+8.43)×115.199/257.5=118.97 m
②F3-1束緩和曲線長度計算:
由理論公式:,可知為對應中心點到緩和曲線起點長度。所以,要計算F3-1束緩和曲線長度L緩,就必須通過計算F3-1束所處線緩和曲線段的終點到緩和曲線的起點的長度Ls,及計算F3-1束所處線緩和曲線段的起點到緩和曲線的起點的長度L1,最后F3-1束緩和曲線長度L緩即為:L緩=Ls-L1。
式中,R=257.5m;D=8.43m;s=55.922m;1=1278.481- 1231.760=46.721m;(s為橋梁中心線處緩和曲線全長,1為橋梁中心線處里程點K1+278.481到橋梁中心線處緩和曲線起點里程K1+231.760的長度)
即L緩=-=[55.922+55.9222/(2× 257.5×55.922)×8.43]-[46.721+46.7212/(2×257.5×55.922)×8.43]=9.477m
即LF3-1平=L緩+L圓=118.97+9.477=128.447m
所以F3-1(外邊腹板)與F3(中心線)平面曲線長度差異
△L平=LF3-1平-LF3平=128.447-(1402.881-1278.481)=4.047m
(2)F3-1曲線總長度計算
由設計圖知F3預應力束曲線長度LF3=125.767 m,在此我們做個近似計算,將△L平視作F3-1曲線的凈增量,則:LF3-1=129.814 m
三、預應力束張拉伸長量計算
1、F3-1束伸長量計算
已知相關應力參數(shù)如下表示:
四、實際伸長值的測量
施工過程中鋼絞線預應力張拉時,因鋼絞線的外露部分,大部分被錨具和千斤頂所包裹,鋼絞線的張拉伸長量無法在鋼絞線上直接測量,故只能用測量張拉千斤頂?shù)幕钊谐?,量測鋼絞線的張拉伸長值。
如果鋼絞線伸長值大于200mm,由于千斤頂行程有限,張拉需分多步進行。每次張拉至千斤頂活塞伸出180mm左右后,測量伸長值(這中間注意記錄0.1σ及0.2σ時的伸長值),然后放張,錨固鋼絞線。重新安裝千斤頂后,測量第二次張拉時的活塞初始伸出值,再張拉至100%σcon。千斤頂前后行程之和即為σcon伸長值。最后,回油測出內(nèi)縮量。
總伸長量=(20%伸長值-10%初始值)+(σcon累計伸長值-10%初始值)
實測成果如下表:
五、結論
從表可以看出,F(xiàn)3-1預應力張拉的實際伸長量與理論伸長量之差在±6%范圍內(nèi)。據(jù)統(tǒng)計,在本工程所有預應力束張拉實踐中,預應力張拉的實際伸長量與理論伸長量之差基本上在±6%范圍內(nèi),說明上述算法的理論值與實測值比較吻合,也說明該算法是實用而有效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 F50-2011.
[2]董剛.公路緩和曲線等距線性質的探討及其長度計算[J]山西建筑.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