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寬扁梁樓蓋由于其設計特點而有助于梁柱節(jié)點的延性提高,其在工程中的應用逐漸增多,本文通過結合筆者工程實踐經(jīng)驗,對寬扁梁樓蓋設計時應當注意的設計要點等相關問題展開探討,同時結合實例加以分析寬扁梁在特殊情況下的應用優(yōu)勢,為同行提供借鑒。
【關鍵詞】結構設計;寬扁梁;抗震性能;結構布置
1.寬扁梁設計要點分析
從設計實踐經(jīng)驗表明,對于寬扁梁設計來說,其不僅僅需要滿足框架梁的設計要求,同時其還需要滿足寬扁梁自身特殊性的設計要求。
1.1寬扁梁布置以及截面尺寸選取
(1)對于一級抗震等級要求的框架結構來說,其不適宜采用寬扁梁樓蓋設計。對于框架結構中采用寬扁梁樓蓋設計時,布置寬扁梁應使其與框架柱中線重合,而且樓蓋應采取雙向布置寬扁梁。
(2)合理地選取寬扁梁的梁高是設計寬扁梁的關鍵步驟之一。結合設計實踐經(jīng)驗以及相關規(guī)范要求,寬扁梁的梁高適宜選取計算跨度的1/22-l/16,對于跨度較大者則適宜采取較大值。同時要求梁高應大于2.5倍樓板厚度。對于寬扁梁的寬度選取則應小于3倍梁高。另外,規(guī)范對于寬扁梁的截面尺寸給出了相關的設計要求如下:bb<2bc,bb≤hc+hb,hb≥16d。式中:bc為柱截面寬度,圓形截面取柱直徑的0.8倍;bb、hb——梁截面寬度和高度;d——柱縱向鋼筋直徑。
1.2寬扁梁配筋設計
對于寬扁梁樓蓋的梁柱節(jié)點核心區(qū)的配筋設計是關鍵之一。寬扁梁箍筋加密區(qū)的長度不僅應滿足抗震設計規(guī)范中規(guī)定的框架梁加密區(qū)長度,還應同時滿足自梁邊算起lnE長度以及自柱邊算起至梁邊以外b+h范圍內(nèi)長度的較大值。對于寬扁梁柱內(nèi)節(jié)點核心區(qū)的配箍量及構造要求同普通框架;當邊柱和中柱節(jié)點在扁梁交角處的板面頂層縱向鋼筋和橫向鋼筋間距較大時,可采取在板角處布置附加構造鋼筋網(wǎng)片,鋼筋網(wǎng)片伸入板內(nèi)的長度應大于板短跨方向計算跨度的1/4,并應按受拉鋼筋錨固在扁梁內(nèi)。
1.3寬扁梁抗震性能分析
(1)寬扁梁可以有效地滿足抗震設計理念,即要求結構抗震設計應滿足“強柱弱梁,強剪弱彎、強節(jié)點弱桿件”。
(2)從圖1可以看出,對于圖中的斜線部分所示節(jié)點核芯區(qū)的混凝土受到約束,使得后者抗剪強度提高。同時,前者也參與工作,成為節(jié)點的重要組成部分。
(3)寬扁梁可有效地提高節(jié)點延性。從寬扁梁節(jié)點實驗結果表明,在圖1中斜線部分所示的區(qū)域先破壞,然后才是節(jié)點核芯區(qū)破壞,從而增加了結構的抗震防線,使得結構節(jié)點延性得到提高,提高結構的變形能力。
2.寬扁梁樓蓋設計應用
某高層辦公樓設計為智能型辦公大廈,主樓占地面積6362m2,建筑面積為93652m2。大廈地下3層,地上17層,房屋總高度67.3m。建筑東西長136m,南北寬約60m。本工程柱網(wǎng)尺寸大部分為9m,但由于受城市規(guī)劃限高的限制,主要樓層層高均為3.60m。同時由于業(yè)主要求樓層凈高不得小于2.70m,走廊凈高不得小于2.40m,因此最終可采用的空間高度為900mm、1200mm,結構設計中梁板高度只能設計在400mm范圍內(nèi)。但是本工程柱網(wǎng)較大,如果采用普通的梁板結構設計,結構梁高必定會超出400mm,因而將造成空間高度不能滿足要求,因此設計時進行了多個方案的比較。
2.1方案比較分析
(1)預應力樓蓋設計。針對本工程來說,由于建筑平面復雜多變,而且樓板存在嚴重的不規(guī)則性,因此采用預應力樓蓋設計,必定會給預應力布置及其施加帶來煩瑣。另外對8度區(qū)主要受力構件宜采用有粘結預應力構件,而從工程實踐效果表明,采用400mm高的有粘結預應力梁施工較為復雜,工程成本較高。
(2)無梁樓蓋設計。鑒于本工程柱網(wǎng)尺寸大,大部分柱網(wǎng)尺寸為9m,板厚取250mm(設柱帽)。本工程8度抗震設防,場地類別為B類。對本工程采取無梁樓蓋設計后,整個建筑物的質(zhì)量較普通梁板樓蓋增加了22%左右,計算的層間彈性位移角最大達1/5l9,不能滿足規(guī)范要求。另外,板柱節(jié)點較弱,應采用增加剪力墻數(shù)量以及板厚等抗震加強措施方式,但是本工程剪力墻的布置受到使用功能的限制,變化的可能性很小,難以實現(xiàn)。
(3)寬扁梁設計。從寬扁梁結構設計要點表明,對于寬扁梁的截面高度可取跨度的1/22-1/16。基于當前對寬扁梁的試驗研究成果,本工程寬扁梁梁高設計為400mm,高跨比為l/22.5,梁寬取1000mm。經(jīng)計算結果表明,寬扁梁縱筋配筋率在2.0%以下,支座裂縫為0.19mm,跨中裂縫0.15mm,撓度為24.34mm。另外針對本工程中梁跨度大于4m者,在施工中采取起拱L/500,其中L為梁跨。經(jīng)計算,采取寬扁梁方案設計后,各項計算指標均能滿足規(guī)范的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計算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驗算的要求。
2.2寬扁梁樓蓋結構分析
為了更進一步地研究本工程大量采用寬扁梁,結構整體計算指標的有效性,本結構設計采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編制的TBSA程序,分別對寬扁梁樓蓋以及普通梁板樓蓋結構方案進行了計算分析。
兩種樓蓋計算結果比較表明,把普通梁350mm×800mm、300mm×650mm梁分別用寬扁梁700mm×400mm、1000mm×400mm代替后,結構的層間彈性位移以及周期比等均有效地滿足結構設計規(guī)范要求,同時計算結果表明本結構采用寬扁梁樓蓋設計后,結構周期變長。而實際的T>Tg,根據(jù)地震影響系數(shù)曲線分析,地震影響系數(shù)T隨了增大而減小,所以對本建筑即使結構總質(zhì)量增加了,但總的水平地展作用并沒有增大,反而減小了。
3.結語
對于結構樓蓋設計來說,樓蓋有多方案可供考慮,但是合理的樓蓋方案才是結構設計人員所向往的。從研究成果表明,寬扁梁樓蓋對于樓層空間受到限制情況來說,其應用效果明顯。同時寬扁梁樓蓋由于其設計特點而有助于梁柱節(jié)點的延性提高,另外在寬扁梁樓蓋設計時還應當注意其設計要點,以有效地確保其設計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黃春娥.關于高層建筑寬扁梁設計的若干建議[J].廣州建筑,2012,(06):95-182.
[2]王冬松,李峰.寬扁梁在工程中的應用[J].遼寧工學院學報,2012,(0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