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經商、辦廠、務工等越來越多,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輕,導致不少一部分學生求知欲較低,甚至怠學、厭學、逃學的即“學困生”越來越多,尤其在農村中學“學困生”顯得更多。每所農村中學或農村班級多存在著相當一定數量的“學困生”,這些“學困生”不僅嚴重影響了我們的教學質量和進度,而且對班級學風、管理、秩序等,甚至教學成績有很大的制約;要想提高教學成績,轉變“學困生”是關鍵。如何轉變學困生使其與其他學生一樣進行正常的學習呢?對此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全面了解學困生,查找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經過我的反復調查了解到,學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學校的學習、生活很不習慣。例如從一個環(huán)境轉入到另一個環(huán)境不能很快適應。特別是對于剛進入中學的學生,自控能力差,活潑好動,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沒有“獨立精神”。
2、學習態(tài)度上不端正。這主要表現在對待學習上態(tài)度馬虎,對學習信心不足或者喪失信心,在學習上缺乏堅強意志和毅力,學習興趣不能持久,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3、家庭影響、社會影響也是造成學生學習成績差的原因。有些家長不和睦,這將會給孩子的童年帶來陰影,也許將成為他痛苦的回憶。有些家長整天忙于生意,有些家長出外打工,根本無法顧及孩子?,F在社會上的一些現象、風氣也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成長,甚至使一些孩子誤入歧途。
4、習慣性障礙的影響。習慣成自然,學困生未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他們中有不少人從小嬌生慣養(yǎng)、好吃懶做、衣來伸手、懶于思考、懶于提問。遇到困難和障礙時,很快的表現出急躁、動搖、退縮,不能獨立完成作業(yè),抄襲作業(yè)、不預習也不復習,終日無所用心。還有的學生上課不專心,總是左顧右盼,自己無心學習,還妨礙他人學習,缺乏自覺性和自控能力。
二、關心、愛護學生,用愛心感化學生
平時利用課余時間到班里和學困生交流‘溝通,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對學困生要耐心開導,經常和他談不學習的壞處,使他對學習引起足夠的重視。教學中對學困生要少指責,多鼓勵;少埋怨,多理解;少冷漠,多關心;少否定,多肯定,融洽同學關系,使他感到老師并沒有拋棄他們,同學沒有拒絕他,班集體歡迎他,從而喚起他的自尊自愛、自強。在平時當他取得一定成績時,哪怕是及時交一次作業(yè)還是認真地打掃一次衛(wèi)生我都會在班上表揚他、鼓勵他,使他更上一層樓;當他做錯事時,體諒并與他溝通,幫助他明辨是非;當他感情受到傷害時,我給于關懷愛護、挽回局面。漸漸地,他在上課時也能認真聽課了,成績也由開學初的2分、7分、15分慢慢地升到34多分了。例如,我班的王晴同學,看上去很文靜,不愛說話。我上課時發(fā)現她聽得很認真,但是她的數學成績卻很差,第一次月考時她只考了6分,我很吃驚,于是找她談話,了解成績差的原因。原來她基礎太差,有些內容根本聽不懂,又不想向老師和同學請教。我了解原因后,給她講了學習方法,耐心給她復習了一些有關知識,又把所學新內容給她詳細地講解。她慢慢地開了竅,對數學產生了興趣,也變得大方多了,自信多了;課堂上她也經常舉手發(fā)言。我在上課時經常讓她表現,及時給予鼓勵。她的成績提高了很多,期末考試時她考了65分。再如,黃樹海同學,非常機靈的一位男同學,上課時,他總愛做小動作,找其他同學說話,抄別人的作業(yè),我找他談心后,了解到他小學成績并不差,上初中后迷上了網吧,父母在外打工,他在家跟著奶奶生活。利用課間時間,我把他喊到辦公室,給他講解了一些學習的重要性,不學習的壞處,并給他補課。我隊他的關心漸漸的感化了他,他上課不再做小動作了,也不找其他同學說話了,對學習逐漸產生了興趣。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吸引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
學困生的根本原因:由于活潑好動,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而轉移注意力,對學習缺乏必要的主動性欲積極性,因而他們注意的廣度變得狹窄,反應遲鈍,學習上速度緩慢。思維直觀不連貫、抽象概括能力差,從而導致學習成績差而成為學困生。然而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其特有的直觀性、科學性、形象性、趣味性和交往性,促進了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更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例如,我講《軸對稱圖形》這一節(jié)時,播放了一些軸對稱圖案以及他們翻折后重合的過程,大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很容易的掌握了軸對稱的概念。
四、重視創(chuàng)設最佳教學情境,努力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利用學科特點,從學生感興趣的現象、話題等入手,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若課堂教學的內容越能貼近社會,貼近生活實際,就越符合學生的需要,也就越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注意力也能更加集中。例如在講一些數學知識時,常聯系身邊生活中的事例,或是學生編一些與生活有關的題,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這樣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例如我在講授“平面直角坐標系”時,先提問一名學困生,讓他說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再問一名同學如何根據電影票找到座位,通過這兩個實際問題,學生已經感受到要確定平面上一個點的位置需要兩個數,再講授“平面直角坐標系”時,先提問一名‘學困生’,讓他說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再問一名同學如何根據電影票找到座位,通過這兩個實際問題,學生已經感受到要確定平面上一個點的位置需要兩個數,再講授“平面直角坐標系”就很容易了。
五、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傳授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解題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幫助‘學困生’養(yǎng)成以下幾種良好的習慣:1、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2、上課認真聽講,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積極發(fā)言的習慣。在上課時鼓勵他們發(fā)言,并對每一次發(fā)言情況進行評價,我認為及時地評價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就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回答給予不同層次的評價,以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3、培養(yǎng)他們不懂就問,有錯就改的習慣。4、養(yǎng)成按時認真完成作業(yè)的習慣。尤其對‘學困生’的作業(yè)要做到及時、面批、面改,以達到發(fā)現問題及時,講解有針對性。對作業(yè)做得較好或作業(yè)有進步的學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對‘學困生’要降低要求,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采用諄諄誘導的方法,零起點開始,耐心輔導他們,讓他們逐步提高。在給‘學困生’講解問題時,也要注意啟發(fā)式教學的作用,讓他們自己動腦,引導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